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我链接到了童年的自己——心力训练营成长感悟

参加田俊国老师的心力成长营,是源于生涯督导向阳老师的推荐。

彼时的自己,纠缠于主、副业之间,既放不下主业带给自己的价值感,又好奇副业给自己打开的另一扇窗,整个人处于焦虑迷茫不堪重负的状态,于是求助于生涯界的资深导师向阳老师。

向阳老师说:你欠缺的是底层心力,或许这个训练营可以帮到你。训练营的理念内容一下子就打动了我:表面上是绩效不好,实际上是能力不够。表面上是能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足。表面上是动力不足,实际上是心力的欠缺。心力是一个人能够调适自我、适应环境、取得成功与让自己幸福的底层能力。

结合自己,是没有能力周旋于主、副业之间吗?是对这两者没有动力吗?不是。是因为在做这两件事的时候,消耗了过多的能量,而底层能量又不够充盈所致。比如面对下属工作失误的发火,面对上级领导关系的逃避。再比如探索副业时的焦虑,只输入不输出,只重学习不重实践等等,而这一切正是心力训练营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两周来,坚持听课、觉察、领悟、写作业,一点点强化自己对心力的认知。心力五要素,耐受力、连接力、自控力、复原力和愿力,已熟捻于心。其中:

耐受力,就是当你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刺激反应能力。你直觉的第一反应,来自于你潜意识的深处,与你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

连接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成年人和他人的关系都是源自于早年与父母的关系的派生,不独立,没有安全感,讨好型人格、拯救者人格,都是来源于小时候与父母相处或者重要亲人的关系。

所以说,如果要提升自己的耐受力和连接力,就需要追溯童年受到的伤害,或者是强烈的刺激,也或者是深刻的记忆,找到当时受至压制没有长大的那个自我。

但与童年链接这个作业,我却拖了又拖,不知道如何入手,自我感觉童年幸福快乐,没有哪一部分没长大。于是,有了这次与唐慧芳老师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心力训练的魅力。

交流从我的问题开始,一是容易情绪失控对下属发火。二是抗拒与上级的沟通,能不去汇报就不去,能让他人去我就不会去。

什么是情绪失控?你的定义标准是什么呢?唐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切入。人人都有情绪,是不是情绪失控看场合、看频率、看时长。如果你能够分场合处理情绪,不是频繁爆发,且短时间内就能够消化复原,那就不叫情绪失控。但是我看到了你在处理关系时的对抗心理,以及你处理冲突的方式,对下属是攻击型,对上级是逃避型。

你尽可能往早期回忆童年的经历,有没有在处理关系时让你难过伤心且记忆深刻的事件?

我极力搜索却找不到具体的事件。于是就抱着随意给唐老师一个回复的心理,讲述了小学期间在农村借读时,有个小男生追着给我起外号的情形,因为感觉没啥大的影响,这是同学中很常见的情况嘛。

但是唐老师却没有像我一样有应付的心理,她一步步引导我深入回想,让我闭上双眼,在大脑中重现那个情境。奇妙发生了:当老师问到我希望和小男生怎样相处呢?我就泪崩了。哽咽着说:希望开心地和他一起玩,而不是追着我,叫我外号……

老师说,想象着拉起他的手,给他一个友好的微笑。然后我大脑中那个被人追赶着的无助小女孩就换成了和小男生牵手玩耍的小女孩。

老师又说,人与人之间都是友爱和谐的,没有对抗。就像这个小男生,他没有敌意,他本意是想和你一起玩,他用追赶、叫外号的方式,表达他的喜欢……

那一刻,我一下子释然了。看到了这许多年与人相处时的对抗心理,期待被他人认可、被他人看到的求助心理。而这正是我对下属发火,对上级逃避的症结所在。

当天下午特意选择了步行回家的方式,路上看到的每个人都是友好的,包括每次坐电梯一拥而上不排队的学生们,也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面孔……

最后将这次心理疗愈的感受,与训练营中田老师的课程内容相结合,有几个点给大家分享:

1.脱敏需要回到敏感源、敏感状态。情绪疗愈需要回到情绪产生的症结情境中。当你情绪被打开打通的那一刻,你会感觉通透、舒爽。

2.走的是体验-感受-改变的通道,所以接纳情绪的自然流露、让情绪释放。同时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的情绪,任何人都有情绪,但我们要学会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确保情绪释放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频次,合适的时长这样一种安全的环境中。

3.训练的目的是释放负面情绪,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息以及负面的自我评价,然后疗愈并自我赋能。

4.如果不去有意识的直面不堪的过去,必将无意识的重复过去的不堪(课件原句)。

5.与过去和解才能释放内存,过去的过不去,未来的来不了(课件原句)。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十年后,我链接到了童年的自己——心力训练营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