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之前曾国藩之于我心中的形象是这样的。

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一个干瘦的老头预从船上跳河自尽被部下拦住,这个画面似乎是以前某本教材上的插图

然后就是地摊上各种成功学厚黑学的盗版书籍封面上的小老头,总让人觉得面容可憎,其心可怖。

再一种形象就是下面这个故事。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诵了多少吧还背不下来,一个小偷藏在他家房梁上本想等他入睡后行窃。可左等右等不见他睡,还在背那短小的文章。小偷忍无可忍,跳下房梁指着他大叫,“这种笨脑袋还读什么书!”然后将文章背诵一遍,转身扬长而去。

总之这些年我心中,曾国藩三个字就等于这样一个可憎可怖的小笨老头形象。

在抛开了曾国藩等于厚黑学这个不讨喜的设定,决定找些书好好看看了下这个晚晴名人的生平之后,才发现这是个真真正正的牛人,而且也不失为一个可爱的老头。

一个人的成功,抛开外部刺激的偶然因素,剩下的都是主观的必然。曾作为晚晴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圣人,他的成圣之路也是主观的必然。如同上面的窃贼当面羞辱的故事所讲,如自身素质而言,曾只是一个中人,其家族从宋朝算起六百余年间从未出一官宦。曾更是前后考了七次,历时十余年才中一秀才。而曾国藩的故事中最励志,对于大众最有意义的一节就是,他用一生证明了一点,就是一个中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我鞭策,也能释放出足以将自己的成就放大十倍百倍,并影响时代的能量。

他是一个很轴的人,从三十岁立志做圣人开始,便开始了一生对自己对无情鞭策,开始系统的写日记,因时而异的把自己一天的得失记录下来。从行为乃至到思想无时无刻的不圈定在自己所画下的“成圣”的圈子内,一有逾越,便怒斥自己。

他信奉“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一本书不读完,绝不翻另一本。他说,做事的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就是凭借这“笨”功夫,锱铢积累,一生中一路披荆斩棘,任何挫折逆境都挺了过来。

先说到这儿吧,总觉得这至拙胜至巧很是到位,人一生从不缺少想法,目之所及,皆可化为心之所想,奈何却难移步前行。遇事总是想跑起来,跳过去,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立志就好了,不要常立志,一步一步往前走吧,浮光掠影的,终难成事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光掠影,终不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