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后留言2

6.消费型快乐vs创造型快乐

老师说的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真是深有感触。消费性快乐过后带来空虚感,这样的体验我也有过。有一段时间出国必买一堆免税护肤品,买的过程很爽,回来用过一段时间后就没那么快乐了,买的时候丧失理智,只想着比专柜买便宜,结果买了太多用不完,过期了。还有一些完全不必要,被遗忘在角落里。败家呀败家……有过这样的经历后也有了反思,现在绝不那样啦,只买真实需要的,不再乱花钱。

另外随着不断的学习成长,自己的快乐重心转型到创造型快乐上了,这样的快乐才是真实的、持久的。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认真工作,发展自我,一笔一划谱写着自己的人生。

再说说“场”。我自己没有创造什么场,我只是找到了一些学习的“场”,比如得到,比如一些学习型的社群组织,看见一群和我一样的人在成长,不断突破自我,甚至眼见很多人的蜕变,这个“场”的氛围足以撼动心中的大象迈开步子向前!

7.大象能听懂“爱”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无法触动自己,朋友也曾说过我“油盐不进”,其实没被触动的是心里那头感性的大象。理智怎样尊尊教导,大象就是无动于衷,因为大象是感性的,它受情感驱动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智。

所以,要想让大象配合好理智,就要学会用爱、信任和期待来激发它,而不是自责、嘲笑、咒骂它,因为消极的情绪只能让大象更焦虑。

8.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许多关于冥想的书里或心理学内容的书里经常提到“试着学习自我接纳”。我一度把它当做解药,猛灌一痛,之后还是很迷惑,我真的接纳自我了么?

正如老师所说“追求自我接纳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一些人无法接纳自我的原因。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读到这里似乎解除了我的疑惑。刻意盲目追求改变的本身其实是一种应对焦虑的方式,每当我火急火燎想着要学习改变,要做很多不同的事儿让自己改变,其实都是应对内心焦虑和恐惧的反应,那不是改变的真正要义,那不过是想摆脱焦虑和恐惧的挣扎罢了。

真正的改变其实是发自身心,方向明确,专注目标,一步一步行动,与现实交互,根据反馈去调整步伐,而不是关注追求改变本身,没有方向感。

最后引用课内话“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9.防御型思维vs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的心智模型,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

10.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这堂课真是深有感触:在我小时候,邻居家长们坐一起聊孩子时,总爱说谁谁家的孩子特聪明,或评判夸奖我们这帮孩子里谁最聪明;老师之间聊学生或老师对家长谈学生时也经常用哪个同学脑瓜好使特聪明之类的话语来表扬一个学生……所以童年时代我们那群小孩心里都默认聪明才是牛逼的资本,被夸为聪明的小孩是那么让人羡慕哇,努力反而成了笨拙的证明!想来那份虚荣之心就是从那时埋下了种子。虽然那时自己也是一个常被夸聪明的孩子,但我深深记得自己内心并不认可自己聪明,相反总觉得自己很笨很笨,考出的好成绩都是苦哈哈用力学习的结果,我们班上那种一学就会的小孩才是我眼里羡慕又嫉妒的聪明人…我多么想自己也是一个真的聪明的小孩儿呀,不用那么痛苦努力学习,轻松就能获得好成绩,获得所有同学和老师的夸奖啊……当用聪明去夸奖一个人时,努力真的成了一件可恶的事儿!!那时我真的很讨厌自己辛苦努力才能获得不错的成绩,把努力看成是一件可耻可悲的事儿!有时努力也不一定就取得高分,会加剧我对努力的痛恨!  后来上了高中,聪明人更多了,我的这种僵化思维真的是让自己的美好青春时光在自认为无比痛苦的努力挣扎中煎熬度过……我是一边痛恨着努力,一边不得不逼迫自己努力换取好成绩,以至于高中毕业之际完全精疲力尽,大学之后彻底放弃努力……这就是自己的活生生案例!

11.僵固思维之一:应该思维

说说我年少时这个世界的各种应该思维吧:

政府官员就应该无私奉献,为民服务。

律师、法官就应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恶人有应得的惩罚。

老师就应该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书育人,传播真理,道德高尚。

是朋友就应该永远无条件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

……

长大后就知道曾经的“应该如何如何”的想法有多不合实际,又有多僵化可笑。每个人有多重身份和角色,人性又是丰富多彩的,怎么能把一切都脸谱化呢……

12.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后留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