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太多沟通方法容易忘怎么办?一个三角形帮助抓住沟通要点

《跟着熊浩学沟通》学习笔记


屏幕上,一辆汽车呼啸而来,画外音说到:“全新A级轿车的轴距达到2.789米,针对中国客户需求,后排座椅更是加长20毫米,加厚10毫米。”不知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有什么感受,但对我这种汽车小白来说,感受只有一个:“你说的是什么鬼?”


沟通中,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而忽视了用户。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自己、产品和客户,三者一起构成了沟通三角形。


在这个框架中,自己和产品构成了内容,产品和客户构成了需求,自己和客户构成了关系。根据沟通三角形,我们就能衡量一次沟通中,哪里有盲点,哪里需要加强。


回到开头的广告,其中明显缺失了客户和需求,客户的需求会是什么呢?一个人买车有很多原因,最主要是为了快速和舒适的抵达目的地。轴距加长增加了空间,后排座椅的加长加厚,无疑会让后排乘客更加舒适。


考虑了需求后,广告词可以这么写:“全新A级轿车的轴距达到2.789米,空间更多,驾乘更舒适,针对中国客户需求,后排座椅更是加长20毫米,加厚10毫米,让你的家人享受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满足需求、内容清晰和关系友善的沟通才能创造未来。


一、需求


在沟通中,“在意对方的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意识。而用户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探问和思考用户的真实需求。


有一位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给一家企业做管理咨询,就某个业务的流程优化做了一整套方案。


方案做得不错,公司的高层大都同意了,只有一位副总极力反对。既然反对,那么一定是他某个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什么哪?


他是在捍卫自己的权威吗?好像不是,他是这个改革小组的负责人,我这朋友非常尊重他。是在捍卫利益?也不是,在这个方案里,他的利益没受损失,而且他原来分管的部门的权力还变大了。那他到底在捍卫什么呢?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在某次交流的过程中,这位副总对于几句话的反应,显得情绪有点过激。


这时候,专家突然意识到,他捍卫的是他作为老臣子跟老板的关系。他受不了居然有一个外人就这个问题,能跟老板谈得这么深。


于是,他就找到了老板,跟老板说:“这个方案如果想要推行得好,长期来看,还得让王总他自己吃透这个方案,因为我们咨询公司迟早都会走的,所以需要具体执行的人对您的战略思想充分了解。虽然您和王总已经合作了很长时间了,但为了咱们的方案能真正落到实处,您看要不要抽个时间,您哥俩别在办公室,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话说到这就够了。老板都是高手,一点就透,当天就请这位副总喝了顿大酒。第二天再开会,副总对方案没有任何修改意见。为什么?因为他捍卫、确认了他和老板之间的关系。


你看,这种潜藏在人心深处的需求,你不去主动看、主动问、主动想,是无法被挖掘出来的。


除了挖掘需求,我们还能建构需求。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比如说食物、睡眠等等,再往上一层是安全需求,包含我们人身财产的安全等方面的考量,再往上是归属的需求,或者说爱的需求,再上一层是受尊重的需求,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的是哪几个层次的需求?有没有办法把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移或者下移?


养老社区的主要功能是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让老人安享晚年,属于最底层生理的需求。那么,可以把它向上移动吗?可以的。我听过一位医生的建议,老年人最容易产生的危险,是什么?是摔倒。年长者一旦跌倒受伤,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并大大降低生活品质。所以,这位医生说,你要购买保险入住养老社区,这不是生活环境的选择问题,不是医疗支持的专业问题,不是费用问题,而是——你需要琢磨琢磨,你老了,有多大的可能摔倒?如果这种可能性不小,你就应该接受非常专业的照护,而把摔倒的概率降低,把摔倒后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的概率增大。


你看,这就把入住养老社区提升到了“安全”,甚至“求生”的层次——这就触碰到了更为基础、更为直观的需求了。


二、内容


了解或构建了对方的需求后,我们就要针对需求,进行表达。表达的关键是始终要清晰和准确地切中核心。


《高效演讲》的作者彼得·迈尔斯说,任何一个有品质的演讲,它最终要传递一个有品质的内核。这个内核不能太复杂,太冗长,否则,听众们会倦怠于记忆。


如何让内容精炼、主题清晰呢?我给你三个方法:


第一, 把内容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一篇一万字的长篇大论,怎么用一千字表达出来?一个30分钟的演讲,怎么样用3分钟说完?你一定得大幅简化,只保留其中关键的内容,这就倒逼你概括和精炼主题。


当你准备向老板汇报工作时,你都可以先准备内容,然后想想如果今天老板特别忙,让我简单说说,我怎么用三十秒把工作汇报清楚?


第二,为内容建立一个框架


有三种经典的整理内容的框架:第一,是因果;第二是分类;第三是结构要素。


先看因果,你可以简化为原因、结果,或者原因、结果和应对方略,这是以解决问题的标准对内容进行提炼。


其次是分类,有按时间顺序分类,空间方位分类,性别分类等等


最后,是结构要素,它是你文章的关键因素。你要能用几个关键词,搭建起整篇文章的大纲。


第三,概括总结


以上两种方法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表达,对话场景中,我们要主动总结对话,避免对话跑偏。


如果下属向你汇报,“负责营销的刘总说他明天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了;负责研发的王总说他不介意晚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是明天10点半以前没有时间;而负责产品的马总说他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上海赶回来,而且明天的会议室已经有人预订了,不过礼拜四的会议室还没有人预订,所以我们会议的时间订在礼拜四上午11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听得过程中,你肯定会闪神,这很正常,因为信息太多,又跳来跳去的。这时,你可以尝试做一个总结,“所以我们会议的时间要推迟到礼拜四上午11点,对吗?”


你不需要担心你的总结并不准确,如果不准确,对方会直接修正你,对方一旦修正了,就意味着他会告知你,他最重要的关切是什么,此时,你重新获得了一个聚焦的主题。


人脑是一个懒惰的系统,将信息简化,把信息聚焦,从而凸显主题,这是你作为一个合格表达者的责任。


三、关系


有句俗话:“关系好,有问题也不是问题;关系不好,不是问题也是问题。”对话中,除了倾听和表达,构建一个友善的关系也极其重要。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哪?关系的本质是你满足了对方某种心理需求,它对你心生好感。


我们再看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要通过满足对方的某种心理需求,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在这里,我有六个招式:


一、“嗯嗯嗯”


对方说话时,时不时得点头,并说,“嗯嗯嗯。”你还可以把”嗯嗯嗯“升级,比如说,“是啊”“对”“天啊”“原来是这样啊”“你不说,我没想过这个问题”“真没想到居然可以是这样的”。


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满足对方被肯定和尊重的需求。


二、不摸机,只拍照


别人说话时,千万不要看手机,拿手机的唯一目的就是拍对方。看手机的潜台词是“你说的好无聊”,对方就算不说,也肯定不会对你有什么好感。


而拍照的潜台词是“讲得真好,我要记录下。”他的自尊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


三、记笔记


对方讲话的时候,你认真做笔记,这是特别能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如果这时候你还能配合前面所说的“嗯嗯嗯”,就能让对方感受到一个非常明确、强烈的赞美信号了。


四、赞美


赞美的要诀是轻轻地和常常地。赞美别人时,不能给别人造成负担,最好在一次握手的时间里就完成一次赞美。同时,我们要随时发现对方的闪光点,赞美对方。


比如,你去听一个演讲,觉得主讲者水平不怎么样,你就可以找其他亮点,“会场上的高清显示屏真大,让全场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们真细心,还给所有人准备了笔记本和笔。”


五、相似


我们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同乡、校友、共同爱好、共同的朋友、甚至相同的习惯动作,都会让别人对你心生好感。沟通时,我们可以尽量找双方的共同点。


互联网上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看看对方公开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知识城邦,甚至是对方公司的官网,寻找共同的话题。或者注意观察周围的细节。比如对方墙上挂了某个书法家的字画,对方桌上摆着一本什么书、什么茶,就此展开话题。


六、授权


沟通中,一定要时常把话语权交还给对方。一次表达不要超过20秒,绝对不能超过40秒。


另外,要给对方选择权。如果你能让对方有可能选择,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让对方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控制,这会使得对方的自主性得到满足,从而使关系融洽。


比如,你让孩子吃蔬菜,孩子不愿意吃,你说:“吃不吃,不吃揍你一顿。”你孩子说不定含泪吃下了,你们的关系也破坏了。但你可以说:“宝宝,你想吃青菜,包菜还是胡萝卜?”孩子有了选择权,就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总结:


沟通不是你单方面的表演,而是你借产品和对方互动,三者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缺失了任何一条,结构就会崩塌。


需求是一切沟通的起点,不探问清楚对方的需求,你们就不可能有连接。除了探问,你还可以主动为对方建构需求,当需求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你就掌握了沟通的主导权。


有了需求后,我们要针对需求介绍自己的产品。介绍的关键是主题清晰,有三个方法可以理清思路,凸显主题。


一、把内容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二、为内容建立一个框架

三、概括总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关系,关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深刻地影响着一切对话。建构良好关系的关键是满足对方某种深切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用六个动作满足让对方心生好感。

一、嗯嗯嗯

二、不摸机,只拍照

三、记笔记

四、赞美

五、相似

六、授权


当我们能用沟通三角形,随时审视沟通是否存在缺失时,沟通效果也就被大大提升了。

#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了太多沟通方法容易忘怎么办?一个三角形帮助抓住沟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