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行苏醒(十)“吃豆腐”和“要命”的豆腐

种豆豆苗稀,

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术,

安坐获泉布。

——南宋朱熹《咏素食诗》

(接上篇)

豆腐在唐朝时传入日本,据说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将制作豆腐的技术也一并传入。在宋朝时豆腐传入朝鲜。19世纪豆腐传入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和国家。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深化,和欧美地区“素食主义”的兴起,豆腐开始风靡西方。

不论豆腐成于何时,由谁发明创造,其本身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华神菜”的重要食材,也是我们家庭必备的食材之一。

豆腐在其漫长的食用史上,智慧的中国人制作出一道道芳香四溢、誉满世界的美味佳肴,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不论做汤做菜,还是配荤配素,无不适宜。

如:传统特色名宴“豆腐宴”,大概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而起源开来。后经历代厨师挖掘整理,泰山“豆腐宴”现已成为鲁菜中的一枝奇葩。

还有“中华十大名菜”之川菜的“麻婆豆腐”,以及北京和湖南等地的“臭豆腐”,客家菜“酿豆腐”,鲁菜“锅塌豆腐”,江浙等地的“西施豆腐”,东北的“小葱拌豆腐、冻豆腐”,国宴汤品“菊花豆腐”,“皮蛋豆腐”,“东坡豆腐”,“包浆豆腐”,“鸡刨豆腐”等等。

除了菜品,有关豆腐传说和典故,以及民间谚语也有很多。

旧时有丧之家会准备有豆腐的饭菜,而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

有的人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常去蹭饭,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之意。但不知道从何时起,“吃豆腐”用在男人对女人的上面,成了“性骚扰”的意思了。可信度最高的一种说法是:“豆腐”——色白、面细、质嫩、性软的特点恰好与“年轻女子”肌肤白皙细嫩、性情软弱的特点相契合。所以,“吃豆腐”被用来借指调戏年轻的女子。

在汉朝有对夫妻小本创业,开了间豆腐店,老板娘天生丽质,人称“豆腐西施”,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钱时摸摸老板娘的手。如果放在现在,这些“揩油”的豆腐友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得手了,微信扫码付款即可。

民间谚语也有很多: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武大郎买豆腐——人怂货软”,“王致和臭豆腐——闻着臭吃吃着香”,“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冻豆腐不放盐——冷淡”,“卖豆腐搭戏台——买卖不大,架子不小”,“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刀子嘴,豆腐心”,“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豆腐”……

相关传说和典故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倒是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也是小时候家父常常在我们吃炖豆腐时会讲的,尽管讲了N多年,听了N多遍,但都不会腻,现在却是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说某个人在朋友家吃饭,光挑豆腐吃,并解释说:“我觉得什么菜都没有豆腐好吃,豆腐就是我的命”。过了会儿,朋友又上了一道荤菜,这个人专拣肉吃。朋友问:“兄弟,你不是说‘豆腐是你的命’吗?怎么不吃了哪?”。这个人笑笑说:“豆腐是我命,见了肉,就不要命。”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头条正版图片


一道素,了心堂

祈愿:素康达天下,天下皆素康

素,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素,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笔者:一道素,本名王海宇

一个弃荤茹素的草根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行苏醒(十)“吃豆腐”和“要命”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