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最后版本

学生:陈诗雨

指导老师:文律

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课题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2020.12.21

纪实摄影在将来是否具有延用性 

一、前言

    纪实摄影是借助摄影技术对理想社会进行记载和诉求的摄影方式,其摄影素材来自于真实的生活。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然而进入21世纪后,摄影既要保持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张扬个性,导致很多现代潮流作品在制约中失真,相对的纪实摄影延用性遭到了质疑。随着纪实摄影边界逐渐崩溃,纪实摄影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会如“直接摄影”消融在整个摄影话语体系中。

    在摄影技术已经突飞猛进的年代,人人皆可摄影,但构图的精美,曝光的精确,似乎都替代不了相片本身传达的情绪和思考。纪实摄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因为时下虚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是深恶痛绝。所以人们急切需要用真实的东西,来弥合和慰藉已被生活践踏的一塌糊涂心灵的创伤。这就是纪实摄影会持续到现在甚至一直发展的原因。

    本文将从摄影具有历史性永恒价值、真正的摄影正在消逝、探索纪实摄影真实性、是否可以替代、纪实摄影的重要性、推崇纪实摄影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传承下去七个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纪实摄影,真实,比较分析,价值性

二、纪实摄影不同观点的辩证分析

(一)纪实摄影永远不会过时,是一切摄影的基础

  新形势下,纪实摄影属于当代摄影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倾向的是拍摄大众群体,展现了纪实性特点与意义.在信息泛滥的数据化时代,人类很快进入了快餐式的读图时代.只有在某一个瞬间,让受众者触动心灵,感受到作品的刻骨铭心,那样才可以将摄影作品的魅力与价值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在关于纪实摄影职业方面,生于1969年的李舸,现任《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长期承担两会、政要访华等重大新闻的报道,曾连获三届中国新闻奖。对于摄影他曾表示:摄影记者这个行当真的有可能会消失,但新闻摄影永远不会消失,专业的有思想的摄影人永远不会消失。

  李泛老师曾言:我期待通过摄影,我们能够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当代影像应当记录时代,为时代留影,能够充分表达一个摄影师对当今摄影影像的在认识和在提升。我深知时间是钱买不到的。如果上世纪80年代时我能遇到一个好老师,引领我早早地记录那个年代的影像,可能我拍下的影像价值要比我现在的更大。一定要为时代记录,为时代留影,这才是影像的本质。你拍得漂亮,只跟你有关系,跟社会没关系,跟历史更没有关系。”所以,一个好的艺术家首先一定是一个人文学者,要有历史责任感,只有这样你的影像才能走得更远,这叫大结算。

  除了客观性方面的价值以外,纪实摄影作品中对一些社会现象表现出人文关怀,可以说是纪实摄影在精神层面上更深层次的价值。就像彼得.亚当斯所说:好的照片在于情感的深度,而非景深。人文关怀"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体现,是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在纪实摄影创作中,应该以"人文关怀"为基点,必须关注题材选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事件发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以情感的力量,"人性"的视角,再现或表现真实的存在,进而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揭露社会生活中丑恶现象,并曝光于天下,从而引发社会对社会"弊端"的关注和思考,弘扬正能量,使人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二)真正的纪实摄影正在消逝

    随着纪实摄影边界逐渐崩溃,纪实摄影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会如“直接摄影”消融在整个摄影话语体系中。

    首先张杰在论文《浅析纪实摄影的网络传播——以腾讯网《活着》栏目为例》中写到“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不仅要追求单张图片的真实,更要追求呈现的整体社会景观的真实。媒体扮演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不同的观点、见解,对于事实的不同立场、态度,都能够在一个既有传统媒介身影、又有新媒体声音的媒介系统里被呈现和倾听,证明了社会心态的包蕴与宽容,社会结构的弹性与柔韧。纪实摄影的网络传播也是一种解压宣泄行为,存在非理性特点,负面信息过度集聚使社会减压发生变质,将社会问题无限放大,误导受众对社会形成错误的心理认知。“告诉你一个活着的世界,一个光与影交织的故事。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这微小的孔隙中渗透出来,终绘成中国民生万象图”,《活着》的开栏语表明该栏目旨在记录民生万象,而不是民生苦相,负面内容过多已违背了当初的立意,绘制了虚假的社会景观。”


摄影作品《活着》,摄影师李晓威

      其次在小视频出现之前,人类纪录历史的艺术经历了歌谣、绘画、文字等形式,但这些形式因主观性太强,可被篡改、操纵等原因,用来纪录真实的历史都不太靠谱。直到摄影的出现,人们以为找到了一种更客观真实的纪录工具而自沾沾自喜。从上世纪二战前后,一直到现在,纪实摄影也迎来了它最黄金的发展时期。但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摄影用来纪录真实的效用也被大大地打上了问号。因为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它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如何截取这个片段,却是摄影师的事。因此,摄影师的主观性就很容易代替事物的客观性。未来的情形可能是这样的,纪实摄影未来会在专业摄影领域继续存在,但在一个普遍层面来说,它基本会被短视频替代。就像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面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消灭你的敌人,往往不是你的对手,而是无关领域冒出来的外来客。

    最后在《摄影笔记》的每日一条摄影新知中写到“纪实摄影摆拍造假无辜、无奈到无耻,这病咱要抓紧“治”!”“用摆拍冒充抓拍,是欺骗读者,这叫“恶意摆拍”即使针对纪实摄影,摆拍本身也只是方法,不分对错。明明白白的摆拍,属于“善意摆拍”,是合理的创作手法。但是用摆拍冒充抓拍,是欺骗读者,这叫“恶意摆拍”。我们批判的都是这种“恶意摆拍”。

三、 纪实摄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以及重要性

  摄影发展日新月异,想要摄影作品走入人的内心,还是需要回归到本质的属性,记录事物。用真实性充分展现摄影作品魅力以及价值。纪实摄影作品是所有摄影作品的基础,所以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延用性。

(一)纪实摄影的重要性

    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对摄影的论断:「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罗伯特·卡帕是20世纪战地摄影记者中最著名的一位,参与报道了包括西班牙内战、二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等几乎所有当时的重要战争。通过凝结「决定性瞬间」,他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暴戾。提到罗伯特·卡帕,大多数人会联想到他著名的作品之一《战士之死》,在枪林弹雨的战争中抓拍到了共和士兵死亡的一瞬间。由此25岁的卡帕也被欧洲和美国的许多杂志社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战争摄影师。


摄影作品《战士之死》摄影师罗伯特·卡帕1936年


(二)推崇纪实摄影的原因

    纪实摄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引发社会一定的舆论以及反思。美国尤金·史密斯用四年的时间对日本九州的一个小渔村汞中毒事件进行了拍摄。小渔村由于受到附近企业的废水污染, 村子里大部分村民出现了汞中毒现象, 有成百上千的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史密斯意识到了这是对人们在破坏环境方面最好的警醒, 所以用镜头记录了村里的人们凄苦的生活, 用图片表现出了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在整个选题拍摄过程中,他不仅记录客观事实,更通过图片和文字表现出了人的勇气和人性的力量。“摄影充其量只是一个很小的声音。但是有的时候,一张照片,或者是一组照片,却能够引发我们的责任感意识。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因此而受到影响,他们要找出什么是错的,要找到通向正确的道路”。尤金·史密斯 于1974年这样写。

摄影作品水俣湾 ,摄影师尤金·史密斯 ,1971年


(三)纪实摄影的持续发展

    对于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且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巴尔特曼茨拍摄了很多广为流传、震撼人心的苏军“二战”照片。在1942 年拍摄这张半抽象的《进攻》时,巴尔特曼茨运用了苏联现代摄影中的几个标志性元素,例如将动态场景模糊化以及从低视角仰拍主体,以此来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张照片一看就知道是反映战争场景的,但是它又会随着时空的转换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我们拍摄了很多让人类悲伤、痛苦的重大事件,像战争、火灾、地震和杀戮。其实我们也很愿意拍同样拍同样高质量的与幸福、快乐和爱相关的题材。但是,我认识到,这是困难的。”


摄影作品《进攻》,摄影师巴尔特曼,1942


结论

    纪实摄影作为摄影的基础,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创新,但永远不会过时,一直具有沿用性。时间会让一张当下看起来平淡的照片,变得越来越有味道。纪实摄影是将这一时刻的事物记录下来,并将自己所理解到东西传达给未来的人看,通过图片来告诉后人,我在这一时刻按下快门所拍出来的照片是将年代、此刻人们的生活面貌、及社会现象定格在这一张图像上。

    本文以从李泛、李舸、罗伯特·卡帕、的名言说明摄影是一切摄影的前提基础;反方面从张杰的论文、小说《三体》、《摄影笔记》说明现代纪实摄影的背后故事虚假性,是否可查。以及通过《战争之死》、日本九州小渔村事件、摄影作品《进攻》来证明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参考文献

1.姚成丽,《纪实摄影的力量》[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年12期 第177页

2.李成辉,《纪实摄影的记录性探析》[M],辽宁大学学术视点,2020年9月

3.夏洪波,《浅谈纪实摄影的人文情怀》[J],山东轻工业学院光影艺术,2011年9月,130-131

4.潘科,《中国纪实摄影现状分析》,现代摄影网,2014年8月29日

5.李林芳,《网络摄影作品造假以及危害剖析》,2015年

6.徐云,《探究纪实摄影的意义与重要性》[J],传媒论坛. 2020年15期 第144+146页

7.顾铮,《纪实摄影:人类独特的记忆方式》,《社会观察》2014年第十期

8.巩聪聪,《融媒时代,新闻纪实摄影人的守正与创新——2020年山东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评选综述》,《青年记者》. 2020年15期 第113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最后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