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名词里,我们可以把眼分为五种类型: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
但你知道这些眼的具体含义吗?美国沈家桢博士是这样解读佛教五眼的真实意义的:
【肉眼】
肉眼即是人眼,人眼一般只能看见宇宙里非常狭窄的一段,我们称之为:可见光带。人眼看不到红内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长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短的一切。也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别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的肉眼探测“可见光带”以外的宇宙之前,人类所看到的,并认为是完全的、真的、确实的世界。实际上是极不完全的,它只是整个宇宙极小的一部分。这个极重要的事实真理,一向被我们有选择的进行忽略。
因为,人最怕看到不确定、不敢相信的事情。而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而不是去相信本就真实的事情。这是很可悲的。
【天眼】
通常,我们都说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拥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的义理来说,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人类也能得到天眼。得到天眼的方法一共有两种:
一种是透过冥想来获得。
在佛陀的时代,冥想可能是是人类超越肉眼限制唯一的方法。其实,人类看的能力原本是无限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发挥整个看的能力,是因为受了我们这对肉眼的限制,而佛陀深知这一真理,在经过多年的冥想之后,佛陀终于发现肉眼的障碍原来是可以被打破的,人类看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当一个人发挥了他原来的视力时,他将会毫无困难地把视界扩展到天眼所能达到的范围,从而得到天眼。
另一种则是在肉眼上添加仪器来获得。
在肉眼上添加仪器来获得与天眼同等的能力,这个并不难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活动,亦可以借助人造卫星及电视看到万千公里以外发生的事情。
虽然第一个方法比第二个更加高明,但是第二个方法更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
【慧眼】
为了描述慧眼,必须介绍一下很重要的佛法基本概念,这个概念在梵文中被称作“第一义空”。这个教义是很独特的,在别的宗教教义里可不容易找到。佛教浩瀚的经典中,极大部分都是在致力于研究“空”这个概念。而佛陀更是找到了一种分析“空”的方法,我们称它为:“分解分析法”。通过分解分析法,它可以归结到宇宙万物万象的本体原皆为“空”。
下面解释一下它的原理:假设有一台收音机,当我们把它的扩音器拿出来的时候,这个扩音器还能被称作收音机吗?显然不能。接着我们又拿出电晶体、电导体、电容器、电阻器、塑胶套子、电线等等,又如何呢?显然也不能单一称之为收音机。现在请大家注意,当各个部分都拆散移开了之后,收音机还在那里吗?收音机没有了。因此,收音机只是暂时合在一起的许多零部件的集合体所取的一个假用名词罢了。当一个人在心中把它分解时,它就失去了存在。因此,收音机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实体,收音机即是“空”。
分解分析法极为重要,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到宇宙中的每一样东西上,从而引发相同的结论:每一样东西都能被分解,没有一样东西是永久性的实体,所以,不管我们称呼它为什么,它总是“空”。佛陀也曾把这个方法应用到自己身上,他幻想从他的身体上去掉他的头,问道:“这头是否还能被称为人身或者“自我”?答案是:否。它只是一个头。他又从身上取下手臂、脚,答案依旧。最后在每一部分都移去之后,”自我“在哪里?最终佛陀得出结论:不仅肉体是“空”,就连“自我”的观念也是“空”。这就是《金刚经》所倡导的义理:色即是空。
因此显而易见,在“空”的境界中,肉体与“自我”的意识已不复存在。当一个人达到“空”的境界时,宇宙万物、包括自己在内,都成了“空”。所有人类的痛苦与生死都消失了,都不再执着。这种人我们说他拥有了慧眼。在佛教里我们称这种人为阿罗汉。
【法眼】
什么是法眼呢?一个人得到了慧眼之后,能不停的滞留在“空”的境界里,却体悟到:虽然他在不同的境界了所看到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幻相,然后对那一个境界而言,这些幻相即是真的,这就说明这个人得到了法眼。
一个只有肉眼的人会坚持宣称只有肉眼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他缺乏对其他境界的知识,一个拥有天眼的人会看出个体的形象、肉体、骨架、分子的复合体等等都是真的,并执着于这一切。而一个拥有慧眼的人,能看出眼睛所见到的一切形象全是无常、无实体和虚妄不真的幻相。唯有“空”才是真实永恒的状态,因此便执着于“空”。但一个拥有法眼的人会看出,虽然这一切形象确实是无常、虚妄的假相,它们却不是与“空”分得开的另一种实体,它们都是同体,然而就它们所在的境界领域而言,他们全都是真的、实有的。
“空”的直接体验给人以大智慧,虽然一切都是假相,可是在它自己的境界领域里面,却是真实存在的。那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无条件的、无差别、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这种人便拥有了法眼。
在佛教里,我们称这种人为菩萨。
为了让大家更加正确的了解法眼,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法眼能观照真理的无限方面
正如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天文学家指出许多银河、恒星、行星等一样,在“空”的体验中看出无穷无数的境界、无穷无数的天堂、人间,无穷无数的有情众生和不可计数的活动。
第二:具有法眼的菩萨是没有执着的
在《金刚经》里佛陀一再地说:当菩萨救度众生时,他对主体,例如“自我”;对客体,例如“你”;对其余的事物,例如“行为”;或对时间的概念,都没有任何的执着。因为如果菩萨对任何事物有丝毫执着和分别,他便不能称为菩萨。
【佛眼】
佛眼总共包含了四种概念:
第一种:无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在前面谈到四种眼的时候,总有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比如说就肉眼而言,人是主体,时间万物和现象是客体。就慧眼而言,阿罗汉是主体,“空”是客体。当说到法眼时,菩萨是主体,而宇宙万千境界是客体。然而现在谈到佛眼时,倘若说佛是主体而宇宙是客体,那就绝对错了。因为佛与宇宙之间区别已不复存在。佛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佛。就像《道德经》所讲的那样,道即为宇宙,宇宙本是道。
倘若说佛拥有佛眼,这话同样错误,因为佛和佛眼之间没有差别佛即是佛眼,佛眼即为佛。简而言之,大家所能提到的任何相对概念,在佛眼下都不在存在,甚至连“空”也不复存在。因为“空”即是佛,佛即是“空”。
第二种:无限之无限的概念
无限之无限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说宇宙的无限观是概念,那么那它和佛陀宇宙观的体验相比,就有如一个泡沫在大海中,这是不可信的吗?是的,这是难信的。但是让我们先想想数学里面说了什么?大家知道一次乘方是一条直线,二次乘方是一个平面或者面积,三次乘方代表一个体积或空间,其大小已经可能是无限了。现在四次乘方怎样呢?五次乘方以至若干次乘方又怎样呢?如果大家能够解释出若干次乘方代表的是什么的话,那就说明大家对佛陀的宇宙观,无限之无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第三种,关于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的概念
这又是一个很难为人们所了解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时间的持续是一件确确实实的事情,因为有这个时间的因素,人从一个婴儿长大到青年、成年、老年,如果说在佛眼之下时间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这就是佛眼之所以被称为佛眼的原因。亿万年无异于一刹那,照我们的宇宙观来看,距离地球以亿万光年计的世界,佛可以在一瞬间到达,这又是怎样的奇迹呢?
第四种,互摄互入的总体性与不含摄性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部名叫《黄色潜水艇》的电影,在那电影里,有一个真空吸管的怪物,它能吸进任何遇到的东西,在它吸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之后,它开始吸它所站着的大地,真空吸管是如此有力,以致它把这个地球吸到了它自己的肚子里,于是它也吸进了它自己。这一个描写可以给大家一些无不涵摄的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再将这四种概念归纳整理后如下:
1、无主体与客体,那是绝对的,不存在相对概念。
2、无限之无限,那是绝空间的,没有空间的概念。
3、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那是绝对时间,没有时间概念。
4、总体性和无不涵摄性,那是无空无,没有空无所有的概念。
PS:不要总是用你的肉眼,要把视界扩大,不要让你的心老是被这个狭窄地段中所见到的事物弄得神魂颠倒。把窄带打破,把视界扩大,发展张开你的天眼,然后渐渐发展张开你的慧眼。到了这个境地后,请大家想着在那广大炙热的生死大漠中挣扎的许多同胞以及别的可怜众生。再张开你的法眼,最终成就终极的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