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肯福莱特是怎么构思《永恒火焰》

有些欧洲历史学家编撰历史书时,中世纪那段只占了十几页纸。尽管中世纪的时间跨度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后期,长达1000多年。究其原因,中世纪时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学者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那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人们的家庭生活、农业手工业生产、娱乐活动等,其半径都是围绕着教堂或者修道院展开的,而修建教堂都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过程。修建的资金来源是当时的教会独立征收的什一税。这点从肯福莱特的《圣殿春秋》、《无尽世界》里的描述已经可以看出一二。从《世纪三部曲》中可以梳理出肯福莱特有平权思想、有和平思想、同样他也有爱国主义的情感,从他利用记者之便,考察欧洲所有教堂之后,相信他也认为理性优于信仰,那么他是怎么构思《永恒火焰》的呢?看完此书后,我猜:

先说作者是如何搭建小说框架的。肯在《圣殿春秋》前序中提到,自己在积累素材落笔前,突然想到亨利二世手下的4个骑士为王分忧而将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拖出教堂杀死,但第二年亨利二世被教士和神父施于鞭刑。从而奠定了《圣殿春秋》这部小说的结尾,也将小说多线程的最终指向画面呈现在作者的脑海。所以,以终为始是肯福莱特写作的拿手好戏,也是制胜法宝。所以,肯福莱特一定思考过自己将如何老去,过怎么样的生活,与自己的子孙如何对话;思考过自己作为一个老人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如何审视自己,如何不回避自己的过错。而又如何去梳理自己的一生。作者将自己的思考实践在本书的一个人物之中,他就是内德,内德老的时候将自己一生的路径做了个梳理,在小说的结尾写道【内德在家里墙上挂的画,是纪念他勇敢、机智、善良的种种举动。房子因此而一片祥和。而他的种种卑鄙之举,他说过的谎、背叛过的人、胆小怯懦的时候,都歪歪扭扭地刻在茅厕墙上】。这段话与开头做了个首尾呼应:【他这一死是我一手造成的,他清清楚楚。我找了他几十年。他策划了一场野蛮血腥的阴谋,打算一举炸死本国一半的重臣,包括大半个王室。因为我,他才没能得逞。 我一生的使命就是揪出他这种谋逆之徒,其中许多凶徒已经绳之以法——罪大恶极之徒,不仅要受绞刑之苦,之后还要开膛破肚、五马分尸。】。这也是为什么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因为老人需要回忆;也让读者突然换了一个视角,开头用短短的几行字写来,似乎透露出“我”是一个侦探,或者律师、法官、骑士。擅长写悬疑小说的他,就这样让内德从书中的未来走到过去,推倒了《永恒火焰》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然后,再说说人设。按照肯福莱特的潜意识,男女主人公必定有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他们各自因信仰、因出生、因机缘、因婚姻、因阅历,最后或价值观迥异,或性格不同导致命运不同。肯的平权思想一直是他几部三部曲的底层逻辑,不反感血统论的,赞同师承,也更加注重后天的自我培养。所以,作者总是要让笔下的人物在外漂泊、去拓展视野,感受多元生活才会奠定心性。因此,海上贸易、英法海战、冶金术、酿酒术、海盗与无敌舰队就成为此书的很多人物性格形成的大背景。不同人,不同的经历就是不同的线程,不同的线程就是人设完善与人设逻辑自恰的过程。况且,磨难使得日后的领袖在成长途中有更多的见识;磨难是小说阅读过程中最引人入胜的题材之一。

其三,将历史发生的事情进行事件细节、前后各种可能的桥段进行设计。依据当然是这样的事件对那个时代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怎么样的各种因素造就了这样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如何在某个时间点碰撞的。比如王桥镇的孩子都在王桥文法学院学习,有力地用时间证明一个决策(文法学院的设立)对人的长期影响。因此,他会在设计故事线程中,将影响历史上一些决策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埋在其中。当然,肯福莱特也会将“人可以自由地思考上帝”这些的思想,以分别站在天主教的角度与站在新教的角度去演绎压迫、抗争、屠杀,救赎这些的故事。完美地演绎着人性善恶的挣扎。比如,书中写道【数百万英国百姓也认同:不管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都为残杀而心寒。】【“刚才说过,伊丽莎白多次向我提及,倘若她当女王,最大的心愿就是不再让国人因为信仰而丧命,”塞西尔重复一遍,“依我看,这个宏愿值得为之奉献。】”

其四,人的心智成长的构思。作者将人的思考局限性、外部环境是如何冲击内心的、内心的愧疚与情感的喜欢会如何导致日后的矛盾,多作为深梗埋伏其中以推动故事的发展。为了不剧透就只举一个例子西尔维,【她也喜欢他的穿着打扮——新教徒不屑这种浮华的装束,但她却为之心动,对此她心中不无愧疚。】如果看完西尔维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蜕变成一个认为“理性比信仰重要”的整个过程,对她曾经人生的悬崖边上勒马回头的心悬一线的读者,读到中句话,是不是感觉她在自我救赎,或者蜕变的一个迹象呢?

其五,作者深知读者是以上帝的视角,但又会被故事带入。前者是天然的独立思考,后者是身在其山中。所以作者总是会在同一个事件发生时,从多方面,不同立场的人物描写将自己的思考分散其中。比如,从深陷恋爱的立场观察爱人的邪毒眼神,解读出来的只跟自己生活有关系。美剧《犯罪心理学》、《反恐24小时》,亲密关系的人不小心泄露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或者小动作,都会被剧中主角察觉。原因是前者即使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但人在其山中;而后者却随时将自己抽离环境之外去审视各色人等。不过,后者在世俗社会的幸福感如何呢?这个答案,作者是通过足够长的时间去铺陈,但不下结论,留去读者去讨论。这的确是肯福莱特的娴熟写作技巧。

其六,作者生活在当代,不可避免地会接受到的一些新的经济学思想、社会学思想的启发。在书中他的处理方式是,将其反原到启蒙状态,化为对话,或者呐喊,再安装在书中人物身上。比如,从有色人种的人身自由、通婚自由,到信仰自由的权利抗争过程就是书中的另一条线程。书中有句话【一个人要是坚信自己在执行上帝的旨意,并且为此不惜任何代价,那他就是世上最危险的人。】,最后还有【不再认为新教等于异端邪说,天主教毫无瑕疵。在她心里,是非善恶的区别在于是暴政还是宽容,是将想法强加于人,还是尊重持不同信仰之人】

其七,将技术的进步与使用,与人物联系在一起。包括航海技术、酿酒技术、印刷技术、火药技术。重点是印刷术,作者将女主之一西尔维的人设设定在开印刷厂,而且是印刷《圣经》。估计其背景设计的动机来自1989年,美国历史学家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出版了《印刷机引发变革: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一书,书中提出:印刷术是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最重要的技术发明,引发了一场“尚未被公认的革命”,对后世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无不与这场印刷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人物的使命与国恨家仇。这个很简单,因为大部分历史事件都会发生在欧洲的国王宫殿、教堂与城堡,而教堂的就是作者写整部书的初衷。只要将这些地点与事件故事线连接起来即可。

写这读后感给自己最大的启发,以后自己要写小说,知道如何搭建故事总体框架了。

小说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最后有这样一段年迈的内德与孙子杰克的对话:

 “我会的。跟我说说你们坐哪条船,我会求上帝保佑。”

“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我可得记住了。”

这段话,肯福莱特再一次把”继往”形成一部小说,又把“开来”做了一个联想。

以上都是我猜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猜肯福莱特是怎么构思《永恒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