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31—36篇导读

        “为什么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知觉这个世界?在心理学上,这就是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当我们面对一幅黑白图案构成的画的时候,会因为选择不同的背景而得到不同的结果。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这样呢?

        当我们用自己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时候,是否能确定发现了教育的真相?用好心理学中的加减法,也许可以让教育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棒。

      《山里的水真甜》提到的安慰剂效应,不仅仅用于治病救人时的医者仁心,也是教育者手中的法宝。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爱和信任就是最好的安慰剂,如果教师能运用自身的“权威”给学生心理上的积极暗示,或者用鼓励、信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挖掘潜能,就能在儿童心里筑起一道长城,帮助他们抵挡不良情绪的干扰,拥有更强大的信心和力量。

      《真实的谎言》中讲述的“罗森塔尔效应”被很多人熟知,那么,谎言何以成真?积极的期望是一剂良药,可以让人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被爱,这些是促使人主动改变的最重要的动力;而鼓励的话语、真诚的赞扬或者热切的期待,也能让儿童的优点不断得到强化。当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将积极期待传递给他们,就会发现改变在悄悄发生。

      《响雷之后必有雨》提到的“预期效应”,对激发学生学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上的良好预期需要教师对儿童认真规律的把握,也需要守住承诺的那份信用。如果预期与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不能达成教育效果,还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对孩子的诚信,就是将来孩子对社会的诚信”,给孩子的心灵铺上什么样的底色,全在父母师长的一言一行中。

      《转年之间》以“图形—背景现象”,来说明多方位思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提示人们选择积极的想法作为自己心中的“图形”,让消极的想法掩藏在“背景”中,使它搁浅。教学中如果能运用此规律,从消极中浔中积极因素,把课堂生成性的问题转化成学习资源,就能化解矛盾问题,达成教育目的。

      《3+1不等于5-1》从人的心理倾向出发,告诉我们如何用好心理加减法。“来之不易的东西,人们才会更加珍惜;失去之后才能知道一个东西的可贵。”这是人的惯常思维,也是教育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强加给学生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必然被动,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主动求知、主动发展的局面,需要教师用好这一心理法宝。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用著名心理学家斯滕博格的理论,解释了学习成绩高低与能否成功的关系,他提出的“成功智力”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三个大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智力,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成功智力。”因此我们的教学决不能短视,只看到眼前的分数、作业、考试,而要站在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给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1900年2月,梁启超写下的《少年中国说》还在耳畔回响,如何把一颗颗幼苗培养成国家栋梁,怎样让爱和责任抵达学生心底,行知路上,我们还将继续探索、追求。相信今天为了梦想的栽种,未来定有花信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31—36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