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记】基于学生立场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三下第六单元《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和加减法》

一、设计理念

1.基于问题生成、促进深度教学的分享式教学。

这里的问题是指“真问题”,不是由老师单方面提出的或者臆想出来的问题,而是学生根据课题、内容、任务、教材、做练习、与他人对话中或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生成的,体现问题的生成性。

通过学力单前置调研,本课学生主要存在的真问题有:(1)问题的表述上与整数的区别。(2)加减法算理的理解。(3)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理解。

2.基于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

大单元整合教学是将小学数学单元有关内容彼此链接、相互整合,是彰显学科体系、落实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遵循“从低到高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客观的认知规律、基于学生较高的学习起点,我们可以将某些跨课时、跨单元和跨册的学习内容加以整合,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认知系统加以精心整合,让学习内容富有结构性。

基于“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和分数加减法”都是用“分数单位”来进行算理理解,所以特此进行整合,放到一节课来教学,加强对分数的意义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分数中的《比大小》和《吃西瓜》一课的整合。主要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比大小和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在“涂一涂,比一比,算一算”的活动中,理解同分母分数的比大小的方法,以及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也理解的较好,但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第一次接触分数计算,理解算理和抽象出算法都会比较困难。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的情境,借助对直观图形的操作,逐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1.学生提出问题情况如下:

从数据反应来看,学生从整数的知识迁移到分数较为自然,明确基本的数理关系。但还有部分学生的提问不太规范,以及提出与分数无关的问题,如:一共吃了多少块。

2.学力单前置完成情况

从图上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还剩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的理解以及列式。

综合以上来看,学生基本都能借助面积模型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但还存有以下盲点:一是说清算理,二是在减法里,看不到过程记录,只能看到一个结果。

四、学习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用面积模型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以解决问题过程为载体,运用迁移,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4.以分数的意义为纽带,解决生活中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结构化的意识与能力,认识分数的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分数直观模型进行同分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

六、教学流程图

七、板书设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记】基于学生立场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三下第六单元《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和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