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8.“早知道”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吗?

依然读了此章节3遍,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从开始读到结束一直环绕着,确实“早知道”不一定能赚到更多的钱。以往面对包含投资之外的其他事情错过之后总会心里想 “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我要是提前有预测就好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只会后悔莫及,找各种理由为这件错过的事情弥补漏洞,安慰自己,实则一点卵用都没有,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错的更远,没有休止。是不是很无语。接下来好好分析内容知识,再好好研读一遍。


【1】 钱这个东西,天然就是有利息的。知识这个东西也是天然就有“利息”存在的。

人们对知识的态度竟然是(如此地无耻):

1. 你要给我!

2. 你必须给我!因为知识是全人类的!

3. 你不仅要给我,还要免费给我!

这么看下来,确实大多数人面对钱和知识进行对比,钱比知识要重要,在表面看起来。可实际上没有知识哪来的钱,没有学习哪来的钱,没有发展与进步哪来的钱。我个人一直对知识很尊重。但是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等APP里的文章、信息大爆炸,每天都有免费的信息轰炸,自己脑袋里都是天翻地覆的知识,我能学的过来吗?实则都是碎片化信息和知识,只会把自己的注意力白白奉献给运营商,成为他们的免费赚钱手段。

就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信息轰炸,有时候也会对自己有需求的知识产生妥协,认为应该就是免费的,还要系统化的知识,所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应该自我检讨一下。问问自己是不是傻,被这种时代的“知识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原则。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一定要对知识敬重而敬佩。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好的。


【2】 大部分知识(例如,你会计算,甚至会精确计算概率)都不是可以直接赚到钱的,但确实有一些知识是有直接的商业价值的,而且知道的越早,受益就越大(前提是用行动去支撑知识的结论),这就是“知识的时间价值”(就好像(利息是钱的时间价值)一样)。

这里笑来老师讲了他买比特币的特殊经历,我看完之后真的看到的知识的时间价值,这样的概念简直颠覆我的认知,以前知道学习知识,但往往没有将知识放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中,知识的时间价值在于早,当然这个是有上面提到的需要用行动去支撑的知识理论。

所以知识可以说是钱的万能之源,不尊重知识怎么可能会有钱。笑来老师面对比特币的猛涨2次,猛跌2次,后来再遇到牛市一路上涨,可笑来老师就是没有卖,而且是反复低仓买入,可对于大多数人确是在牛市里赔了很多钱,甚至来回割肉,最后币没留几个。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笑来老师2011年知道,包括10万人知道。但为什么笑来老师会去买,这就是他的元认知能力让他认识到比特币底层技术,确信它肯定可以,然后付诸于行动。如果换做是我,我在当时肯定是不会去买的,因为我知道它有可能是咋骗,这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差距,而且差的很远,很弱。有钱人有钱是有原因的,就这么简单。

笑来老师写了一些他的那些真正的幸运,我再记录一遍,如下:

1. 现在回头看,那当然是机会,可在当时,没人能确定那就是机会,但我莫名其妙地相信了那个机会。我绝对不能“事后诸葛亮”说自己当时已经研究透了,我确实是一边买一边研究的。在其后的若干年里,甚至到现在,我都在研究,而且总会发现研究得不够彻底、不够明白的地方。

2. 基于过往的知识与经验,我基本上可以通过挣扎比较深入地理解那个机会了(按照百分制,我自认为应该在75分以上了),因此不至于“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厂”。

3. 在那个时候,我恰如其分地“富”,因为我没有“穷”到连十几万美元都拿不出来的地步。

4. 在那个时候,我不缺钱,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恰如其分地“穷”,因为我没有富到坐拥亿万资产的地步。若那时我已然拥有亿万资产,是不大可能对一个总市值不过几千万美元的“股票”感兴趣的(你可以把比特币想象成一个“去中心化无人管理的世界银行”的股份)。

在2011年的时候,我和很多高人讨论过比特币。尽管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它的原理和意义,但都在表示“哇,有意思”之后一个都不买。这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比特币那时还是特别小的资产,连小盘股都算不上。

5. 最大的幸运是,在2011年之后的几年里,我一直在成长,而且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成长,以至终于有一天,当“那实在是太大的变化”出现的时候,我有能力“使劲拼一拼,居然撑得住”

总结:一个铁定的事实:“早”本身不是核心价值,因为我们要追求的是“长期增长”

笑来老师自从“早”买入比特币之后,能坚持持有币到现在,能拿得住,能hold的住,在于他能够一直在成长,一直在研究比特币的底层逻辑,不管币市怎么暴涨、怎么暴跌,持续的学习,持续的看待比特币相关的信息和进行深度的思考,然后做出判断,低仓反复买入,降低平均值,让直接在迎来很大变化的时候真的是坚信的坚持住了。

所以“早知道”后也得拿得住,坚持得住,这就是所谓的“长期增长”,也就是要对自己确定的决定要保持长期学习,不断增长知识来不断的对自己的决定进行调整和改进。所以一件事情能做成真的不容易,能在早期很早自己做出大多数人都反对的,自己却经过元认知能力进行正确深入思考后做的决定更是需要持续的学习来能撑得住太多的变化带来的动摇和不确定性。

我进去币圈属于很晚的,模模糊糊认可比特币的价值带来的好奇,进而靠自己摸索到现在。实际上我还要批评自己的是当时自己在百度上进行很长时间的搜索和了解,看了很多的文章,最后在某一篇文章里看到金马社群,果断加入。后来进入金马社群之后经过其他人的了解看到了笑来老师的文章,进入得到。对整个区块链的初步知识进行了学习,后来时间长了,笑来老师的一些课听的多了之后就不再去听了,因为太贵了,我真的买不起。

其实是真的买不起吗?其实是对笑来老师一些负面投资消息的怀疑和恐惧。以至于践行群扫码几块钱就可以进入的时候,我也没有积极的去扫码,后来涨到按年度计算的金额,我也就望而却步了。后悔没有早早读这本书,从字里行间去熟悉笑来老师的初衷与作为。幸运的是,在金马社群饿007写作社群坚持下来了,这次有幸一起读笑来老师的书,也懂得了为什么金马、覃杰、老薛等众多牛人在听到笑来老师铺天盖地的负面投资消息之后还毅然坚定的跟随他。跟的起有一部分是物质条件,其他大部分还是因为笑来老师的综合认知能力真的令人佩服,值得追随。

对于接下来的日子,我自己要紧跟牛人的步伐,客观的去看待事情,看不懂就要去多思考多辩证,让自己的思考配得上牛人的高度,让自己的行动能跟得上牛人的步伐,说不准会有“早知道”后还能够长期增长的机会。


【3】 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哪怕是一丝丝的不确定都可能以几何级数的量级放大恐惧的效果。还有一个因素是每个判断和决策涉及的金额——金额越大,对判断的影响就越大。

比如笑来老师提到的职业台球选手在练习打球时能打出“满贯”分数,但在国际大赛中,尤其进入16强之后,就很少有选手打出“满贯”分数了。因为涉及的奖金太高、荣誉太大,让他们感受到了无形的巨大压力。所以,“想想”真的挺容易,若要做到,就是难上加难。

所谓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在这个领域里,一切“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过是“还没走到那个地步”而已,绝大多数人“到时候”就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差、多弱了。

还有一个例子,一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是不是普遍更高呢,其实并非如此。

很多情况下,人们懂得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妄想把它应用到任何地方,不管合适不合适。每个人可能都是这样的,就像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觉得是钉子。不是在这个领域,就是在那个领域,时不时就会掉进同样的陷阱——那个陷阱有化身无数的本领。

自己会想到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自以为是,其实看下来自己连初级入门都不是,所以潜心学习是首要任务。


【4】 做任何事情不是都必须有“先发优势”,因为这个优势只是“优势”的一种,而且,有些时候:“后发优势”可能更厉害。

这个“后发优势”其实我还是没怎么明白,当然笑来老师这里举的例子看懂了,但对于“后发优势”本身放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还是没思路,感觉需要一个突破口。

笑来老师2016年底在开发团队的集体反对(原因是,已经有太多类似的工具了,我们根本没有先发优势)下,做了“一块听听”微信公众号,结果上线第一个月,付费用户累计29万,日活用户3.2万,累计交易额303万。这是不是有点神奇,神奇在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工具了,居然还能盘活,并且效益还不错。

笑来老师说到还有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更早的同类产品,是一个APP,其团队已经解散3个月了。所以,先发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有些时候出现的太早了,才没能熬过明天。其实,是不是“早”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是不是“对”。事实上,更关键的点在于是不是“长期对”。所以,以后就不用有幻觉了——好像如果早点知道就会不一样似的。

要接受现实,“刚刚才知道”就是冷冰冰的现实。好消息,“后发”也可能有优势,至于优势在何时出现,视情况而定。

看到上面内容,就是要告诉自己“早知道”不一定就怎么怎么样,而是要说对不对,并且能长期对。哪怕是后来知道,有时候也是优势。


【5】 总结

笑来老师的每个章节我都要重复码字一遍基本内容,惊奇的发现在码字的过程中有些没理解的内容忽然就理解了。同时码字完之后联系自身的实践时会很乏力,原因在于笑来老师写的高认知知识内容自己没有去实践还是存在理解徘徊期,再者写的太好了,颠覆自我认知啊,真想多码几次,让这些内容充分的对自己的大脑进行清洗与清洁。读完还不够爽,预计得读这本书10遍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8.“早知道”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