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图片来源:堆糖网

清晨5:40就睁开眼睛,望着上层床铺的天花板,开始一天的生活。

像往常一样坐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四下零星的学生,屈指可数。这一次重新回到熟悉的座位上,多了一份从容与期许。

在五天之前,考研对于我而言,正式拉下帷幕。当那天下午2:10接到杭州师范大学招生办的电话时,我惴惴不安地听着电话里冷静的声音,每一个字都格外地醒目,当听到“同学你被我校拟录取,请在研招网上接受消息”,吊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来。

清明给自己放了两天的假,朋友载着我,这是两年以来我真正安下心来放松的一次假期。一半在路上,一半在游玩。睡梦中的我睡得踏实安心,从未有过的安心与宁静。

再一次坐在图书馆里,瞧见岁月如此安好。这一刻的静谧只有我知道,有多么的不易,又有多么的坚定。磕磕绊绊兜了一大圈,终于能够一颗素心地面对当下。在过去的一年我用死磕到底的坚韧与自律换来研究生三年的时光。愿光阴走得慢一点,愿自己比过去甚至当下更加珍惜即将到来的三年校园生活。

我不是一个聪慧的女孩,却有着一颗异常倔强的执着;我用一点点笨拙的努力一步步拥抱那个未来所期许的自己;我用勇气和信念描摹雕琢心中期许的女孩。

这篇文章,我想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希望对屏幕这边的你有所帮助。

先简单地介绍一些个人的情况:第一志愿是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初试成绩383分(政治75分,英语59分,专业一124分,专业二125分),专业排名第6,招生4人,被刷。

调剂杭州师范大学,以复试第一的成绩被拟录取。

其实于我而言,考研的目的,是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学习中,因为深知文学功底的不足,所以三年是我对自己的期许。可是事实证明,作为一名专科生,如果初试被刷,想要调剂是何等的困难,而我亦是幸运的。


图片来源:堆糖网

1.英语

英语59分,这个分数对于学术而言是很低的。我在专科就已经考过了英语四六级,但是考研英语上,我还是没有发挥好。英语那场考试,由于那时考试状态不太好,在考场上竟然有弃考的冲动。当时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当时压力太大,再加上是下午考试,中午没有怎么休息,直接导致自己英语考试失神。英语这方面,我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知乎上有很多的贴子,可以去看看。

2.政治

政治从暑假开始复习,7、8月份每天花两个小时,七月份快速刷一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配合1000题练习册。看一章做一章的练习册。八月份再刷一遍精讲精练,并两章两章的二刷1000题练习册。两遍下来大概对政治整个框架有了了解。不过,后来发现其实这样看很粗,有很多的知识点理解不透。转眼也就九月份,这个时候,我果断报了腿姐的冲刺班,记得当时299元。五个课时的选择题知识点讲解,五个课时的主观题知识点讲解。跟着腿姐梳理了一遍知识点,效果明显好很多。

后来,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又报了腿姐的押题班,五节课。这里想说,腿姐的政治课真的很好,讲课很细,特别是主观题。腿姐通过列关键词的方法来整理她的主观题答案,训练你做题的思路,不断强化你的思维,后期你只要按着她的方法去做,到最后政治考试主观题基本上考点都讲过。

这里特别说一下,之前有学长说政治主观题只要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大神的四套卷就可以了,可以压中原题。确实,2019年的考研政治,第一大题主观题,就被肖秀荣压中了,注意只是压中题干。

我以文科生的身份告诉你其中的真相:肖秀荣的四套卷最后压中的是题干,你可以将四套卷上的答案直接照搬上去,但是如果这样,你最多得一半的分数,还有一半就需要你自己联系材料,而这一部分是很多考生忽略的分数点。

从个人经历看,研究生考试它首先是一场思维的选拔,即使是不被重视的政治,除了考察你基本的政治素质外,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而思维具体体现在你抓题干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的能力。所以,在考研当中,跟着腿姐的课程,我学到的东西比那些直接背答案的考生好很多。而且如果你最后2019年考研只是背肖秀荣四套卷的答案,那么马哲这部分主观题的分数明显就会失去,因为没有压中。所以政治也是需要思维的训练。

个人建议:政治保险起见,最好报个班,个人推荐:腿姐。

3.专业课

对于专业课的准备,除了真题的收集(各种QQ群、淘宝、知乎等分享平台),最重要的是复习方向,这一点,深有感触。

正确的复习方向,会使你的复习效率事半功倍。备考上海大学的创意写作,两门专业课,一门是理论,一门是写作。

因为专业课是大头,所以在专业课备考当中,我花了不少的心思。其中,最感谢的是一直辅导我的文艺学老师。其实我的文艺学老师也不了解创意写作,但是他可以帮助我把握大的复习方向。

备考专业学校的资料累加起来有一米高,关键是,有六本书,大部分在历年的真题里几乎没有出现。这说明这六本书是作为备考学校的老师给学生的知识储备用的,它只告诉你必须看,至于考不考不一定。所以,我请教了文艺学老师,他帮我画了重点需要注意的文章,还给我另外列了几本西方的理论书籍以及需要关注的理论现象。事实证明,文艺学老师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并不是一开始请教老师一下就可以了,随着真题的不断收集,各种理论现象的出现,一定要定期主动和老师交流。在考研期间,我顶着一张厚脸皮几乎每两个月找老师谈一次,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备考学校老师的情况,老师会调整他的思路提供一些额外的建议。

3月份正式备考到12月份,整整10个月的时间。如果说初试拼的是你的专业知识,那么复试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

当初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几乎没有来得及为自己的分数感到高兴。亲自统计了上海大学历来的招生人数,复试比例,推免生人数。统计了将近7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以383分的分数,我可以进专业复试,但很可能是擦线或者是最后一名。

事实证明,我确实是最后一名进去。过分数线的有六名同学,我排名最后。在这里强调一下,在不知道学校复试分数线的情况下,在众口不一的情况下,请不要相信别人没有理由的根据,比如QQ群上某个人发的,或者学长说的,或者某个老师告诉学生的,请问这些都有根据吗?某个老师告诉学生的,你亲耳听到了吗?任何经过二级传播的消息都是不确切的,所以必须学会自己用数据说话。在考研复试这一环节中,一些学生很大程度上过度听信流言,导致还未参加复试,已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上海大学的复试,我以失败而告终,当听到自己落选的那一刻,眼泪一串串的流过脸颊,那是我为之向往、奋斗了一年的愿望。当愿望成空,化成泪水一点点地消化。

上海大学落选之后,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尽情地发泄情绪,第二天,收拾好心情,开始调剂打电话,询问调剂名额。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校出身的重要性。我曾经也觉得不公平,经过一次次的打击,终于领悟:不要去抱怨什么,如果觉得不公平,那就去考第一。

3月30日,我接到杭州师范大学的复试调剂通知;3月31日,我接到安庆师范大学的复试调剂通知。两所学校的复试时间冲突,我只能二选一。

从情感上来说,我比较倾向于杭州师范大学,因为无论从知名度,还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杭州师范大学都远远超过安庆师范大学;但是对比两所学校的历年调剂情况,如果去杭州师范大学是有很大风险的,而这风险的背后,一旦失败就很可能意味着考研这条路彻底断了。而安庆师范大学,可能保险一点。

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我的两位文艺学老师,老师和师母在晚上11点多还在为我调剂的事情操心。后来,我一意孤行冒险去了杭州师范大学,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我们只是为你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帮助。

杭州师范大学为期两天的考试。第一天去审核资料,老师看到我3+2 的学历,说我们学校从来没有招过这种情况的。那一刻感觉挺尴尬的,幸好提前准备了本科一年的成绩单、在读证明。

第一天专业课面试,四位导师面试了我30多分钟,提到我的学历问题,用老师们的话说,我专科到本科只学了一年的汉语言文学,那问题就是我的文学基础怎么样。从美学到文学概论,从作家作品到现当代文学,从现当代文学到外国文学,老师们轮流问个遍,还当场出了题目。我应该算是所有考生中面试最长的一个。

面试结束那一刻,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教室的,明明离门只有几米的距离,却感觉怎么也走不到尽头。从早上9:00到下午4:30第一天的面试才算结束。去住的酒店昏沉沉地睡了一个小时,6:40坐下来继续复习,一直复习到将近11:00。第二天早上5:30起床,简单地冲了一个澡,又复习一个小时。上午笔试两个小时的时间,四道大题目。

笔试结束的那一瞬间,交了试卷,双腿站起来都微微有些发抖,比第一志愿还紧张。因为隐隐约约地感觉:如果这一次没有调剂成功,很可能我的考研就彻底失败了。

下午4:30为期两天的复试调剂正式结束,一个人背着书包,拎着行李箱坐高铁回苏州,那一刻突然什么都不愿意去想。回到学校,混混沉沉地睡了一天,直到被杭州师范大学拟录取的电话震醒。

我一直担心我的第一学历,再加上初试成绩不占优势,可是当我看到复试统计分的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义无反顾,所有的一意孤行都在此刻有了结果,我以复试第一的成绩被拟录取。

我第一个发了短信给我的文艺学老师,截了成绩单,还孩子气地配了一句话:“老师,你看,这是我的复试成绩单。”


图片来源:堆糖网

考研这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我由衷地感谢一直在背后帮助我的老师们,感谢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自己。

我一共接到过四个调剂复试机会,一次是淮海工学院,但是与上海大学的复试冲突,尽管理智告诉我,去上大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我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后来北华大学的调剂复试,那是我上大落选之后的一根救命稻草,那一刻我无法用情感去决定是否为了研究生一纸证书而去妥协,六个小时的思考时间,我还是拒绝了去复试。直到最后的机会杭州师范大学和安庆师范大学的复试,我又一次一意孤行听从内心的声音去选择难走的那条路。幸运的是,这一次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或者说杭州师范大学包容了我。

曾经被赠予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每天早上起来要出门的时候,都面临两条路:一条是通畅的大路,两旁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街上人来人往,诱惑在招手;另一条是通往高山的崎岖小路,布满荆棘,要拿着砍刀、绳索才能踏上这条路。而且,根本无法知道前面还会遇到什么。大部分人都选择走大路,因为不用费力气、不用费脑子,不用努力,到处莺歌燕舞,看似人生繁华。只有少数人选择那条艰难的路。因为他们想要提升自己,想要与众不同。

可是人们没有想到,上帝给这两条路设置的终点是:大路通向地狱,小路却通向天堂。我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为什么成功是少数,为什么大多数人平庸,因为他们怯懦、懒惰而又贪婪。选择的机会每天都有,每一天我们都可以重新作出选择,但人们依然按照惯性行事。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我就告诉自己,我不愿平庸,我愿意付出努力,我要与众不同。我要拿着我的砍刀上路,我要坚持走到天堂,然后对上帝说,我要做天使。“

这段话,在复试的最后一段时间,一直陪伴着我。所以,当两个选择放在我面前,我会选择走最难走的那条路。因为我深信,越难走的路,越走越轻松。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