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73

一、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舒缓)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二、译文

勇于表现坚强的人就会不得善终,勇于表现柔弱的人可以保存生命。这两种“勇”,有的获利,有的遭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呢?所以圣人也认为这非常困难。天之道,不争而善于得胜,不发布命令、政令而能得到好的响应,不强行去征召而大家自行来到,坦然从容而善于谋划。天网虽然稀疏,但不会遗漏。

三、解读

1. “勇于敢则杀”,有两层意思,在国家层面,如果勇于挑起战争,不论强弱,敢和任何国家开战,那么最后往往就会落得个亡国灭种的下场;在个人层面,如果勇于违法国家的法律法令,敢于侵犯别人的生命和财产,那么最后就会被法律制裁,甚至枪毙。

2. “勇于不敢则活”,也有两层意思,一是像中国一样,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使自己再强大也不称霸,也不主动侵略别的国家,这样就能避免战争,赢得和平,赢得发展;二是像韩信一样,不与匹夫争勇斗狠,为谋取更大的成就和发展,宁受胯下之辱。

3. 苏轼在《留侯论》中,对什么是勇敢做过一个精辟的论述,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说的就是韩信勇于不敢式的大勇。

4. 说白了,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都是人的本性,顺性而为非常容易。但是为了长远发展,为了理想抱负,为了国家利益,能够在被侮辱时,克服本性,忍受屈辱,则要难上加难,也更令人尊敬。

5. “此两者,或利或害。”从眼前和长远两方面来看,勇于敢和勇于不敢,都有利有弊。那么遇到具体情况,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6.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上天到底厌恶哪种做法?谁又能够知道呢?“是以圣人犹难之”,所以,就算有智慧的领导者,对此也难以理解,也难以选择。

7. 对于这个难题,老子有什么好办法吗?事实上,老子认为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接着他就告诉我们什么是天之道,让我们学习天道的做法。

8.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舒缓)然而善谋。”符合天道的做法是,不争斗而获得胜利,不发号施令而得到支持和响应,不征召人们却自然而然聚拢过来,从容的发展却像什么都提前谋划好的一样。

9.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虽然好像有很多疏漏,但是最后却不会放过任何违背天道之人。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说一个人做了亏心事之后,他很容易把外在有形的痕迹抹掉,可是却怎么也抹不掉内心的阴影。所以这个人,他即便能逃过外在的惩罚,但却无法逃过良心的谴责。这就是“为人别做亏心事,古往今来饶过谁”。

10. 天道崇尚不争,崇尚不强制,崇尚自然而然,所以为民,不能滥用所谓的勇敢;为王,不能滥用强制强硬,因为这都是不符合天道的。另外,最后你会发现,所有不符合天道的所谓“勇敢”,都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