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为奇者:奇,奇诡,邪恶。为奇者,捣乱作恶的人。

司杀者:指冥冥之中掌管万物生死的神灵,或者是死亡的自然规律。

大匠:高明的木匠。斫:用斧子砍木头。希:同“稀”,很少的意思。


人民不畏惧死亡,用死来吓唬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那么只要有人作奸犯科,就把他抓起来处死,谁还敢再做坏事,触犯刑法呢?

但事实并非如此,天下的刑法何其多,犯法的人却从来都不少。因此冥冥之中自有有司掌管人的生死,又何必要人参与其中。这就像是不知技巧而去替木匠砍木头一样。

凡是代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本章老子承接以往的观点,反对以严刑峻法去管理人民,因为那样没用。可偏偏总有统治者妄害人命,自以为自己可以代替天道,实在是愚不可及。

开篇,老子便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不怕死,为何要以死威胁呢?假如他们害怕死亡,就可以把犯法的人抓起来,按律处置,就没有人敢在犯法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然制定了很严苛的法律,但是犯法的人并没有减少。

统治者刑法严苛,致使百姓噤若寒蝉,民不聊生,本来就已经活不下去了,还怕你的那点刑法吗?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因为大雨受阻,按照秦朝律法,误了日子是要全部斩首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伙儿一商量,反正都是个死,不如索性造反,说不定还能拼出一条生路来。严苛的律法,反倒给国家带来了混乱。

因此,统治者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使人民丰衣足食、居有定所,让民众生活得更好,那样人民也就自然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再冒险去为非作歹了。人民安分守己,天下太平,统治者的地位也会稳固下来,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圣人懂得珍惜生命,从不滥用刑法,向人民宣传道德法律制度的教化,使其在畏惧死亡的同时明白法律的威严,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