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第十章(4)觉悟者用心如镜:晴川历历,芳草萋萋?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清除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三句】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1、

所谓,就是镜子。玄鉴,自然就是心镜。意思是:

清除心镜上的灰尘,能使其没有污渍吗?

2、

先从一个禅宗的典故说起,当年五祖弘忍大师为了寻找禅宗第六代祖师的接班人,让众弟子们每人作一首作诗偈上呈。他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写了一首偈子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在伙房里舂米的慧能听说后,也来凑热闹,由于不识字,于是找人代写了一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①”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五祖弘忍大师果断选择了慧能当中接班人从那以后,这两首诗便千古流传,已经成了禅宗门派的标志性偈语,也是北宗禅南宗禅的根本性差别所在。

3、

不过我想说的是,其实早在慧能一百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类似的诗偈了。比如《达摩悟性论》当中就有诗偈曰: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诗意与“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的思想如出一辙。如果不是因为六祖慧能不识字,没有看过佛书,我们完全可以起诉他抄袭创意。

4、

那么如此说来,老子的境界应该跟神秀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了吗?其实未必,因为老子慧能本来就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空,这一切都无法假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老子之所以说“涤除玄鉴”这一句话,应该只是为了方便说理而已。

况且在许多的佛经中,包括达摩以及释迦摩尼本人也经常有一些把心比喻为镜子的说法,我们总不能说释迦牟尼神秀属于同一条船上的修道者吧?

5、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心镜”应该“无疵”呢?因为无疵,就是一切澄明,没有污垢。如若有疵,心镜便等于是落入了一种无明的状态,也就无法真实地映照万事万物。因为这时候心镜中的影像,掺杂了自我之见。所以庄子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②”

意思是:

最高境界的人心如明镜,他们既不迎合也不忤逆,只是如实的映照万事万物,而不会将其滞藏在胸中念念不忘,因此他们能够主宰“万物”且不损心伤神。

无独有偶,佛教中也将大彻大悟的智慧比喻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③”

为什么?因为大圆镜智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映照万事万物,不会带有任何主观欲望的色彩去扭曲世界如实映照,面面俱到,没错,这就是成佛的境界。

可见,道家与佛家都认为:

当一个人脱离了我执,达到“不将不迎”的自然境界时,就算是悟道。

但是我们还要切记一点:

镜子之所以能够彻照千载,应现万物,是因为镜子的本质是“空”,空,不是没有,不是说镜子不存在,而是指镜子本身没有自性,它照映着千变万化的事物,却没有某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所以切不可将镜子的本性看作是一种物质体来加以切磋打磨。

6、

我国当代的画家高尔泰曾经画过一组图叫二十四禅图。其中第六禅图,讲的是一个“古镜未磨”的故事。

唐朝末年,在武汉黄鹤楼附近。有一位禅师在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地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一语不发,只是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店主当下领悟,于是说道:“想必您是一位得道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如果您能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禅师说:“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曰:“黑如漆。”

店主又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曰:“照天照地。”

店主脸色一变,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

禅师愣了一下,心想:

“我参禅数十年,竟然会输给一个店主!”

于是回去闭门深修,三年后,禅师再次出现在茶馆门口。

店主亲切地招呼道:“禅师请坐!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曰:“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曰:“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会心一笑,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

随即转身招呼:“伙计!泡茶,泡好茶!”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一直查无出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应该是盗版自《指月录》中晓瞬禅师的事迹。因为其中的话头一字未改,只不过情节略有出入,只是情节更加生动活泼,所以才流传天下,广为人知。

7、

故事中的禅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两次回答,其实就是神秀慧能的差别所在。也就是说,禅师从神秀境界般若,花了三年的功夫又修到了慧能实相般若。其实禅师在三年后的两个回答,化用了崔颢《题黄鹤楼的一个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所以这一场对话应该是这样的:

店主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晴川历历。

店主问: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芳草萋萋。

很明显,禅师并没有回答店主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在禅师眼里,店主的问题根本不用回答。或者说,店主的问题根本就不能算是问题。

店主所问的两个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时间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所谓的古镜“未磨”“既磨”,说的就是古镜“未磨之前”“既磨之后”,它代表着时间上的先后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又应该如何用心去关照。所以,这一场对话本质上是这样的:

店主问:“过去心如何?”

禅师答:“晴川历历。”

店主问:“未来心如何?”

禅师答:“芳草萋萋。”

可见,店主第一句问的是过去心,第二句问的是未来心。但是禅师的两次回答,都跟“过去”和“未来”没有关系,无论是“晴川历历”还是“芳草萋萋”说的是什么?没错,都是当下的风景,当下的心。换句话说,禅师的回答本质上就三个字——现在心。《金刚经》早就说过: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④”

所以禅师的寓意是:

镜子的自性只在当下,当下尚且变来变去,了无定性,何必执著于过去未来呢?

店主正是领悟到了这一层言外之意,所以才会心一笑,拿出好茶供养。所以禅师喝的不是茶,是一杯“三不可得”如来水。

8、

最后,让我们用一个禅宗公案作为结束。唐朝时有一个僧人特别喜欢学习,每天都在求道,连做梦都在想,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惟宽禅师,于是发生了这样一番对话。

僧人问:道在何处?

禅师答曰:只在目前。

僧人又问:我为什么看不见?

禅师说:你心中有“我”,所以看不见。

僧人再问:那和尚能看见吗?

禅师说:有你有我,展转不见。

僧人最后问:无我无你,还能看见吗?

禅师回答道:无你无我,叫谁见,谁要见呢?⑤

可见,得道最高境界并不是有心或者无心,而是忘心。

9、

就好像镜子一样,镜本无心,而万物万法显藏都在其中。当你念念不忘要“有心”还是“无心”的时候,你的心还是落在某种执着上,所以心镜上的灰尘永远都无法涤除。只有放下执著,放下对“放下执著”的执著,你的心才会变得跟镜子一样,吞云吐月,照见万法皆空,万缘皆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老子才会反问说: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参考资料】:

1、《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

2、《庄子·应帝王》

3、《 佛地经论•卷三》

4、《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5、《景德传灯录▪卷七》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你可能感兴趣的:(《酷说老子》第十章(4)觉悟者用心如镜:晴川历历,芳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