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北纬 40 度,夏至日的北京,凌晨 4 点天已泛白,夜晚 8 点也依然光亮。但朝北的门窗永远也得不到阳光照射。

北京缺水,缺少像珠三角那般密布的河网,缺少那有着宽广河面的河流,甚至连小溪、池塘也甚是少见。或许京城更加需要肃穆与庄严,水的缺少能更令这种氛围显示得为浓厚。南方水多,大江大河的干流支流各个水系,浸润着整个土地与空气,华南三省更为甚之,京城在这一点上的缺乏,实属令人难以习惯,总觉得有所缺失。

以前一直听人说“食在广州”,但此前一直广州工作生活,并没有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它的含义。直至近来一次次地离开广州到各地去,方能懂得何以有此称谓。西单在北京应该算得上是个“知名”的商业街,但实际上它更贴切的叫法应是“商业区”,基本上是由几栋大厦构成的,人们到西单并不是“逛街”,而是在“逛楼”,吃喝玩乐不少,但都在大楼里面。诚然广州商业街的功能也有许多都位于大楼内,但不同的是广州街边的商铺四周大门敞开,走过路过也不会错过,在路边走过即可以浏览一番,或者直接进行询价,此外在一楼沿街还有许多餐饮,许多店铺也并不在大楼内,而是街边的原始房屋,因而更有商业街的味道。就如人们时常会说去上下九、北京路逛街,但很少说要去岗顶或体育西逛街。推而及之,在吃的方面便更是缺乏,纵然或许在式样方面不差,但饮食店铺的密度上北京是远远不及广州的,而在“价格亲民”方面也同样无可比拟。

又或许此处过于靠近政治中心,已被当做脸面向国人与外人展示,便不容许那般随意。西单商业区内随处可见的保安、特勤人员,甚至武警,几近于十步一哨,更是令人难以随意。在这种环境之下,独行之时便无法觉得自在。

但京城毕竟是京城,发展了好几百年的城市,即便于近代,五湖四海的人流涌入,迅速膨胀的城市,也给管理者们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机会去练习如何更好地管理城市,处理各方需求与矛盾。现在看来这座城市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兼顾了各方的利益诉求。几乎每条道路上都会有宽广的非机动车道,着实令人觉得欢喜;珠三角几乎都禁掉电动车,但这里没有,甚至还有电动车/自行车专用红绿灯。无论是不得已为之抑或是真切为民着想,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

周末午后小区内叫着跑着游乐的儿童,围坐在树下屋旁的中老年人,或一家几口到平地运球、跳绳,终于能让人感觉到一些生活的气息,一点惬意,让人放松。直面阳光也不会让人觉得想躲避。六月廿八的北京也没有四月廿八的广州那般令人觉得铺天盖地无所不入般的闷热,但却始终觉得不能习惯,像是缺少了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