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人,是经过你的允许而被选择出来的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

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借我一生》

 


浮生 · 若梦


不管是咨询中还是和朋友聊天,我常被问道类似的问题。

我的男朋友是个可以结婚的对象,但我很难感觉到爱,是我没遇到对的人还是婚姻本来就是这样?

我老公有责任心能照顾家,但他不能满足我精神上的需要,我是该降低要求维持现状还是换一个人?

你可以说人生难得遇见,遇见灵魂伴侣的概率万分之一,还是要求别太高踏实生活吧;

你也可以说人生很贵,与其把余生丢给平淡乏味之中,还不如早早结束给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

你看,怎么说都说的通,但最终面对选择的时候,你还是无从取舍。

为什么?

原因在于无论婚姻还是恋人,一段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你很难判断是关系中的哪一方,还是你们构建的关系模式出了问题。

比如:我的朋友曾经交往过一个男朋友,对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有一天晚上我这个朋友找我,一见面就止不住的哭,我看她浑身都是伤,反应过来她遭了家暴。

她跟我说自己很痛苦,之前以为这个男人会改,后来发现自己太天真。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他们在一起的一年多,她被家暴过多次。好在后来,她狠下心,和那个男朋友分了手。

之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她都不相信男人。

不过有句话名言是这么说的:上帝是公平的,在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道窗。

后来,她遇到一个条件优秀对她也特别好的人,最终被对方的真诚打动,两人顺利结了婚。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可能就是个美好的童话。但现实是,婚后我的这个朋友又被家暴。

很惨对不对?

所以,当她再次来找我的时候,我问她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寻求细节。

她跟我讲了一次他们吵架的场景。

当时两人争执比较激烈,对方不想和朋友再继续纠缠,于是就默默不语。

这倒好,朋友的情绪一下子被引爆,开始大吼:“说话啊,连话都不说你还是不是男人?你是不是很想打我?你有本事就打啊!打啊!”

......

这样的冲突重复了多次,终于在某一次,对方情绪上头,理性失控,真的打了我这个朋友。 

看到这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投射性认同”,意思是:

我认定你应该怎样对我,然后我把这个认定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而你认同了,并真的以我认定的方式来对待我,于是你就变成了我期待的样子。

具体到这个案例中,我的这个朋友潜意识一直认为“男人不是好东西,会打女人”,然后当她遇上自己老公后,她把这个想法无意识的投射到对方身上,前几次吵架对方都没有认同这个想法,也就没有发生家暴。

但最后一次,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方认同了这个想法,结果是出手打了我这个朋友。

于是,我这个朋友也“成功”的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把对方“改造”为了她所期待的“坏男人”的样子。

你可能会觉得很震惊,就连我的朋友也许都没有发现,她内在的这个心理逻辑是让她一次次被家暴的原因。

如果这个逻辑不更改,她可能还会换一人再继续被家暴。

佛家爱讲轮回,说的就是我们每个人外在的命运其实都是内在心理逻辑的重复。

当你更改或修正了你的心理逻辑,你的命运就有可能得到改变,否则你就会被困在无限的轮回中。

再比如:很多女人都会抱怨老公不向自己敞开心扉,不能和自己分享真实的想法。

可是当老公真的敞开心扉了,冒险袒露自己内心的时候,女人会生气会觉得自己被伤害了。

于是,你的老公面对一个听了实话就会生气的老婆,宁可选择回避或撒谎,也不再愿意沟通交流,这样起码能够解除生存警报。

我说这些例子,不是想去评判是我这个朋友,还是她老公谁对谁错,也不是在提倡女人要忍气吞声,或为男人撒谎洗白,而是想说:

关系一个复杂系统,你无法用线性思维去查找并解决问题。

比如发现老公家暴了,要不就忍着,要不就换老公,因为这些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方法。

关系也是发展的,关系的走向不取决于单独一方的意愿或努力。

对方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反过来,你怎么对一个人,也可能受对方影响而发生改变。

总之,你们会互相影响的。好的关系能够彼此滋养,坏的关系会内耗双方。

那该怎么办?

通常我都会说,你可以试试换个角度,用系统思维去替换线性思维进行思考。

一个系统有三个东西:组成系统的零部件、各零部件之间的结构以及系统功能。

现在你可以把恋人关系、婚姻都看做一个系统。

你和另一半是系统里的零部件,你们的相处模式是系统结构,你们在一起的共同目标就是系统功能。

三个东西里,系统功能最重要,其次是系统结构,最后才是零部件。

比如:很多人都会纠结“对的人”,但用系统思维去看,你会发现比对的人更重要的是对你而言什么样是“对的关系”,而什么样是对的关系又取决于你希望和对方一起达到什么的“人生目的地”。

如果你希望找到一个人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系统功能),那么你和另一半的关系模式更有可能是平等合作,而不是控制与依赖关系(系统结构),而你也更倾向于被有独立性和个人特点的人所吸引(系统零部件),而不仅仅因为对方对你好,或是能“满足你的某种需要”就选择在一起。

如果你希望找个人柴米油盐,搭伙做伴,那么你和另一半的关系模式可能在生活层面互相满足就足够了,你也许会被独立人格的人吸引,但最好选择能够照顾你衣食住行,让你只需貌美如花的男人可能更加适合。

所以,当你怀疑“人”不对的时候,你可以跳到系统里面更高的层面去考量:

是不是你和对方的关系模式出了问题?

是不是你们的共同目标和某一方的目标出现了分化?

当你犹豫对方是否合适时,你可以想一想ta是那个可以和你建立你所期待的婚姻或关系模式的人吗?

你们俩的目光是否都朝向一个方向,未来是否想要抵达相同的地方呢?

问题出在越高的层面,你越是不能随便将就,被一生困在某种关系和某个人里,不值得;

越低的层面出了问题,你越是不能轻易放弃,人生找到目标一致模式和谐的人,不容易。

再给你举个例子。

2014年,老公文章出轨,马伊琍没离婚。

只是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动态: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很多粉丝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和太多女人一样,马伊琍最终还是没逃开为了维持婚姻而委屈求全的结局。

还有的人留言说:出轨一次和无数次,有什么区别呢?现在不离,你究竟在等什么?

2018年,马伊琍凭借《我的前半生》,击败入围的孙俪、袁泉一举夺得了白玉兰影后。

在颁奖礼上她优雅大方对文章表示感谢。

她说:

“在拍《我的前半生之前》,文章非常客观的指出说马伊琍你不能用的惯性和经验去演戏。那个时候让我明白女演员不能总活在舒适地带。

每个人只有一次的前半生的机会,勇敢的努力的去爱,去奋斗,去犯错,但是请记住一定要成长。”

别人说马伊琍靠的是大度,但我更觉得这是她利用系统思维思考后的理性选择。

马伊琍的人生,只有“成长”这一个目的,文章就像个教练一样给她“真实反馈”。

你知道这种反馈有多重要么?

自己看自己总有视觉盲区。

人类能够不断学习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外部反馈,如果没有外部反馈,仅仅凭借“自我感觉”,你很难客观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也就不能修正和成长。

认知自我需要镜子,成长需要教练。

马伊琍与文章的关系就是那面镜子,文章就是那个教练。

所以,马伊琍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脆弱,用四年的时间实现了别人眼中的蜕变。

她选择实现自我满足,而不是依靠别人满足。

在“成长”这个人生目标框架下,让自己内心更强大,让心性更丰盈圆融,我想这些东西的价值一定能够大大覆盖掉老公出轨的“损失”。

没有人能够孤独圆满,我们需要关系。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采用哪种固定的关系模式,也没有哪种婚姻或关系模式就一定比另一种好。

我只愿你,任何时候不受困于某人某种形式,可以进行自主选择。

而最后经过你的选择,来到你身边,进入到与你关系的人,都是经过你允许并决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的人,是经过你的允许而被选择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