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核心教诲(6)—— 心境之自由,被谁偷走了?

这篇来谈谈“自由”,整个第三自然段都在讲述自由,可见其重要。

自由不是反应,自由不是选择。人自欺地认为,因为他有选择,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你开始发现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无选择觉知中找到的。

01 心理上的自由是什么样子

谈到自由,我们会联想到什么?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是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那首广为人知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抑或是空中无忧无虑飞翔的小鸟和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但无论是什么,“自由”一词,在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种向往,甚至成为了信仰。

关于自由,我们也有太多的理解:被誉为“美国革命之舌”的亨利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曾任北大校长开创学术自由之风的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被罗素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流传几百年至今仍被信奉的名言:“真正的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

康德把“自由、上帝与不朽”这三件事放在同一个维度讨论,他认为自由是一种神圣的绝对存在,无需证明或论证,也无需依靠理性分析和理解。自由问题涵盖了个人的思想意识、言论、行为以及在整个社会的法律、道德体系,几乎无处不在,当然也包括我们经常提到的所谓财富自由、时间自由乃至精神自由等。

关于“自由”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庞大得难以想象,但这篇文章中的“自由”既没有那么宽泛,也没有那么复杂,它所指的仅仅是人类心灵层面的自由,只是在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对自由的理解,即超越了人类感知体验的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

有人会说,如果抛开真实生活或物理世界的限制,单纯地谈“精神自由”,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思想领域的信马由缰和为所欲为,既不会妨碍和伤害别人,也不必去实现,怎么可能受限呢?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设想我们身处一片茫茫沙漠之中,任由驰骋,没有任何阻挡,但却永远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在干粮和水袋消耗殆尽之前走出沙漠,否则就会被烈日和狂风吞噬掉生命。

在精神世界里,我们同样面临如此窘境,表面上,思想可以随心所欲,但它却在时刻消耗有限的生命,如同我们在沙漠中浪费时间,逃避死神降临一样,放纵思绪蔓延的背后,同样隐藏着巨大的束缚和危机。《法华经·譬喻品》中曾把人生比作“火宅”一样,意指人的一生如同在一个衣食无忧、花香怡人的大宅院中生活,但宅院四周却早已火光四起(这里暗喻人一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苦难和疾病以及必须面对的死亡),当人们一旦觉知,就会插翅难逃。

这么说来,现实生活中很多无法实现的目标,连想一想的“自由”都不能有吗?我们常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可曾想过,正是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带给了生活中太多的无奈和失落,正是对思想的纵容给自由的生命捆上了一道又一道枷锁。其实,当我们看清那些“理想”真实面目和破坏作用,就会发现事实却是,“现实很丰满,理想很荒诞”。

那么,什么才是精神世界的自由呢?

自由的对立面是束缚,而绝对的自由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束缚。那么,束缚心理的又是什么呢?恰恰就是思想本身,它们不断冒出来并伪装成理想、愿望、梦想以及观点、观念......看清了这些障碍,也就看懂了自由。

如果要实现心理上彻底的自由,就势必彻底清空所有的心理记忆。由此可见,心理上的绝对自由意味着思想静止,这与“无我”以及看清真相是同一个状态,与拥有爱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


02 自由能从正面去描述吗

看一下这段关于自由的描述,几乎全部使用了否定的表达方式,包括自由不是反应、不是选择、没有方向、没有恐惧、没有动机、不会出现在未来......即使偶尔用到肯定句,例如,自由是纯粹的观察,自由存在于第一步,自由可以在觉知中找到......但这些肯定句都是在否定基础上的一个总结,包括什么是纯粹的观察,什么是最初的自由以及什么是觉知,对它们的解释也都包含在那些否定句中了,例如,没有方向、没有恐惧的观察就是纯然的观察、就是觉知。

这种否定的表达方式和文章开始提出“真理是无路之国”如出一辙,同样无法从正面去描述,当我们尚且没有达到那个状态,根本无法理解,即使达到了也不是语言力所能及的,因为语言永远存在局限,而自由无限。但从其反面看就很容易,因为现实生活中受限状态随处可见,就可以随时观察,当彻底接受和了解这些限制,它们才有可能被自动自发地消除,不受限的状态才有可能出现,而一旦出现,也就无需再描述了。

但看清受限这件事情并非想象的简单,当看到局限时,我们很容易跑到局限的对立面,进而试图改变局限。一旦陷入到对立面或者试图改变某个状况时,就会出现目标和方向,当我们试图对抗束缚以期获得自由时,就已经变得不自由了。正如“恶的对立面不是善”一样,至善可以包容一切恶,根本不存在对立面,自由同样不存在对立面。

对于实现自由来说,能够做到了解局限而不试图改变局限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品质,也就是真正的接纳。我们常说“接纳别人、接纳不完美、接纳孩子......”可是在这些接纳背后往往还深深隐藏着一种不甘心,一种期待和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当真实境遇与内心这些期待不符时,之前所有的“接纳”会变得苍白无力,情绪也会肆无忌惮地产生、蔓延和泛滥。

因此,内心的自由是一种体验,永远无法用语言从正面进行描述,也是头脑永远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它只能通过完整地了解事实,停止所有评价,与现状不发生丝毫分离和对立,且不产生任何期许,自由才能不约而至

03 自由不是反应

提到反应,我们会联想到化学反应、连锁反应、核反应等等。从身体或生命自然反应来看,迎面突然疾驰而来一辆汽车,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躲开;当站在高空向下俯视时,会两腿发软、手心出汗;当情绪激动时,会感受到血流上涌,头脑空白;这些都是常见的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蕴含着带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因果关系,带有一种必然性。

那么,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呢?当听见有人当面使用过激言语羞辱你,你会变得愤怒,甚至暴跳如雷、反唇相讥;当看到身边同事被领导提职加薪,你会觉得不舒服,升起羡慕和嫉妒之心;当亲朋逝去,会感到悲伤孤独......这些反应同样让我们感觉到不由自主、无法控制。

如果说,在物理世界所发生的反应属于自然规律,是必然的,那么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身体反应也是必然的吗?如果细心观察,两者并不相同,后者在反应之前貌似发生了点儿事情,多了些环节。是什么呢?那就是头脑对事件进行了识别、评价、评判,这些评价直接导致主体对客体产生了好恶倾向,这个倾向决定了身体下一步的反应。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ABC理论,就是说引发感受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评判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反应,甚至截然相反,这种差异正是心理认知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心理反应和事件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因果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头脑中的心理记忆或者说是意识内容,也就是“自我”。所以,心理反应只不过是过去记忆的呈现,是过去在当前情境下的延续,如果没有心理记忆,自然就不会有反应。

康德曾这样定义自由:“自由是一种由自己开始一系列变化的能力。”即自由只是由其自身决定,由自己开始,不被任何其他东西所决定左右,也不受事先的任何条件影响,也就是说,“自由不是反应”


04 更多的选择,意味着自由吗?

让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我们通常认为,美好的人生就是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财务自由了,可以买喜欢的东西而不必纠结于价格;能力强大了,可以随时放弃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间自由了,可以读书、运动、环球旅行,尝试各种新鲜的事情......于是,人们都在为心目中的自由不懈奋斗,然而,绝大多数人无论付出多少艰辛,都无法实现其中任何一个梦想。

当我们用宏观视角审视整个社会结构时会发现,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上帝之手,按照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精准地给他们贴上了标签,然后分门别类地搁置在不同“格子”里,每个格子都有自身的规则和界限,任何人想跳出自己的那个格子都要遭遇无数艰难险阻,绝非一日之功。

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把我们带入到另一个局限和约束之中,而且可选的方向越多,就越会感到困惑,拥有的资源越多,就越被更多的东西所控制。就像《围城》里说的,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都在为自己的困境苦苦挣扎。每个人的处境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每一次选择之后,不仅没有带来自由,往往会陷入更大、更持久的束缚,甚至陷入别无选择的境地

如果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能通过选择获得自由,那么心理层面的选择是不是自由呢?当然不是。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现实生活的困窘恰恰是由于内心选择决定的,外在行为无时无刻不受思想的控制,最终使原本自由的生命沦为了思想的奴隶。

再观察一下内心世界的选择过程到底包含了哪些因素:我们每一次的选择是不是都在围绕自身利益在权衡比较?权衡的依据是不是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和观念?理性的选择是不是都是基于目标、理想、愿望之类的内容?如果是这样,那么在选择背后是不是又一次看到那个万恶的“自我”了?

选择过程中充斥着“应该如何”以及“我要如何”,它们化身为理想、目标、经验、教训、观点、标准、奖惩、恐惧......正是这些内容迫使头脑忽略事实、扭曲事实,僭越事实,让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进而支配行为,这样做迟早会与事实发生冲突,而冲突除了带给内心痛苦之外,又不得不面临下一次选择,如此周而复始,使生命永远在思想的驱使下像一只迷失的羔羊在事实构建的铜墙铁壁之中乱撞

内心所有的选择如果都是基于自我利益、基于那些虚幻、过时、支离破碎的意识内容,那么它就意味着内心已经被腐朽和败坏的东西深深地控制,头脑被虚幻和迷茫围困,哪里有半点自由可言呢?这一点和平常的认知刚好相反: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时,会感觉自己拥有了自由,甚至心甘情愿地为这个选择承担后果,付出代价。殊不知,那些所谓“自己”的意愿恰恰是丧失自由的开始,是最大的束缚,更加可笑的是,那些意愿原本虚幻,从未从属过任何一个人

在内心世界中,选择的背后隐藏着取舍和目标、实现期望的动机以及对奖惩的恐惧,这些无疑都是心灵自由的最大障碍,只有它们统统都不在的时候,自由才可能出现,也就是“纯粹的观察”状态。因此,才有了这句“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自由是没有动机的。”另外,在本段最后,再一次强调了无选择的重要性,它既是觉知的必要条件,也是在生活中遇见自由所必需的,即:“自由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无选择觉知中找到的

05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克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是《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虽然通篇都没有一个章节在写关于“自由”这个话题,但其实每个主题似乎都在讲自由的重要以及得到心灵的自由并不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最终的自由从一开始就必须出现,否则就没有最后的自由。因此文章中说,“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

如果能够看清自由不是选择、不是反应,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如果自由不在一开始存在,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它最开始是存在目标的,具有方向和动机,这些只能把行动带入更深的局限,而这与自由完全相悖。如果把起点看作一个小圈圈,我们总是认为自由在这个小圈圈之外很遥远的某个位置,于是在出发前先明确一个方向并沿着它直线跑出去,跑累了或者迷茫了就回到起点重新寻找方向,周而复始。殊不知,自由就在那个小圈圈的中心,只是你从不肯回过头瞥它一眼。

换个角度说,如果一开始没有自由,认为还需要一些过程和条件的话,那么这个条件本身就已经否定了自由,约束了自由。自由不受限于任何条件,有条件就没有自由。自由不是一个可以人为主动地谋划而能获得的状态,恰恰相反,正是这些预谋、计划、方向、目标导致了自由的丧失。这一点有些匪夷所思,貌似无法实现,但绝非没有可能,因为让我们受限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意识内容,只要看清它整体的虚幻性及其运转机制,束缚就会即刻消失,主动权完全由自己掌控。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探索自我,不是渐进积累的过程》,其中提到,看清自我,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能通过学习、训练、积累来达到。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和获得自由非常相似?其实何止相似,它们原本就是一件事,心理自由的状态就是探索自我的终点,就是思想停滞、心理记忆不再发生作用、洞见真相。因此,获得自由也和寻求真理一样,无路可寻、无据可依,甚至没有任何一点点可以参照的经验。

那么,最初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当我们需要了解或者观察一件事情时,把头脑中所有的认识、成见、观点、评判暂时放在一旁,让那些已知、陈旧的东西不再活动、不再起作用,只是单纯地看和了解,可以说,这时就有了最初的自由。克常说,当最后一环评判停止的时候,才能对观察的事物有真正的了解。同样,停止最后一环的评判也不能主动而为,我们只能通过随时对言行保持一种敏感,及时觉知头脑中评判的出现,然后不让评判继续发生作用,这样,那些观念和看法也就随之消失。

06 自由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吗?

在这段话中,用了若干个否定词来介绍自由的状态,如自由不是选择、不是反应、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没有恐惧、没用评判、没有时间......这么一大堆的否定词不禁会让人产生疑问,如果失去了这些内涵,自由是不是就变成了一种消极、别动、麻木或无欲无求的状态呢?

每个人都对自由有着无限向往,如果自由就是悲观厌世、消极无为,那岂不是对整个人类的莫大讽刺吗?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对自由做任何假想和猜测,真正的自由是头脑所不能想象和揣摩的,在没有真正体验到自由之前,任何带有结论性质的假设都是误解,与真实的自由状态没有半点儿关系,都是头脑为了寻求安全感进行的诡辩。

那么,无选择、无目的或者没有评判的状态究竟是不是消极呢?当然不是。当内心对外在环境没有任何基于心理记忆的反应或选择时,意味着内心世界不再有冲突和矛盾,没有能量的内耗,也没有任何局限。也就是说,我们会由内而外迸发出足够的能量,为行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大的空间、激发出更大的热情,只能让行动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反观日常生活中,内心充斥着的各种念头,都在不停地告诉自己:“我必须如何如何”“我应该如何”“我想要怎样”......它们不仅带来冲突,还让我们看不清事实真相,进而犹豫不决,踟蹰不前,正是这些内耗才会让生活变得单调、麻木、被动,没有任何新鲜与活力存在。

有人会问,没有目标,哪来的动力呢?我们并不否认目标和希望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但是,可曾想过,除了目标,就没有其他产生动力的因素吗?举个例子,田径运动员会穿与地面摩擦阻力很大的跑鞋,以增加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我们便会坚定地认为,只有摩擦才有助于快速跑动。殊不知,正是摩擦阻碍了运动效率,在冰面上,当地面和身体之间的摩擦系数足够小时,稍微的一点外力,就远远比在普通地面上跑得快。当然,这个比喻同样也只是猜测,但是,自由就是这么神奇,它永远都能超越头脑的任何想象。

在自由这幅曼妙的画卷中,生命会按照它自身的秩序运转,与宇宙这个庞大的生命体构成和谐的整体,没有一丝的阻力和障碍,也没有丝毫的消极和被动,更没有任何冲突和伤害,而且还会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热情,充满着无限的“爱”和“智慧”

附:讨论内容文字资料:

“克里希那穆提教导的核心,包含在他1929年表述的命题中: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可能通过任何组织、任何信仰、任何教义,牧师或仪式、任何哲学知识或者心理技巧,来达到它。他需要通过关系的镜子,通过理解他自己心灵的内容,通过观察而不是理智的分析或者内省式的剖析,来找到它。

人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它们以符号、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现。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这些形象是我们问题的源泉,因为它们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他意识的内容就是他全部的存在。这个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个性只是名与形,以及他从传统与环境中所获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独特性不在于表面,而在于从意识的内容中完全解放出来,而这些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个个人。

自由不是反应,自由不是选择。人自欺地认为,因为他有选择,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你开始发现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无选择觉知中找到的。

思想是时间。思想产生于经验和知识,而经验和知识是与时间和过去分不开的。时间是人类的心理敌人。我们的行动是基于知识,从而是基于时间的,所以人总是过去的奴隶。思想永远是局限的,所以我们生活在无休止的冲突与挣扎中。心理的进化是不存在的。

当人开始觉知到自己思想的运动时,他会看到思想者与思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验者与经验之间的分裂。他会发现这个分裂是一个幻觉。只有此时,才有纯粹的观察,它是没有任何过去及时间阴影的洞见。这个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的、根本的心灵突变。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东西时,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的核心教诲(6)—— 心境之自由,被谁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