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阶梯 | “愿与愚昧的战争终有胜利的一天”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基地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实际上他除了创作科幻作品100多部外,还创作了科学文化普及类的书籍200多本,可谓著作等身。

在阿西莫夫的世界里,从来不欠缺瑰丽惊人的想象、情智交融的爱以及深邃无垠的思想。

《神们自己》的故事发生在22世纪,地球通过和平行宇宙的物质交换得到了看似无限的能源补给。大多数人类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全然不知隐藏在无限能源背后的巨大代价——人类灭亡的危机近在眼前。掌握真理的少数智者在“真正的政治”面前只能徒劳地奔走呐喊。

故事的三部分,分别发生在地球、平行宇宙及月球,引领着读者在浩渺的时空长河中,时而闲庭信步,又倏地忘我奔跑,在钢筋丛林的人类文明间,在几乎超越想象力边界的另一个世界,在映着浓烈日光的月球表面。我大口地呼吸着,来之不易的甘露,滋润着心肺,头皮传来的阵阵酥麻,让我把自己从蒙灰的四周抽离出来,自顾自地辟出了一方净土。

老道的引领者,不会过早地将绝世之景暴露于旅人面前。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不禁接连浮现的困惑,牢牢地攫住了我的注意力。

自初章起,电子通道的真相就似一个大大问号,横在那里,挑逗着,摇晃着。伴随着拉蒙特与哈兰姆矛盾的激化,我们看似一点一点地接近真相,又接连遭遇结论的反转。哈兰姆滑稽的形象,纵观人类历史并不罕见,目之所及也不乏其人。

人们对于既得权势的捍卫总是疯狂而引人发笑,每每成为历史和文明前进的拦路虎,却难保自己在同样的处境下真的能秉持着对真理与爱的追求。

走到第二章,世界的画风乍然而变,当我们还带着固有的人类思维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却发现早已被他捉迷藏似的戏弄了一番,只得死命奔跑起来,去追逐那轻快跳跃的想象力的蜂蝶。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初看甚至怀疑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科幻短文,却在章节的后段道出了与初章的联系,醍醐灌顶,好不痛快。平行世界对于人类的影射并不隐蔽,理者象征着人类的理性,情者是人类情感的具象,抚育者则代表着根扎于基因的欲望与本能。想到这里,第二章最大的问题迎刃而解,作为三位一体存在的长老,平行宇宙的真正生命形态,神们自己,究竟是谁?

早在十九世纪,哲人就曾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道出了真相。自此以后,神们自己,映射着每一个人。我们都是文中的长老,是理性、情感与本能的三位一体,虽然具体到个人而言,三者各有侧重。即使是理性主导的类型,也能在某个春意弥散的陶然湖畔,窥见自己细腻而外溢的情感,而欲望与本能,伴随着第一声啼哭,如影随形。

一般情况下,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情感与直觉的触手,绵延悠长而丰盈得多,多数迟钝的男性只好暗自苦笑,摸不着头脑;为人父母者,抚育者的本能占领高地,才有了似乎跨越所有人类文化的催婚习俗。在这种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差异之中,人们为不同主导类型的同伴贴上了单一维度的标签,对越界者口诛笔伐,拳脚相向,正如文中杜阿被嘲笑为“左情者”,经历了灰暗的童年。却不知每个完整的人,都是三位一体的长老,三者比例的连续分布、排列组合及时变波动,构成了无穷多的可能性。这种参差多态的可能性,与第三章的无限平行宇宙观暗合——“从一到正无穷,任何数字都没有实际的区别”。

分类,是现代科学的起源概念之一,但当我们粗暴地将森罗万象分门别类,贴上单调的标签,并暗自得意,以为人类是掌管万物的主人时,我们也许忽略了更重要的可能性——世间万物的无限属性与不确定性。难怪大刘发出感慨:“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奴役万物的极限,终将奴役自己。当我们给自身也贴上苍白无力却自说自话的标签,大声嚷着:女人必须温婉贤淑,男人定要勇敢刚强,父母一生只为子女……在巨大的代际差异下,我们或许正在经历着又一个价值共识丧失的过程,循环往复,无穷尽矣。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罗素的人生哲学,与三位一体的象征意义暗合,直抵内心。

阿西莫夫笔下的爱情,毫不矫情。理者、情者和抚育者的纠缠,虽然是将人格分化的形象,却又看起来那般熟悉。情者爱意的浓烈,在杜阿飘忽不定的情绪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理者奥登挣扎于爱意与理智中,愈陷愈深,所幸遇到了一位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罕见情者,杜阿独一无二的存在为这份感情赋予了太多的意义。然而,奥登对于抚育者崔特的深深依恋,暗示着理智与本能的相随相伴——多数情况下,理性中的利己倾向来源于自私的基因。奥登对于崔特的依恋以及对于杜阿的爱意,向我们展示了爱情的多样性——正如宇宙与人格的无限可能,爱的路线也绝非一条。不禁让人想起日剧《荒地之恋》中,北泽太郎、三田村和明子的爱恨纠葛。

第三章中狄尼森和赛琳娜的相恋,更加理想而完整。他,是一个曾经失意却依然保持着对真理探索渴望的科学家;她,是一个将自己本能压抑在内心的预言者。赛琳娜与狄尼森之间的坦率与仰慕,隐约有些杜阿爱恋奥登的影子,却更加成熟——毕竟他们都不再贴着标签,而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当狄尼森迟疑地慢慢向赛琳娜靠近,当赛琳娜没有逃开,当他终于不再犹豫了——还有什么比这混杂着迷恋、仰慕、理解、欣赏与情欲的爱更令人沉醉的吗?

末章中戈特斯坦和蒙特兹关于地球近况的对话,直指标题——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人类文明在大战后陷入了巨大的惰性,“因为害怕任何副作用,没人愿意尝试新东西。没人再会为了伟大的追求而献身,一想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有人都甘愿放弃探求新知,不敢奢望成功。”在民众无作为的同时,掌权者仍然为了自身的名誉与权势,对可能到来的终极灾祸缄口不言。人们选择相信对自己有利的观点,选择眼前的舒适生活,全然不顾远方的人们和近在咫尺的未来。正如我们身处在互联网时代,在微信中拉黑与自己观念相悖的朋友,接收着每天根据我们搜索历史计算后的新闻推送,让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小;正如我们度过的冷漠麻木的每一天。

人类舒服地躺在一个虚拟的子宫里,接受着科技带来的母性关怀,只愿取其利而不肯担其害的温柔乡,终将在温水中将人类文明熬成一锅污浊肉汤,为后世的智慧者贡献虽可借鉴却无力回天的典藏。

回到现实,大口地呼吸着粘稠的空气,遥望远方飘来层峦叠嶂一般的厚重乌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与阶梯 | “愿与愚昧的战争终有胜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