任正非送我3件团队管理的法宝,亲测好使!

任正非,“华为教父”,一个被中外媒体称为“凶猛而难缠的土狼”的中国企业家,一个用“狼性文化”打造华为商业王国的领导者。

而今天,我要晒的宝物一点也不高大上。它们是:棉衣、梭子、标尺。

What?如此寒酸之物,能叫“法宝”?是不是吹牛不打草稿,吸睛没有底线?

之所以称它们为“法宝”,是因为我真的受益匪浅、如获至宝。它们看似平常无奇,实则大有妙用,助我大大提升了小团队管理质效。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供职于中部某四线城市政府垂管部门,去年被提拔担任单位一个内设机构的主官,管理在职员工12人。新官上任,雄心万丈、摩拳擦掌,一副打了公鸡中战斗鸡鸡血的状态。而事实是,出于顾及年长者面子等各种考虑,我在团队管理上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与我工作时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的风格天差地别,管理的难度一度让我无所适从、灰心丧气。

一个好的执行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我就是这句话的现实案例。

在粗浅的学习“任氏管理法”后,结合政府机关管理的现实,我收获了“棉衣、梭子、标尺”3样管理工具。通过运用、实践它们,我的团队工作业绩逐步改善、工作作风逐步转变、队伍形象逐步提升。

法宝一:棉衣

了解任正非、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贯穿华为成长始终的关键理念就是“危机意识”。不论是在《华为教父任正非》一书中,还是《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等任正非的内部讲话中,都能看到大量的关于“危机意识”的阐述。

任正非说:“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看到可能要出现的危机。”“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

他还用《伊索寓言》山猪磨獠牙和美国渔民的故事教育华为人,时时刻刻都要有深重的忧患意识!

而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员,人人捧着“铁饭碗”,个个都感觉自己进了“保险柜”。何来危机,危机是何物?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执纪问责越来越严,庸政、懒政被追责问责已经常态化。我常常告诫团队成员,需要“棉衣”的时候已经来了。

我们的“棉衣”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要始终保持“四如心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如临大敌。

我始终相信,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只有靠自己,才能善始善终,才能不被追责问责。

法宝二:梭子

准确的说是织网的梭子。功能是一针一针、一个结一个结的织大团队这张网。

首先,要尊重成员的自主决策权。在华为的七条核心价值观里面,第二条是关于员工,意思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在我的团队里,我评估认为大家都有较好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于是,我明确表态,每个工作组、每个人都完全享有对本职工作的自主决策权和自由裁量权,事后报告即可。即使出现纰漏、犯了错误,只要是出于公心、为了工作,错误和后果由我来承担。个人感觉,这种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成员们的积极性,明显感觉到45岁以上“老同志们”有了更多地存在感和认同感。

其次,一定要及时总结。任正非在与员工谈话时讲:“如果只是实践,没有理论总结,永远是个工人师傅。需要总结,一根绳子抓不到鱼,打成一个个的结就成了网了。总结就是打结,多打结就结成一张网了。”及时总结的好处是,就算你完全放权了,即便出了问题、犯了错误,你也能及时减少损失、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会实现正增长。

法宝三:标尺

一直以来,我最羡慕、也最向往的管理手段,就是企业的量化考核,也是任正非在华为抓的“人均效益问题”。作为政府机关部门,如何进行有效量化考核的问题一直存在。

受华为七条核心价值观启发,我也在团队业务考核和内部管理考核上进行了尝试,也就是立起了一把工作效果和内部管理的尺子,并严格奖惩兑现。

关于工作效果。没有量化指标怎么办?我采取了通过排名来看成效的办法。虽不惟排名,但注重排名。凡是有考核排名的,只要是排名不理想,又不能给出合理原因的,一律根据排名位次相应扣减绩效工资;排名位于前列的,给与相应的绩效奖励。

关于内部管理。学习借鉴任正非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做法,参考华为“下班之前过五关”的做法,我们执行“下班‘一二三’规定”。“一”是“一归”,座椅归位;“二”是“二清”,清理桌面、清理垃圾桶,“三”是“三关”,关灯、关电脑、关门窗。

我的体会是,不论你处在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只要考评规则相对合理,只要管理者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奖惩兑现,就没有管理不好的团队。只要每位员工能像争取个人利益一样争取集体荣誉,像爱护自己贴身衣物一样爱护办公环境,像维护家庭形象一样维护集体形象,也就没有强大不起来的团队。

最后普及一个知识点:“华为”即“中华有为”


—打完收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任正非送我3件团队管理的法宝,亲测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