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天心

趁着年轻生猛,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铸就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那么请向我开炮。——捷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其实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就想着去梳理一下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但多次尝试之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我发现自己站在目前人生阶段的认知边界上,对于未来的人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大致的轮廓。想要更为清晰的去梳理、认知这些东西,必须要打破现有的认知边界,跳跃到更高的人生阶段上。最近一段时间疫情肆虐,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去反思自己,趁此机会,把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尽量整理清楚,也希望能和大家多交流。

致广大而尽精微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我刚上大学那会,经常在深夜思考的一个问题。那个时候的我更多的是感到迷茫,看不到前路的方向。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人从来不是因为有意义才活着,而是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意义。人作为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和动物是有区别的,动物靠本能活着,而人除去本能,还有情感价值上的取向。仿佛我们总要弄清楚为什么而活,这辈子才不算白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但首先要想明白的问题是,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活下去?否则只能是浑浑噩噩,虚度年华。“活着是为了吃饭”和“吃饭是为了活着”之间,你总得选一样。

        由于沉锚效应的存在,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认知到的东西是不同的。人生就是一张白纸,以我们的出生作为圆心,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是一个同心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圆的边界就是当前人生阶段的认知边界。想要看见更广阔的人生,就必须找到更高的维度,跳跃到更高的阶段上去。我们常说“井蛙不可言海,夏虫不可语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其实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过我们的井口大小不一样而已,有的井口大一些,看到的也更多一些。你能看到多大的天空,能将自己认知边界拓展到什么地方,能站在多高的维度去看世界,取决于你怎么想,怎么做。当有一天,你站在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那个圆上,从圆的边缘引出一条线,这条线,大概率就是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了。

        人类对于未来的恐惧,本质上是对于未知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我们之所以不断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看清这个世界。我一直认为,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战略性目标,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才能为下一次的跨越奠定基础。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即使实现了再多的小目标,其结果也是失败的。如果搞不清楚自己处在哪一个人生阶段,搞不清楚自己的战略性目标是什么,就会陷入迷茫当中。

        记得大三那一年,关于如何跳出迷茫,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我和南开大学的李全教授有过一次谈话。他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干什么,那你就想一想你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找出过这样的生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而现在的你又满足了哪些条件。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尽力去完成那些尚未满足的条件。这次谈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二十来岁的我们,其实最充裕的资本是时间,在这个阶段,我们有不断试错的机会,只有不断的去尝试,才能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不济,你也能搞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以读书为例,当你的阅读量超过100本书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哪些书是值得一读的,哪些书是快餐文学,你的鉴赏能力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多而不断提升的。所以鲁迅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再到后来看瑞·达利欧的《原则》一书,讲到如何确定自己的原则,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论。我们从小就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哪条路走起来更省时省力,更没有人能告诉你,哪条路是适合你自己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不断试错、独立思考—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当前阶段的战略性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执行。

智者不袭常

        物理学上用“熵”来衡量一个独立系统的混乱程度,熵越高,表示这个系统就越混乱。根据热力学定律,独立系统的熵会自发地不断增长。换言之,我们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在朝着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我们的宇宙从大爆炸开始就不断扩张,目前依旧处在不断扩张膨胀的过程中。世界秩序和世界格局也愈发变得不稳定,这一点从近代以来的重大事件中也可以得出。说这个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想结合个体来看,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复杂,想要更好的了解世界的变化,就需要更多的信息,这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学习周期越来越长,受教育的成本不断提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混乱中把握事物演化的规律,即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毕竟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把握住核心,方能以万变应万变。把握规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大量混乱信息中找到最本质的东西,以此来对抗熵增。

        一直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在我们貌似作出自由选择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偶然中藏着必然,又有多少选择,是真正由我们的自由意志做出的呢?时代的变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代人的群体意识,从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饱穿暖,再到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走上小康,本质上都是为了有口饭吃,但至少是有进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接受的教育,我们的意识如果还停留在读好书是为了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那么我认为我们的意识是没有进步的,对于一个家族乃至是一个国家而言,一代人的意识应该比上一代人的意识更先进,因为我们的起点就比上一代人高,这样家庭,国家的发展才有希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底层逻辑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只有对此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我们才能更有把握的判断时代发展的方向,更清晰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更自由的做出选择。至少按照现有的的社会规则读书,工作,成家立业,重复着上一代人的命运是我不想要的。时代的发展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但有的东西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尝试去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社会变迁时明白何去何从,为突破自己人生上限创造出可能,而不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而去。

        我们都能认识到现在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不断加剧,但我们很少去思考这是因为什么。我们看到了社会凸显出来的问题,但缺乏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导致我们只能随波逐流而不自知,一代一代的重复着。无法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逃不出命运的漩涡,永远走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我看来,社会的资源分为金钱,权力,人脉三类(其中,有条件的,更具体的权力是政治资源,我认为它是比其他两类资源更高级的资源)。不管我们要干什么事,或多或少的都离不开这些社会资源(我认为一切资源都只是中间手段,都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服务,将获取资源作为最终的目的人生并无多大意义)。而且,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能获取到的社会资源是不一样的,整合资源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对社会运行规律了解的越多,能获取的资源就越多,整合资源的能力也越强,能够实现资源最大效用的利用。当人们所掌握的资源开始分化时,阶层的分化也就出现了。作为金字塔底层的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阶层的跃迁呢?阶级的概念,应该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阶级趋于固化,则表明目前的社会体制是很稳定的,稳定到阶层之间的流动都很少。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与否,决定着上层建筑是否会发生变革,也决定了阶层是否会发生流动。

       思来想去,只有读书这条路,因为现在的我,最丰裕的资源是时间,我还能通过学习跨越到更高的人生阶段,更深层次的去把握社会运行的规律,最主要的一点是,“学习”是可控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你的努力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事实上,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开始,社会中才有了一条阶层流动的通道。为寒门学子打破阶层间的壁垒提供了可能。不管社会如何变革,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大还是小,一个人求上进总是不会错的。

       不过从宏观上看,我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我们学习的周期越来越长,受教育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但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越来越难,不光如此,整个社会裁员、失业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之前和朋友也讨论过,我觉得有两个角度可以讨论。第一个角度是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所以就有了15世纪的圈地运动,社会上有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在满足了劳动者除了自身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劳动力成为了商品。当资本进一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时,就会要求技术改进,以机器来代替人工,也是是说,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其中可变资本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被机器所替代,失业的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第二个角度,从技术革命来看,手工业—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生物科技等,技术革命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也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但现在的时代发展的太快,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的学习周期越来越长,受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但前沿的基础科学仍然进步缓慢,制约着技术的发展,短时间内难以产生新的技术革命,如果生产力得不到进一步的解放,就会产生内卷化:生产模式的单一导致的,劳动投入不断增加,但边际效用是在递减的。进一步产生了相对剩余人口,也就是失业。

       社会运行有一套能够自洽的逻辑,就像经济学中,人人都是利己的,最终导致了整个市场是利他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人们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我想,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我们应该去了解。面对不同的问题,学会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这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来说,大有裨益。悲观一点来看,按照宿命论来理解,生死富贵全在于根基八字。但我仍要说,哪怕命运的上下限已经给出来了,但其实你我都不知道我们具体的上限和下限在哪里,再退一步说,即使你的上限很高,如果你不去努力,也只能是待在命运曲线的谷底。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注定和成功无缘。对于社会资源匮乏的我们来说,怎么努力和朝什么方向努力,显得更重要。

明心见性

        我是谁?这好像是个哲学范畴的问题,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我的名字,我的躯体。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失忆了,但是她的喜好,习惯,思维方式都没有改变,你会说她变了吗?如果你的另外一个朋友没失忆,但是喜好,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你会说她变了吗?仔细想一想,你之所以是你自己,是因为你的思想。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你的思想也是独一无二的,更具体的说,你的三观决定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为我们有思想上的共鸣,在这一刻,我们仿佛是一个人。但你绝不可能找到一个思想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换个角度,千千万万的人当中,不同的人和你思想中的某一部分重合,放在一起就能组成你完整的思维体系,那么,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是否还活在千千万万人当中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往往都是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往往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往往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作为个人而言,要想避免随波逐流,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认知框架,建立自己的元认知体系。芒格说:“你怎能以简单的思维、肤浅的知识应对现实呢。如果你有100多种模型作为背景和思维框架,你的认识就会发生核聚变,你就能看清生活的本质和目标”。一个人三观的建立,往往需要经历多次的撕裂和重塑。总的来说,需要输入,思考,重塑,输出四个过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输入。将这些信息系统整理并内化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这个中间过程就是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则惘,有输入而没有内化的过程,就会滋生傲慢与偏见。更深层次来说,就会变得更加无知,无知是一种恶,也就是阿伦特说的平庸之恶(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平庸的恶”,这种恶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恶是平庸的,因为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把个人完全同化于体制之中,服从体制的安排,默认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为,或者说成为不道德体制的毫不质疑的实践者)拿最近全国肆虐的疫情来说,因为无知,所以会有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因为无知,所以传播范围会如此之广,因为无知,所以谣言能够甚嚣尘上。作为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是必须具备的。在这里插一句,在打了这么多场辩论赛后,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能够让自己根据最基本的事实作出判断,而不是一开始就掺杂着自己的主观情感,罔顾事实去得出自己已经相信的观点,让自己尽量从第三方客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带着立场选择性的相信,多次比赛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四年的经济学学习,也同样给我提供了一种思考、学习的框架。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让我能够更清晰的去认知这个世界,让我能够不断修正自己的三观。当你明白什么是事实判断,什么是价值判断,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摒弃时,你的三观便经过了一次塑造,在反复雕琢修正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框架。这些东西通过你的一言一行输出到外界,并得到反馈。

        搞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认清楚自己是谁,一直是我内心的源动力。我不甘心于平庸,我认为并不是天赋造就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而是思维模式,只有不停的去思考,才能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才能打破“习得性无助”,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

前段时间和朋友探讨,像我们这样不断去了解世界,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断思考自己未来的人,到底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直观的来看,这好像是充满理性的现实,但真正给我内心不断提供动力的,让我这么去做的,恰恰是“认清生活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雄主义情结。

以上是一段时间以来的所思所想,虽说是整理了一番,但看上去还是显得比较杂乱。有的东西或许已经遗忘,有的东西,以我现在驾驭文字的能力还不能将其清晰的表达出来,就让它们暂时处在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吧。(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月下夜航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问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