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分钟里,咱们就来看看,池谷裕二在“记得多”和“记得准”这两件事上,为我们带来了哪些脑科学发现,以及根据这些发现,他所给出的有关提升记忆效率的建议。
如何记住更多考试知识。这件事的难点在于,它对于人脑来说,其实是“反本能”的。从脑科学的角度看,相比于“记住”,我们生来就更擅长“忘记”。
人脑里的这块硬盘不同于电脑硬盘,它是无法扩容的。所以,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我们的大脑会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按照价值分为“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只有被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作者告诉我们,要想让海马体这位“记忆的裁判”把考试知识判定为必要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同一个考试知识反复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错觉,想着“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从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
作者也给我们提供了四个能帮我们提升记忆效率的“神奇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一种叫“θ波”的脑电波。当我们处于好奇、紧张、兴奋或者期待的状态时,θ波就会出现。而如果我们在θ波出现时刺激海马体,就能够大大减少刺激次数,有时候甚至只需要原本1/10的次数就能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
作者还提供了一种挺有意思的、人工激发θ波的方式,那就是让自己处于移动状态。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一些人,喜欢一边走动一边背东西。作者告诉我们,人在走来走去的时候,大脑更容易产生θ波,因此这些人在走动时的记忆效率的确可能获得了增强。此外,即使人没有亲自走动,只是在乘坐公交或地铁,只要大脑能感知到正在移动的状态,就会产生θ波。所以,按照这本书的发现,你在走路、坐车的时候听得到上的音频内容,可能比端坐在书桌前看文字,更有助于有效记忆。
激活杏仁核后记忆力提升这一现象,要追溯到最原始的动物本能。我们都知道,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动物们,除了要经历许多性命攸关的恐怖威胁,还要时刻担忧能否找到食物。因此,它们必须要把遇到天敌时的恐惧感,以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觅食地点都深深地记在脑子里。为此,“以情绪来辅助记忆”的能力应运而生,并且至今仍残存在我们的大脑里。
有一招叫“情绪唤醒”。我们拿一个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举例。比如说,“1815 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知识点。你可以想象,经历过种种作战和挣扎后仍然失败了的拿破仑,还要被流放到荒岛上,境地何其悲惨。如果换作是我们自己,心中又会是何等的万念俱灰。像这样有感情地代入历史情节,会更容易记住知识点。
把知识跟图像关联起来,也能增强记忆。比如有一种名叫“记忆宫殿”的记忆方法,就是在头脑里建一座细节完备的虚拟宫殿,设计一条宫殿游览路线,然后把你要记忆的信息跟游览路线上的主要景物绑定起来,这样你下一次游览宫殿的时候,便能顺着路线上的景物想起那些信息;此外,平时给课本章节画一画思维导图,或者记住某一段知识在课本里相对于一幅图的位置,等等,都能辅助记忆。
接下来的这个工具跟它们相反,叫“知识输出”。作者指出,相比于输入,我们的大脑更重视输出。站在海马体的角度,虽然重复输入和重复输出都能够让它判定这个信息很必要,但输出给它的刺激强度是更大的。比如说,同样的知识,仅仅靠输入的话,可能需要四五遍才能被存进长期记忆;但如果是一遍输入再加一遍输出,可能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实践启发就是,我们与其在复习时反复钻研教科书,不如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多在纸上推导默写几遍,多做几遍习题集。还有,“向他人讲述”也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它既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把知识跟实际情景关联起来的过程。
狗无法区分圆形和三角形,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因为没有必要所以不进行区分”;机器人的计算机大脑的确是准确无误,但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照本宣科、不懂变通。如果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这样准确无比的记忆反而会成为无效、无意义的知识。
所以,相比于严密性,动物的记忆更需要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恰恰也是对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的“灵活性”。
经过特定的训练,狗不仅能清楚地区分圆和三角形,甚至还能区分差异细微的圆和椭圆。
那么,如何训练呢?答案就是,采用“循序渐进法”。
一开始,让电视屏幕上交错出现三角形和圆形,但是如果狗在三角形出现后摁下了按钮,并不会获得食物。如此多次以后,狗就会无视三角形,只在屏幕中出现圆形时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它能够区分圆形和三角形了。
作者指出,当我们想要记住某一领域的知识时,不应该一下子扎入到那些具体入微的细节当中,更有效的方法是分步推进:先从全局入手,了解全局有哪些分区或子类,之后再进入各个子类,一点点向下细化。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要先从大局出发,然后循序渐进、逐步细化地记忆、理解知识。还是拿历史举例。要想真正理解1911年发生的事,我们需要先掌握中国历史的整体脉络,知道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然后去了解某一社会性质时期的主要阶段,最后再精确到某一特定年份。总之,越细致的内容越要留到后面学。这种做法绝不是舍近求远,而是一种遵从人脑性质的科学方法,这样才能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总结一下,第一部分,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记得多”。由于海马体通常只允许那些对生存比较重要的信息被存入我们的长期记忆。因此,想要记住更多考试知识,我们需要把同一个知识反复输入大脑,让海马体误以为它很重要。这个过程叫做“反复训练”。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四个能够提升训练效率的工具:θ波、杏仁核、“关联”以及“知识输出”。
第二部分,我们讨论了如何“记得准”。由于人脑中的神经突触可以自由调整它所传递的信息量,所以人脑的记忆,天生就具有模糊性。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分步骤、逐步细化的记忆方式,提升学习效率,推动记忆从模糊走向准确。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书中那些帮我们提升记忆效率的具体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我们从生物演化的角度,重新认识大脑的记忆规则。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大脑其实很像是生活在我们体内的一个朋友,有着自己的脾气秉性、行事原则、长处短处。而这位朋友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背后有着至少2亿年的漫长演化历程。
你看,最早、最原始的脑,是出现在虫子这类微小动物身上的;之后随着动物的演化,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体积逐渐增大,最终才进化成人脑。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要追溯人脑的起源,至少应该要回溯到哺乳类动物诞生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两亿年前。因为哺乳类动物出现后,海马体才演变成了现在的形态。
而纵观人类本身的演化历史,从人类出现高度文明至今,仅仅过去了 1 万年左右;考试的出现,更是最近一两千年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大脑不喜欢、不擅长集中记忆这些考试知识,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应付考试”这项功能对于两亿岁的大脑来说,实在是太新太新的一个需求了,它还没来得及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需求呢。
因此,可以说,在学习或备考这类事情上,“你有你的计划,大脑另有计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让大脑帮助自己实现学习或备考目标,就必须去了解它的脾气秉性,了解它所遵循的那一套记忆规则,以及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记忆规则,提升记忆效率。而这也正是《考试脑科学》这本书努力带我们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