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动作

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计篇第一」,脑海中隐约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姑且保留这份凌乱。

计乃计算

在《孙子兵法》的思想中,计乃计算而非计谋。大家对于《三十六计》的推崇其实反映出的是贪巧求速的心里,当然也是通过归纳法整理了生动详细的故事。

计算的内容覆盖「五事七计」,五事为道、天、地、将、法,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也就是说,在开战前需要对敌我态势做完整的基本面分析,得出所谓的胜算。能胜才打,不能胜则不打。

有意思的是商业分析中的一些模型也是这种思路,SWOT、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等。有些自带「内外」,有些则需要灵活运用到「内外」。甚至对于创业来说,动手之前也最好做好覆盖宏观、微观、市场、行业以及团队自身的分析。

假动作与赢球的本质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几点:世界上的人和事存在各种各样的假动作,很少有内核直接暴露;情报工作很重要,出现误差的话,即便是用兵如神也能打一个灰头土脸的土城战役;「分析」也不能漏,如果只是信息、情报的堆叠,人还不如搜索引擎,它查询速度比你快,还能猜你要搜索什么;决策与执行最重要,要么假动作要么真动作,但最终还是要决定如何应对哪个动作,并付诸行动。

计策就那几下子,双方都读过兵书,每次接仗都必然要用那些计策,比如我要打哪儿,我一定想方设法骗你是别的地方。你也晓得我肯定要骗你,你也想得我可能让你误以为我骗你,其实我没骗你,我真的就打这里。

那又如何?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削藩

汉朝晁错建议削藩,结果六国叛乱,要「诛晁错,清君侧」。景帝慌忙把晁错啥了。吴王照样反,但最后景帝胜利了,削藩成功。

明朝齐泰、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燕王反,也是要求诛齐、黄,建文帝也是把齐、黄二人杀了。燕王当然也不会收兵,最后燕王成功,建文帝削藩失败。

清朝米思翰建议康熙帝削藩。吴三桂反,康熙帝没有诛米思翰,最后平定了吴三桂,削藩成功。

还有俩例子,一个是唐昭宗和杜能的,一个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很好玩。

曾国藩总结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只恒情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