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之我见

为什么我们爱读《苏东坡传》?为什么我们喜欢苏东坡这样的人?是因为我们内心向往成为这样的人,有才华,有趣,有爱心。

首先,有才华。他能在看似平凡的风景中去发现美好,并变成千古流传的美轮美奂的诗句。比如说到了西湖,他能写“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到了庐山,他会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次,有趣。说苏东坡有趣,不如说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他总是能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苦中作乐。发配岭南以后,他会写下“日啖荔枝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诗句。在每一个地方,他永远能够找到一个精神的栖息地。他能以出世之心入世,还能以灭世之心出世,这都源于乐观的心态。

第三,最可贵的是,苏东坡是一个心中有爱的男人。心系黎明百姓。他每上任一个地方,在黄州,在杭州,甚至到了海南,他无论官职大小,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当地的老百姓谋福祉,修水利啊,减税赋。很少考虑为自己去谋私利去中保私囊,唯一为自己谋私利的就是到处买房子,修亭台,但这个能够理解,一个诗人,希望能够有一个作诗、交友、饮酒的环境去畅意人生。除了博爱,他对家人的感情,对兄弟苏子由,对爱妾朝云,写了各种怀念的经典诗句,思念之心溢于言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在刻意的避免成为像苏东坡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是游离于主流之外,游离于精英的价值观之外。很多底层老百姓喜欢苏东坡,是因为我们希望能有这样的领导,但是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朋友,我们就要打一个问号。所以,我们身边这样的人现在越来越少,因为他这样直来直去,随性洒脱的人,他们很真实,真实的让我们心生厌恶,真实的让我们不自觉的把他们屏蔽。

在苏东坡的时代,之所以在全国各地都有朋友,源于他在仕途上的地位,他在诗词歌赋上的成就,以及他乐善好施的性格。他的随性洒脱在宋朝重文轻武的价值观中,是一种被公认的清流。而在很多朝代,这样的知识分子,很难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如果再进入政治的核心,往往不能善始善终——方孝孺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从古至今,更多的读书人选择了独善其身,随波逐流。所以,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关起门来读书,修身养性,还未入世就考虑要出世,还是要勇敢的进入滔滔洪流,成为那个弄潮儿,实现自我的抱负?无论哪种选择。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更让人觉得厚重,什么更能够让自己在这个世界留下印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苏东坡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