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背后的思想光芒
◆◆◆
文 |石禄生
前言
上下五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古代中华思想,形成了庞大的体系,产生了诸多伟大的先哲,涵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内圣外王、理学、心学等百家思想。
这些中华思想流派,以及它们的圣贤代表人物,在漫长的时空中,散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芒,照亮了中华历史,引领着无数古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现藏有一套,书写并制板于清道光五年的“中华先哲格言”精典字板,全套共计十块字板,分别记述了从先秦战国至明代各个时期重要先哲人物的思想语录,殊为珍贵。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该套思想语录字板,每一块都独立成篇,阐述了古代先哲在某一方面的认知心得。为便于有序推出,笔者以相关语录诞生的时间为顺序,对全套字板语录予以解读。
01
我们先来看“中华先哲格言”第一块字板:“不登峻岭,何知天高;不履深渊,罔识地厚;不读圣经贤传,莫明事物之理。”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该字板全文大意为: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进入到深渊里去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读圣贤经书就不会明白事理。
看到这里,相信所有人都会想到一句老话“不知天高地厚”,用于形容一个人见识有限或遇事不知深浅,贸然行事。
很显然,这句话就是从该字板语录表达的含义中衍生出来的。
由此可见,该字板语录是历史上流传甚广的先哲思想,具有纲领性的意识统领作用。
那么,该语录到底是谁说的呢?
这三句思想语录,改编于先秦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在其重要著作《劝学》中说过的三句话:“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字板上的语录,跟荀子说的原文稍有出入,但表达的思想大意是一致的。
如是观之,清代制板人并不是一味地摘抄历史文本,而是在遵循荀子思想要义的基础上,对个别字词与表述方式做了修改,并在最后一句加入了制板人自己的总结体会,强调了对古代先哲圣贤著作的致敬心情。
既然原文出自《劝学》,可见该语录的初衷,就是要劝人向学,潜台词大概也可理解为:学海无涯,知识是无穷尽的,不学习怎么会有见识与智慧呢?还有一句古话说“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该语录的反面。
短短三句话,却很有嚼头,其延伸思想含义十分广袤。若要透彻解读该语录,必须要深入了解作者荀子的思想脉络。笔者在此试分析之。
02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大家。由于在他的众多学生当中,出了两个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所以历史上很多人并不认同荀子的儒家思想地位,而把他归结为法家思想启蒙人物。
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荀子是孔子的忠实继承者和发扬家。他本人确实见识独特,思想极具个性,对各流派的思想都持有批评态度。
但荀子唯一推崇的思想大家,恰恰就是孔子;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唯一的治国良方。
由此可见,荀子骨子里是儒家无疑。
但是呢,荀子的儒家见识,跟其他诸子百家的儒家思想,又确有不同之处。
怎么说呢,如果说主流的儒家思想是“柔软”的,那么荀子的儒家思想就是“坚硬”的。
我们还是从孔子说起。孔子的思想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归纳诠释:内圣外王。
虽然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内圣外王”这个词语的人,是庄子;但在思想领域最接近“内圣外王”的人,却是孔子。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呢?即对内要求自己做一个圣人,德才兼备,仁义满满;对外则要施行王道,有效治理国家。我们把它拆分来看:
“内圣”,没有疑义,包括荀子在内的所有儒家大咖,都认同要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这是最基本的儒家修身典范。
“外王”,则是诸多儒家学人出现分野的地方。对外如何才能有效施行王道?
在孔子的弟子孟子等人看来,内圣和外王是统一的,只要“内圣”道德达标,就能够用仁义治理天下,有效施行王道,实现“外王”目的。
其基本的依据,就是源于孟子的“性善论”:大家都是人心本善的,君王有仁义,百姓也就会遵从王道。
但荀子是不认同这一点的。他认为“性恶论”更符合人性本能特征。
既然人性本恶,那就一定要靠后天环境和教育,使人的道德水平达到“内圣”的水平。这也是他写下举世名篇《劝学》的动机所在。
关联到“外王”范畴,荀子当然也主张通过教育、学习,提高国民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平,但他并不迷信这能有效促成王道实施,实现“外王”效果。他必定还有另外的主张。
荀子的“外王”主张是什么样的?他并没有白纸黑字地提出来。但我们可以产生耐人寻味的联想:
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后来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推行法家思想?
说白了就是主张用法制手段治理天下,凡事立规矩,不合规矩的就要处罚,从而用制度的力量来实现“外王”目的。很难说李斯和韩非子没有受到荀子的影响。
说到这里,笔者个人还是倾向于认为,荀子或许的确是法家思想的启蒙者,只是没有历史文本证据而已。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荀子的儒家地位。他骨子里的确还是儒家的人,不过其思想确实有“坚硬”的一面。
由上可见,荀子的思想还有着唯物主义的一面,即他认为人心是靠不住的。不但天生靠不住,需要通过教育来归化,抵达“内圣”境界;而且后天也靠不住,所以需要仁义道德之外的手段来治国。
这就是荀子写下《劝学》的根本思想动机所在:没有谁是天生的圣贤,大家都是普通人,唯有狠命地读书、学习、教化,才能实现“内圣”。
03
荀子的儒家思想之“坚硬”,或者说他具有的唯物主义的一面,还体现在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上。
我们知道,自商周以来,中国古人制造了各式各样的青铜祭器等,用来祭天祭地之用。可见,人们对天道的崇拜,久已有之。
但荀子是不信这一套的,他认为“天道自然”,天就是自然的产物,本身是没有意识和情感的,更无好恶之心,世人怎么祭拜上天,都不存在感天动地一说。
远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有这种“自然”认识,其伟大程度,堪比牛顿发现地球引力。
更难得的是,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即作为自然的天,有它的运行规律,世人要掌握它的规律,不要去违背它。
这是一种什么认识?这是一种脱离了迷信思维后,堪称科学版本的“天道”大于“人道”的思想认识。
正是因为认识到天是自然,没有意识,但有规律,所以荀子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即顺着自然规律造福于世人。
这简直太了不起了,现代人积蓄雨水发电、利用风能发电,不都是荀子这种思想的现实案例吗?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荀子的“性恶论”主张,“内圣”修身思想,天道自然认识等,统统都指向了一点:论学习的重要性。
不经学习,人心不会变善、圣贤道德不会自己降临、上天也不会怜悯苍生;唯有学习,才是让世间变完美的有效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荀子用尽才智,写下了如雷贯耳的千年善书《劝学》篇。
也正是因为《劝学》,这才有了伟大的先哲语录:“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