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英雄末路

项羽是个英雄,他身上所带的是关于中国贵族武士的精神浓郁而悠长。

(一) 生人杰,死鬼雄的贵族

首先,他知礼明义,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将高起、王陵评价刘、项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可以看出,在刘邦来道歉赴鸿门宴时,他没有下令将其斩杀,而是好酒相待,这是义的表现。而韩信评价他:“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体恤他人,这是他知礼的表现。他不称王,原谅章邯,在刘邦划楚汉之界,中分天下时,他知礼明义的传统道德精神和契约精神也被反衬地淋漓尽致了。

然后说到他重视个体,他一直是孤独而自由的,面对秦始皇,他也是轻蔑地说出“彼可取而代之。”在面对中分天下的情况,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想的是堂堂正正地决斗,是个体间的较量,这是突显自我的表现,而在“垓下之围”时,他吟诵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他依旧只想的是自己的宝马和美人,而他最后拒绝渡江,执意要去突围也是对个体自我的尊崇,他这个个体不屈而崇尚原始力量,鄙夷阴谋家的计划和腹黑家的阴谋,这与“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的刘邦是截然不同的。

最后说到他的纯粹精神,这是最伟大的,而最理想的精神。留存到现代已经不多了,而项羽能以一贯之,这是最不可思议,和值得探讨的地方。他生来就是纯粹的,不喜前人传下来的笔画和剑法,连“万人敌”的兵法,他都看不上,纯粹也是他的不屈的原因,他没有向什么东西低过头,连面对生死,他都能淡然处之,他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没错,生死在他面前都如同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他一直是纯粹而不屈的。

但可悲的是,他却是最后一个真正拥有传统贵族武士精神的英雄了。

(二) 时代末路

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 “礼坏乐崩”。在春秋战国时,“士”作为一个阶级就开始崛起了,这个阶层凭借着自身在知识上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官僚阶层的主体部分,社会的重要角色。与之相比,贵族阶级已走向末路。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分封制的废除。贵族是分封的产物,到秦王扫六合,建立君主专制,贵族不断走向死亡。二是社会的竞争淘汰。在“士”的能力的突显和壮大,而贵族的软弱茫然,他们在传统道德文化方面的优势反而成为一种负累。在道德败退、世风日下的社会背景下,贵族及其文化成为一种不合时宜。而项羽这个“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传人,也正是秉持着这种贵族精神行事,他自称“西楚霸王”,并且主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分封,这是与时代完全背离的一条路,他却要去坚持走下去,必然遭到时代的反噬。

他凭借贵族的特殊身份和性格优势成功了,又 因为其贵族身份的历史局限失败了。分封制度的复辟引发了“楚汉之争”,项羽自食其果,身败名裂。随着项羽的身败名裂,历史再次验证了分封的道路是走不通的。项羽以自己的牺牲换得了历史方向的调整。但是对项羽这种贵族精神的抛弃和抛弃,也导致了帝王权利的不断壮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们的独立自我意识不断被压制,一直影响到现在,也在这里,我们和西方的“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的独立自我的意识分流了,也许,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因此,项羽的“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才显得如此的悲壮和感人,这不仅仅是讲述关于项羽的死亡,古代贵族精神也在这一刻走到了末路尽头,个体独立也在这一刻消散,人们将开始真正接受来自封建帝制两千年的压迫,这是民族之痛,是精神之伤!

项羽生是贵族英雄的代表,死宣告着贵族时代的灭亡,他注定是伟大的,值得去研究和铭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羽的英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