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7月5日,牛人堂请来江岚老师,向我们分享《放飞的文字与自我—细说散文创作》。再次听到老师爽朗的笑声和百灵般的声音,我特别开心!
这一次,老师分享的内容非常丰富,用具体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文字作品有哪些特点?散文有哪些特征?判断散文的优劣标准是什么?
文学作品有哪些特点?
文字是有力量的!创作者通过文字可以抒情达意,可以治愈人的心灵,也可以发泄内心的情绪。
江岚老师向我们列举了李煜的事例,他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最后的生活非常卑微,但是他没有选择轻生,能够活下来,而且能够被后世人同情,完全凭借的是文字的力量!他的情绪在文字中得以释放,文字反过来治愈他受伤的心。
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有自己独有的价值:可以引发共鸣!让读者看到我们写出来的文字,引发出他们内心的共情,喜欢上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音乐,是用来听的;雕塑或者绘画,是用来看的,戏剧,是用来欣赏的等,它们让观众得到共鸣的途径比较直观。
文学作品不同,它是一种很特殊的表达方式,要经过很多主观的过滤。
看到一个客观事物,我们先用心去感受,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情感,经过过滤变成文字描述出来。
文字本身是没有可视性的,读者和我们表达出来的事物,二者之间隔着我们的文字,彼此是看不见的。
读者,要想从文字里还原我们想要呈现的客观事物,然后和作者达到共情,这样有点难度,需要我们的描写具体生动,但是文字这个特点,也可以让作者拓展写作广度。
散文有哪些特征?
在了解散文的特征之前,我们要先弄明白:什么是他律的写作?
小说、诗歌、戏剧等大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框架,有一定的呈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做戴着镣铐地写。
一些经典作品,也会给后来的写作者框定了一个有规定性的美学范畴,这种艺术写作被称为他律的写作。
散文和他律的写作方式不同,有属于自己文体的特征:
第一、 散文,很少有约定俗成的框架和边框。
散文写作中,也有一些说法:20世纪30年代有“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50年代、60年代有“形散而神不散”等,这些只是一个参考性的范畴,不是一个强制性的反冲。
随着时间的变化,他律经常失掉它的约束力,散文和其他艺术体裁的相对稳定和规定性是不一样的,很少有边界和框架。
第二、散文有一定的开放性、民主性和自由度。
散文有一定的难度和个性,因为它是不规则的、非正式的,但是,散文的写作并不是无序的。
散文写作中的边界应该具体,但每一次写作都要面临一种秩序的重构,也是自我构建。散文是我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借助文字抒发出来,保存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或者典型场景。
第三、散文产生的过程,决定我们的创作。
作者需要有感情的形象思维能力,需要反复审视,不断体味客观世界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对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成为散文很明显的特征之一。
第四、最初的艺术功能和审美取向,是散文的基因。
散文的魅力,在于法度和自由的互动,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位移,不断地重新构建拆除。
散文,是一种比较自律的写作,在自由和法度之间,有一定的动态和弹性,很大程度上依靠作者本人调控的相对空间。
判断散文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散文创作的技巧不断升级和进步,是一种相对比较裸露的情感,不可能掩藏或者没有必要掩藏写作者的腔调和气息。
艺术有两种写作手法。
一种是作者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琼瑶,她的每一部小说里面的主角,尤其是女主角,都有她的影子,她已经化身到自己的作品里,人和文本是融合的这种状态。
叧一种是作者完全在文本之外。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讲述故事、思想等,完全是比较客观、冷静。
散文和其他文体不同,判断它的优劣点也不一样。
第一、 散文,从审美取向和要求考虑,要达到:言不繁,并且言之有物,这是决定一篇散文优劣的首要条件。
散文,不能华而不实,情感泛滥!就是以平时的手法,很真实地表现作者的所思所想,不要矫情!
散文的最高的境界是自然,来自作者内心的吟唱,一种不加粉饰,又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对方共鸣!
第二、散文有自己的写作个性,藏掖不住写作者的气息,在精神疆域、主题思想的表达上,是正面还是负面,是开放还是专制。但是不管作者的境界局限性是什么,但是散文总是比小说、戏剧等,更加直接地呈现。
第三、散文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标准、框架或者模式,不可避免地含有偏见,可是一篇好的散文,有较高的品位要和境界,至少能够垫高美好的人生,能够达到和读者的共鸣。
第四、散文从原初性的基因出发,在感性之后加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行文的内容,要达到议论表述的准确性、记事的真实性和抒情的饱满性。
散文,有诗歌的抒情性,也有小说和戏剧情节的叙说和矛盾冲突性,但是,又与它们不同,不仅仅是创作手法的不同,也有其本身基本特征的差异。
散文的议论性,记叙性和抒情性,三者共兼的功能,是其他的文体不具备的。
最后,江岚老师以《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向我们讲述了具体怎么判断散文的优劣,以及散文的在具体创作中应该注意哪些,让我们了解了“流水不是账”的写作手法。
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好像是“流水账”,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下去,文字很平,没有繁难的字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典故。(我列举了一篇文章为例。)
天静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是现实客观环境存在的,没有其他的想法,从静态到动态,最后回到人,画面动静相生,由物到人慢慢构建起来的。
古道西风瘦马,开始出现了人,萧索的景象意味着作者的孤独,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共鸣就这样产生的。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后点题,让读者看到作者的秋天的思绪和孤寂。
从老师列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读出:散文,用小说的叙述手法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提供给读者如戏剧剧本的在场感,增强文章的总体代入感,会让共鸣的产生更加实在!
作者不能生搬硬套地套用,因为我们从阅读里吸取的营养,在自己吸收以后,化成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的文章里使用,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否则会让人觉得非常别扭。
后记
总之,散文的形式比较开放,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但它也受一种无形的线牵引着,不能没有一点界限,中心内容应该集中。
散文的语言一般要美,不管是华丽还是朴素,一定要真实、简洁,用最少的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容。
散文的创作,离不开放飞的文字!作者可以把自己置身要写的事物中,放飞思绪和文字,把要呈现的内容写得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一篇好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