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

霉菌毒素处理剂效果不佳的原因

当今,市场上流行的国内外生产的所有霉菌毒素处理剂,极少有一种能够达到厂家或公司宣讲的效果,这已是业内共识。这种天渊之别除了厂家或公司的夸大其词外,更有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向养猪人讲明白的道理。本节将揭开这些不实之词后面的事实。一、吸附效果差的原因1.吸附是热力学现象,不是化学反应 物质被吸附时,其化学结构不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被吸附的物质不会因为被吸附而变成另一种物质,因此吸附是一种物理现象。吸附之所以能够发生,是由吸附物与被吸附物之间固有的分子结构中电位能量决定的,因此吸附又是一种热力学现象。许多人将吸附理解为像吸铁石吸铁一样,以为将霉菌毒素处理剂加在饲料里,霉菌毒素就会被吸附。笔者坦诚地告诉养猪人,将加有霉菌毒素处理剂的饲料存放时间再长,霉菌毒素仍然是霉菌毒素,而未被吸附。2.吸附必须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相共存的时间与空间 也就是说,吸附必须发生在液-气界面、液-固界面和气-固界面。什么是物相?水有3种形式:水、冰、气。这3种形式分别为液相、固相和气相。什么是界面?界面就是不同物相能够互相接触到的面。吸附只能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相的界面上。众所周知,霉菌毒素处理剂是固体,因而是固相,而霉菌毒素依化学结构不同可呈现水溶性与脂溶性两种状态,只要霉菌毒素溶于水或脂中便成为液相。吸附剂是固相,只有固液二物相共存时吸附剂才会呈现吸附现象。故而,饲料中霉菌毒素只有在胃肠道中才会由固相变成液相,才可能被吸附剂吸附。3.胶体溶液中的吸附规律  胃肠道食糜所处的溶液状态不是单纯的水溶液状态,由于食物中的蛋白质与消化液中的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因此食糜处于胶体溶液状态中。发生在胶体溶液中的吸附现象有其特殊的规律,那就是被吸附的物质必须突破胶体溶液带来的束缚,即必须突破“界面自由能”。被吸附物质能否突破“界面自由能”则取决子被吸附物质固有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不一样,突破“界面自由能”的能量大小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不同被吸附物有不同的吸附率。众多霉菌毒素的化学结构千差百异,每一种霉茵毒素都有各自固有的突破“界面自由能”的能量。仅此一点,就决定了没有一种霉素吸附剂可以彻底地吸附所有霉菌毒素。依据笔者对第三代吸附剂在猪群中的应用结果来看,病猪的表现改善率都在 30% 以下,这正好印证了上述的吸附原理。4.结合态霉菌毒素对吸附率的影响 什么是结合态霉菌毒素?饲料中超过50%的霉菌毒素会与饲料中糖分子的糖苷键结合形成共轭化合物,如F-2 毒素会成为玉米赤霉烯酮-14-D-β-吡喃葡萄糖苷,呕吐毒结合成 D3G。这种结合态霉菌毒素不被常规检测方法所检出,故也称之为遮蔽性霉菌毒素( masked mycotoxin )。结合态霉菌毒素不为任何吸附剂吸附,必须在胃肠道经过水解将霉菌毒素从结合态中释放出来才能发生吸附现象。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已释放的霉菌毒素仍然受吸附规律的约束,吸附率有限;第二,结合态的霉菌毒素在胃肠道水解必然受到食糜中多种水解酶制约。食糜中水解酶含量的多少,水解速率能否与胃肠后送速度相合,以及与吸附剂吸附率相匹配程度等都能制约吸附剂的吸附力,降低吸附能力,这样必然大大低于体外试验吸附的效果。5.影响体内吸附的其他因素  各种饲料原料是在混合机里搅拌均匀的,但再好的混合机也不能使混合均匀度达到 100%,专业上用变异系数(CV)来表示混合机所能达到均匀度,国家规定的猪用配合饲料的CV < 12%。立式混合机的CV为 10%左右,卧式混合机的CV可达到5%以下。大宗原料的混合一般用立式混合,因此饲料混合均匀度只有90% 以下,这无疑又制约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另外,温度也影响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即温度越低,吸附率越高。一般体外试验都是在常温下进行,而猪胃肠道内的温度均在38℃左右。这样一来,体外试验的吸附率必然高于体内的实际吸附率。这正是众多产品说明书标榜的吸附率如此之高,而实际表现症状改善率却极低的原因之一。总之,吸附的热力学原理,决定了吸附剂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吸附霉菌毒素,再加之胃肠中的特殊吸附环境又制约了吸附率。因此,试图采用吸附这一技术路线彻底解决霉菌毒素危害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都可能不会成功。二、酶解效果不佳的原因人类应用酶解技术历史悠久,我们所熟悉的豆豉就是祖先利用真菌产生的酶将黄豆蛋白酶解释放出谷氨酸和甘氨酸,豆豉的风味才得以鲜美可口。现代酶解技术得力于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酶解技术可以使计多大分子物质降解而服务人类,故酶解技术又称生物降解技术。 既然吸附效应不佳,人们自然想到通过酶解技术来降解霉菌毒素,使之成为无毒之物。虽然酶解技术现已广泛用于霉菌毒素处理剂中,但是笔者观察发现,底色病仍然明显存在于猪群里,酶解效果不佳的原因如下:1.霉菌毒素被酶解后的产物其毒性难以确定 霉菌毒素被酶解后的产物称次级产物或降解产物,既可以无毒、减毒,也可以是毒性更大的。单胺氧化酶可以酶解黄曲霉毒素B1,其次级产物毒性是原底物毒性的儿十倍。因此,此类产品应该公布底物(指霉菌毒素)酶解后次级产物的名称和毒性回归试验报告。但遗憾的是,却没有一个公司或厂家言及此试验。这类制剂不仅临床效果不佳,而且更让人怀疑其产品技术的真实性。2.酶解的体外试验不能代表体内的真实情况  酶解体外试验的成功等于体内真实的效果,底物浓度、温度、pH、水环境都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发挥。这些环境条件在体外好控制,但在体内就很难控制,仅体内胃肠道中胶体性质水环境就可以影响酶解速率。3.无催化剂时酶解时间长 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酶解时间一般很长,几天乃至十多天,这对于仅十多小时穿肠而过的霉菌毒素而言,反应时间太短。众所周知,基因技术就是用特定的切割酶切割特定的基因片段,这就是酶解技术,其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极严格,反应时间常持续多天。用于酶解霉菌毒素,此酶解技术理应也受其规律制约。请问:此类产品加了催化剂吗?若没有,岂不是拿高科技做虎皮,包裹着自己,去吓唬养猪人吗?4.酶解时需要包被  酶解在包装袋中不会发生,必须在胃肠内进行,而胃肠道中pH变化大,各种酶要求特定pH,否则就会失效。因此,所用酶必须被“包被”,且要在胃肠中定向释放,这些工艺过程在这类产品中均未见到。综上所述,由于饲料特别是玉米霉变普遍存在,因此底色病成为威胁猪群健康的第一病因。由于论断思维的误导,业内人士对底色病普遍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力,现有的霉菌毒素处理剂,由于技术路线的缺陷,因此并不能消除底色病。西药也只能对症,只改善部分症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