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辅导课导学—学习感悟及规划

2020年9月4日参加了赵玉梅院长的导学课,院长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当中,首先父母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引领孩子往一个健康的人格方向发展;父母如果有人格障碍,有暴力行为,孩子会特别痛苦,这将会非常大的影响孩子的抑郁,孩子感觉不到被爱,容易自我放弃(打自己虐自己),如果家庭处于低自尊状态(父母吵架打架,周围人看不起等),父母处于低自尊状态就会把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需要被动承受这些无端的负面情绪),家长往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强加给孩子,而一旦孩子的思想做法与父母不一致,则孩子就是错的。而一个健康的家庭,即使物质匮乏,但父母人格健全,为孩子创造爱,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父母要自我觉醒,修炼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情绪,有共情的能力。

家长自己和孩子都可以通过照镜子的方法来更清晰的认知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自信的?自恋的?自卑的?自卑过度容易退缩、逃避,家长需要帮助自己、引导孩子自我觉察,自卑感来自何处,通过认识自我,找到因为什么事情导致自卑,改变它,这样不断的自我探索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自卑感才会慢慢消失。

孩子的身心健康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就向西游记取经一样,需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一路上的斩妖除魔,自我修炼,父母首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向上的心理,共情的能力,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总结:

1.尽量使用描述性语言传递信息,而不要用情绪性语言,

比如:形容一个杯子

描述性语言—这个杯子是透明的,长方形的

情绪性语言—这个杯子真丑,长长的

2.用照相机拍下对方的心理;

比如:对方抱怨考试失败了,没时间复习等等

情绪性语言:你就应该抽多点时间复习,少玩手机等等

描述性语言:听你说考试失败了我心里都挺难受的,表达的是自己的情绪感受,但这件事情又是和对方有关的。

3. 家长对孩子需要的认知能力

父母要觉察,这个需要,是父母需要,还是孩子需要。

4.职责幸福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份也是一份职业,父母边付出,边抱怨,孩子不懂得需要感恩,因为孩子体会不到这是爱的表现,里面没有痛并快乐着的体会,反而是只有痛并忍受着的感觉。

学习目标

通过一年的心理课学习,希望培养自己稳定的情绪,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把孩子的行为习惯慢慢建立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辅导课导学—学习感悟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