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逆转人生——《曾国藩传》读书笔记(8)

​​曾国藩在官场上的行事风格一直是刚正不阿,直接了当,近乎不近人情,但咸丰六年开始,在家蛰居了两年以后,再次复出官场,行事风格大变。

首先,跟咸丰皇帝打交道时,不再那么直言不讳,桀骜不驯,变得平实、沉稳;其次,与同事相处时,不再那么居心自大,特立独行,变得谦虚、和气;再次,对于下属,更能体恤人心,勇于保举,这使得愿意效忠跟随的人越来越多。

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曾国藩在短短两年内“大悔大悟”,发生了如此脱胎换骨的改变呢?主要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第一、大败于九江,让曾国藩梦想破碎

收复湖北后,迫于皇上的严旨,曾国藩于咸丰四年,率师挺进江西,意欲收复九江。湖南、湖北的辉煌战果,让曾国藩过于自信,梦想可以“克服安庆、直捣金陵”。但连续作战,兵疲马乏,加上又中了太平军的计,湘军大败。最让他感到屈辱的是,就连自己的座船也被太平军攻占俘获,船上重要文案全失,皇帝的御赐也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曾国藩也因此第二次自杀。

第二、困窘于江西,令曾国藩身陷绝境

湖口大败以后,湘军元气大伤,咸丰皇帝却命继续攻克九江,爱将塔齐布也因久攻不下而吐血身亡。在进退不得时,为顾全大局,又把手下得力战将罗泽南派给胡林翼,又抽调两个要部,编入罗军,以增强湖北实力。自此,曾国藩在江西生死难卜。

直到后来太平军内讧,停止了对湘军的进攻,弟弟曾国华、曾国荃赶来援救,才使曾国藩绝路逢生,解除了生命危险。

第三、掣肘于地方,使曾国藩举步维艰

在江西期间,地方官僚系统团结起来,与曾国藩势如水火,处处设置障碍,动不动就以不给军饷作为说辞。终于,曾国藩忍无可忍,上奏弹劾,但只换来了变本加厉,甚至侮辱湘军兵卒,痛骂毒打。

期间,更有湘军将士由于饥困至极,为了得到一口军粮,不惜替江西官员铤而走险,主动攻击太平军,以致全军覆没。

第四、失信于皇帝,予曾国藩意冷心灰

在曾国藩痛苦万分之时,突然接到其父去世的讣告,未等咸丰皇帝同意,就径自回了家,皇帝自然十分生气。丧假结束后,咸丰皇帝命他速回军中,曾国藩趁机要挟,想要实权,以解自己的困窘现状。但此时,首先,太平天国已经势力大衰,战争形势已然发生变化,咸丰皇帝已经不再仰仗曾国藩;其次,一些官员不断向咸丰皇帝进谗言,说曾国藩在江西期间一直无所作为,加重咸丰的不满;再次,咸丰皇帝本就对曾国藩心存戒心,现在果然伸手要官,让咸丰更笃定了自己内心对曾国藩的判断。

最终咸丰皇帝做出决定,决定扔掉这颗没用的弃子。不仅拒绝了曾国藩要官的请求,命其在家守孝,更是剥夺了曾国藩的兵权。这让曾国藩完全不能接受,陷入了极端痛苦。

痛苦挣扎了几个月以后,他拿起了老庄著作,这让他恍然大悟,原来世间还可以有另外一片天地,人也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自此,他渐渐静下心来,开始了不断地反思。

通过反思,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明白了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不全因为别人,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就连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也是“唯我正确”,“每予人以难堪”。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他给亲朋好友纷纷写信,请大家为他提意见。通过反复阅读,回忆既往,他越来越看清了自身的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曾国藩终于意识到了,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

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度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自此,曾国藩完成了自己的“中年变法”。

对我的启发:

第一、不能太骄傲自满,要懂得进退。

尤其在风头正劲的时候,更不能轻敌。人生无常,没人能保证未来会一直一帆风顺,太过自满轻敌,觉得自己不可一世,最后很有可能遭受惨败。

第二、做人还是要谦和,不能唯我独尊。

要多考虑他人的心理,换位思考。即使意见不同时,也要采取平和的表达方式,不能太过刚愎自用,更不能瞧不起人,给人难堪。

第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的,此时,可以通过别人的指出,让我们更客观地认清自己,不断自查自省,才能不断进步,进而迭代自己的人生。


若璠su,二宝妈,终生学习者。坚持100天跑步,坚持100天连续阅读。今天是我阅读的第44天,输出1803字。

自律让一切更自由,我愿和你一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痛定思痛,逆转人生——《曾国藩传》读书笔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