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事

坐在屋子门前,晒着太阳,金银花花芽抽叶了,前几天不知谁修剪了它,长长的枝条都修掉了。今天一位婶子过来,说她家也有一棵金银花,也喜欢这花的香气,去年不知什么原因死掉了,于是拿剪刀给她剪了几个枝条,不知道能不能活。



今天开始,杏花飘落了,鸡们围在树下琢食着什么。

今天家里我就剩下我们娘仨了,他们和其他亲戚们一起去走亲了,爷爷的二姐夫去世了。不过这姑奶奶我并没有见过,听说现在八十五岁很健康呢。

第一次听说二姑奶奶家的事是在我家饭桌,那时候还没有结婚,老公在我家吃饭,闲谈中家里人说起附近村有个老头被他儿子打,老公尴尬的说那是他的姑爷爷。

结婚后,每年过年我都负责炒菜做饭招待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的亲戚,所以也认识了二姑奶奶家的三个儿子,表大爷和表叔们。

每年去姑奶奶家走亲,也是爷爷的兄弟三个的孙子们,三家每家派一个人去。经常是我老公,二奶奶家的二哥,大奶奶家的二哥,这三个老二去,我经常开玩笑说老二受气。

因为他们谁都不愿意去,互相推诿,按道理应该上一辈去给他们的姑姑拜年才对。可是公公一辈没人去,爷爷说起来,也对他这二姐很不满意。

爷爷说,他第一次,也是二姑奶奶结婚后第一年,他去给二姐拜年,去了以后,二姐和婆婆住一明两暗(三间屋子,两边卧室,中间做饭),爷爷让二姐把婆婆喊过来一起吃,二姑奶奶不听,气的爷爷从那以后再也不去了。

据说爷爷的大姐二姐两位姑奶奶都挺厉害的,一位把婆婆气的跳坑(村里的大坑有水),一位气的婆婆上吊。

但是大姑奶奶善待娘家人,有人拜年肯定做好吃的。二姑奶奶不舍得,已经拌好肉馅准备包饺子,一看娘家人来了,就把肉馅放起来,做素饺子。

总之,其实姑奶奶年纪大了以后,像老公这辈再去拜年,都是表叔们招代了,但是只这一个“传说”,他们就谁都不愿意去。

爷爷奶奶去世后,有次拜年,公公他们一辈去的,去之前商量好,每个人给他们姑姑放点钱。但是公公在饭桌上对我们闲谈又说,据爷爷奶奶说,这二姑奶奶对我们家没有任何好。公公还说自然是真的,因为两口子都这么评价呢。

奶奶经常跟我讲起过去的事情,说她和二奶奶一起生的孩子,二姑奶奶就给二奶奶一包红糖,不给她。再生孩子,还是这样。

总之,一包穷苦年代的红糖,一次生育,就记下了一辈子的仇。

所以从那以后,我告诫自己,该随的礼,一分不能少,因为虽然不值什么,可是都很在意呢。

而父母的言谈对于孩子的观念影响也很重,只是讲一些事,就让孩子们对姑姑也没有好感,并不体谅那个缺吃少穿年代里的人的那种节俭吝啬。也不与时俱进看到人已垂垂老去的可怜。

这是一个家庭的些许微小之事,也映照出万千家庭的礼尚往来与风土人情。

人啊,不知怎样一件小事,一个动作,就从此寒了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心。/发呆

前天婆婆说让我给她买染头发的,我在某东搜索一下,评价最多的施华寇,买了两套。顺便给公公买了一个电子的血压计。

昨天收到,打开后,婆婆说这个太复杂太麻烦了,又问价格说贵了,然后抱怨了一痛,说以后再不用我买了,我听了心里不舒服,跟老公私下说,老公嫌我斤斤计较。

其实我也不是计较,只是倾诉一下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有点不舒服,当然婆婆的说话做事方式我并不计较,因为她不认字,过份节约,不会说话,这都是她的局限,只是跟老公闲说倾诉,老公并不买账。

我也渐渐学会了“伪装”,在他面前不讲他家里人的“不好”,因为讲了,于事无补,他既不理解我,反而怪我事儿多,我也会因他不理解体谅而徒增烦恼,所以干脆以后尽量只“赞美”,其他的,也无需说与他听,因为都是些些小事,过去就过去了。

不知不觉,慢慢变得成熟了。不似从前,为一句话,为芝麻道理,也要争个对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