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要比我们是什么更重要。我们有对自己的认知,即自我观念(self-concept),它来自我们的生理、社会和心理认知。这些认知又起源于我们的经验、活动、态度、成就、财富,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我们的自我认识具有解释和我们如何感知他人关于我们曾经是谁、现在是谁、将来可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诸多因素的解释和评价的双重属性。这些人包括我们所属和希望所属的群体,也包括那些对我们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
2成为有影响力的传媒人,发出有价值的声音,一定要培养快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对社会各领域发生的重要变化保持敏感度。这种能力不会因为青春的逝去而衰减,相反会因为岁月的历练而显得越发迷人。
3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通过问题形成和加深的。好问题不仅能引导他人决策,也能帮助自我突破认知。
4 在哈佛大学2016年的毕业致辞中,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詹姆斯·E.瑞安用五个关键提问诠释了有效沟通的智慧:1.等等,你说什么?2.不知道……3.我们能不能至少……4.我能帮什么忙?5.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五个关键提问揭示了提问对于构建“你我之间”关系的价值所在
5 提出的问题要传达你的真实想法(避免词不达意的情况发生)
6 语言: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研究受访者:用背景知识接近对方的认知水平,拉近心理距离
无论什么时候,要想让谈话深入下去,都要从了解谈话环境和谈话对象开始。
将每个问题都放置于某种知识背景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近对面受访者的认知水平
即使我们做了大量功课,对比专业人士,依然只是临阵磨枪,懂些皮毛而已。认识到这一点,让我能对知识保持敬畏
保持谦卑,因为你永远都有不了解的事物
王蒙:第一我很幼稚,第二我非常牛。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不怕冒险,也不怕环境不好。我有本事去,我就有本事回来,如果我回不来,那说明自己没本事。
研究受访者,尤其是研读与其相关的个人作品,并非只是从作品到作品,而是将他现实中的选择与作品中的观点进行有效融合
如果你真的想给出新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对现有信息做做改写,你就应该走出去与相关人士交谈。
人工智能将我们感兴趣的新闻不断推送给我们,使得我们进入“信息茧房”,以为那就是事实本身,从而失去对事实的全面和客观的评价,造成“真相稀缺”。在这样的环境中,搜集“资料”更需要有严谨求证的态度和方法
以关键句的方式定位受访嘉宾,是策划会的骨干议题。
与人交谈有一位隐形的旁观者,那就是时间。时间的长短松紧,直接影响我们交谈的节奏和重心
语言学家欧文·李(Irving Lee)所强调的“词语的意义受性别、年龄、种族、文化、民族以及当前形势的影响”
1.小心地选择词语和词组。
2.扩大你的词汇量。
3.注意词语中微小的语言变化有可能改变整个含义。
4.要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听。
5.对语言的使用要跟上时代。
6.清楚词语的意义受性别、年龄、种族、文化、民族以及当前形势的影响。
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提不出问题的。难道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吗?是你们压根儿没听课还是愚不可及?
在儒教文化圈,能够提出精辟问题的人,通常兼具谦虚的美德。就算不发问,自己推测之后也可理解,或是因为关乎私人问题或专业领域,所以他们一开始就保持低调,我想这是儒教国家独特的特征
如何能够以自己的问题穿越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丛林
世界各地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差异性”: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人所受的教育主张在与人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而非洲人所受教育则告诉他们听别人讲话时要避免眼神接触。一个诚实的美国人张大了眼睛表明他的惊讶,而中国人这样做则表明他生气了,法国人以此表达的是不信任,而西班牙人以此表达的则是缺乏理解。日本人在对方说话时点头,或者说“是的”,往往是表达尊敬,表示自己听见并听懂了,并不一定是赞同对方的说法。
勇气是最大的技巧,永远都是。开口提问的勇气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所有的沟通技巧中排在第一位的。
谈资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来自访谈者的发现。有案头功课作为基础,再即兴调度自己的知识储备,暖场的桥段与正式的访谈就可以水乳交融,成为访谈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步就是要求他们不能有Tunnel Vision,“狭窄的视野”,认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一定要有开放的思维,你的脑筋一定要想各种可能性。
成功在不同的时期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当我是一个难民时,我的成功就是逃出去;当我上大学时,我的成功就是考出好成绩……成功就是做好下一件事情。”
开放式提问容易激发回答者的热情,比较适合用于开场提问,而封闭式提问则容易造成冷场,却很有针对性。在具体的访谈实践中,没有哪一种提问方法总是正确。封闭式问题的作用总是被严重低估。
在《创造性的采访》一书中,关于如何创造性地提出第一个问题,肯·梅茨勒教授提出了四点规则,值得我们借鉴:
\u2028
1.比较好回答,电视采访更应如此。
2.能增强采访对象的自尊心,敏感问题稍后再问。
3.显示出采访者为此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4.在逻辑上符合采访者已经阐明的采访目的。
一个具有能量的开场提问,所具备的必须是更多维的关联度
关系原则中的提问者和受访者,在互动和交流的表象背后,根本性的支配因素取决于提问者的价值观,即心态。
场景化提问不仅有利于舒缓受访者心理状态,更有利于丰富的信息在场景中戏剧化交集,具备使提问实现具体化、细节化、故事化的强大功能。
若要使场景化提问更具视觉感,就要发现一个典型场景去承载你的问题
共情不是同情。同情是站在对面,共情是站在同一角度,用提问彰显双方的对等关系,并表达理解。
给予原则与互惠原则在共情式提问中往往同时施行,其终极目的是双方通过积极的对话,在存异求同的过程中达成有效共识。
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每一种理解都以某种方式丰富了我自己。我对这些当事人的理解使得他们也发生变化。这种理解使他们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不幸和沮丧的感受,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
假设式提问是最具创意特质的提问方式,基于事实,但不限于事实。它是将角色、情景、时间,乃至观点进行虚构风格的重新创造,引导受访者的思考,激发受访者的情绪,用想象的张力去组合、构造、生发另外一种可能的观点或答案,以期揭示有关人物或事件的真相
林兆华:不是,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是一个攀登状态,是向上的。因为大师到了顶了,就该往下摔了
作为提问者,要擅长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经历等背景信息,与对方的处境和感受等进行有机关联,这是实现共情式提问的有效方法
在自学时要一直假设自己是错的,而不是假设自己是正确的。这样,你不得不证明自己没有错
其实青春期不是小孩不舒服,周围人都不舒服。我老说脸上的青春痘不是病,千万别做手术,熬过去就没有了。你现在把它当病看,带到医院做了手术,留下的全是坑和心理阴影
向政治家提问“最痛苦”的决策;向漂泊者提问“最心爱”的地方;向渴望生命的人提问“最煎熬”的时刻;向演员提问“最钟情”的角色——投向关键区域的关键问题,只有“最”式提问敢当。
倾听除了接收信息,还有“注意和解读”的功能,而这两种功能决定了你是在“听”(listening)还是“听见”(hearing)。
提问者的倾听并不是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就被动等待答案,而是要主动地去捕捉对方的信息
做决定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说很明确地一下子做了决定了,但是爱情,那种感情是一个自然爆发的东西,它不是做了决定以后爆发。
提问结束,并非意味着终止,是对下次对话的预约,是缔结新关系的起点,是持续的认知更新
的人生哲学中,有两点是确定的:一个是生,另一个是死。问题是,在这两个明确的点之间,你还剩多少时间,你要用这段时间去做什么。因为人生是你自己缔造的,包括你设定的目标,并为之而做的一切。这就是我的人生哲学,它一直激励着我。
我最喜欢的学生应当充满了好奇心,好奇心带领他们去探索世界,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会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应当热爱他们所从事的事情。对我而言,这是他们大学生活里最开心的部分
回忆的副作用是常常带来懊悔,展望的副作用是容易导致绝望。这样说有些极端,但也有些道理,所以坊间才会将“你的梦想是什么”比喻成限制级的恐怖问题。
这就像面包店,你每天都要烤新鲜的面包,你每天都要进步。如果你看看今天那些刊登在《福布斯》杂志上的文章,你会发现它们已不同于5年、10年和20年前的文章。如果一成不变,你会僵化,你会落伍,最终你将失败,你将会失去整个世界
与向嘉宾提问其职业领域的光鲜成就对比,关于家庭和孩子的话题更容易引发对方的高度共鸣。访谈以私人询问的方式结束,不经意间构造出的是访谈进程中的高光区域,
即使是最为平常的致谢,访谈者也要让感谢语充满具体的细节,而不是缺乏温度的泛泛的礼貌用语。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