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策略The Story Solution: 23 Actions All Great Heroes Must Take(读书笔记)VI

第八章 人物成长弧

  • 一旦编剧真正理解了故事结构,加上人物成长则变成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

    塑造一个曾经历毁灭性情感打击的主人公,一个内心受伤的孤单人,他的创伤使得他现在用孤立防御的态度来自我保护,某些心痛的过去造成他排斥情感和心生偏见以及在与他人相处时心存防备,主人公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过去的创伤是无尽痛楚的根源,主人公为避免在未来遭受更多痛苦而戴上了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使他在当下无法与他人相处。

在剧本的特定位置加入以下3个场景,这样一来会带给主人公一个永远放下保护壳的机会:

1. 人物成长场景1

第二幕前半段,主人公必须在对话中有意或无意的表达困住她的情感痛苦的本质;(表达)

第一幕初识主人公,观众对造成主人公过往情伤一无所知,甚至主人公自己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主人公行为和态度向观众展示这种内心不满的本质,但第一幕不会直接说出来,主人公确信自己没什么问题,也自认为没什么改变的必要。

然而主人公被迫追寻某种外在总体目标,主人公还不知道如果他不卸下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就永远不可能实现情节预设的现实世界的目标。

在第二幕,主人公竭力实现高度具体的现实世界的目标,他开始感到被内心的情感负担压的喘不过气,但他仍然无法清晰地定义它,在第二幕一开始,某些切实事件挑战主人公,深藏在保护壳后面的真相得以浮上表面。主人公被迫正视自己的问题。

2. 人物成长场景2

中间点场景,主人公积极奋斗,放下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但在第一次尝试战胜内心冲突时以失败告终;(斗争)

人物成长的第二步需要主人公终于对抗他的自我孤立和创伤心态——但这次尝试没有成功。过去的内心伤痛不久便再次涌上心头。

主人公再次拿起他的保护壳对抗人世间的情感磨难,但主人公现在已经体验了丢开保护壳的真诚的生活,他也感觉到如果自己能永远放下这沉重、累赘的心结,他自己能够做到。

第一次内心斗争发生在中间点场景,标志着情感层面的无路可退,虽然没有成功,但主人公意识到促成内心成长是战胜现实世界中的对手的前提条件,内心斗争必须通过主人公采取揭示性的外在行动来可视化。

在中间点段落,主人公对抗自己的弱点。

3. 人物成长场景3

在第二幕后半段,主人公终于克服和战胜了孤立的情感防御体系。(克服)

第二幕后半段,主人公与其他人关系好转,在主人公奋力前行的故事主线中,他交了一些好朋友,此时此刻主人公已抱着誓死的态度追求目标,主人公和盟友情绪高涨,与对手的最后决战的准备几乎到位,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次要情节为主人公提供了解开心锁的机会。在第二幕高潮即将来临之前,人物成长的第三步应声而来,终于通过采取行动以一种新的、更为情感上的领悟方式解决了日趋激烈的冲突。主人公卸下自己的保护壳和克服了自己内心的防备,证明自己已经改变。

在这一步,主人公最终品尝到真正的情感自由,此刻主人公追求一个真诚、情感上不设防的方法来实现他的目标,这一内发的积极改变创造了胜利的希望。

在第三幕之初,在克服内心情感斗争的人物成长的第三步之后,常会出现情感退却时刻,主人公的情感防御可能重现,主人公想再一次拿起过去沉重的保护壳,但他很快意识到人物成长是根深蒂固的——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而是一个最终能实现故事情节目标的更加成熟的人,防御机制已经不再起作用。

终于成熟的主人公不再需要回到过去愚笨的情感幼稚,第三幕主人公终于成为一个摆脱情感束缚的人,但一定要在没有破坏主人公共鸣的前提下呈现情感成长,自闭的主人公一开始不招观众喜欢的话,那影片的票房常常不容乐观。

  • 设计有力的情节迫使主人公的核心情感问题浮现,然后尽可能唤起痛苦的情感波动,你必须找出主人公最深的心伤,然后用你的故事来刺痛伤口,促使主人公在个人成长路上不断向前。

第四篇 英雄目标序列的力量

第九章 优秀电影中的23个故事链

  • 真正掌握剧本创作需要理解远远不止基础的视觉叙事。基础结构的10个组件为支架,并且提供了更为完整、适合实践操作的范式,简言之,所有吸引观众的剧本都可以分解成20—23个独立段落,称为英雄目标序列的故事链条是线性的、渐进的、环环相扣的逻辑流,以此构建持续和强力递进的戏剧张力。

    新手原创容易对情节线编制捉襟见肘,剧本单薄乏味,对白场景冗长、重复、离题,无关紧要的事件开始显现,英雄目标序列通过事先告诉你剧本需要多少故事的准确数字和具体情节纠葛以及何处的具体情节需要突转,以此来解决这些问题,预先准确勾勒出整部电影的改变。

定义

一个段落3-7页,2-4个场景,主人公追求一个短期的有形目标,向着实现故事中最终胜利跨前一步,随后主人公发现新情况(fresh news)的某种形式的新信息,标志着当前目标结束并带出一个新的短期行动目标,由此开启下一段落。

主人公在每一个目标段落结束时发现新情况的章节信息总会解决当前的短期目标,同时也带出一下个目标,或偶有将他引入简短的探查来到下一个目标,发现新情况的连续链条(每一个新情况都将戏剧张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从头到尾连接整个电影故事的关键元素。

英雄目标序列推进故事方式,3-7页追求一个新的短期切实目标,故事永远不会乏味或偏题,剧本将紧凑、紧扣主旨,如果主人公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完成当前、紧急的目标,消极主人公会自动转变成积极主人公,确保不会过度冗长,大目标不会改变,为了达到终极目标每个阶段的小目标都必须独一无二,一个类似目标必须注入强力的新元素。

  • 第一幕中和第二幕中的目标段落的数量是恒定的。

    第一幕总是6个段落,并且惊人意外1都发生在第6个段落。

    第二幕前半部包含另外6个段落,中间点场景总在目标段落12中展开。第二幕后半包括6个段落,惊人意外2必将在段落18出现。

  • 第三幕包含3个目标段落,常见剧本总设计21段落(1-2幅度变化),只在第三幕变化,第三幕2-5个。不倚重人物成长的历险、惊悚片需要快速收尾,对手被打败行动就完成了。

  • 英雄目标序列模式适合电影,其他形式可作为参考。

  • 电视剧集结构更简明,有些电视剧要包含远多于额定情节数量。短片扩展必须重新思考和扩展整个构思,充实完整的目标段落。

  • 小说改编剧本可用目标序列法保留原著核心,精炼故事点,虚构补充故事情节。创作小说可以有效地从头到尾创建故事概要。

目标段落中无主人公场景的数量

  • 只有主人公回归画内,当他追寻某些短期目标进而发现新情况时,当前段落才算结束,故事中主人公没有出现的次要情节场景中的所有意外、震惊、转折和新情况出现都不能计算到故事主线,因为主人公没经历这些。

  • 英雄目标段落必须为没有主人公出现的次要情节和旁切场景腾出空间,实际段落会变短,但23个段落本身总是围绕主要情节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来构筑。

多个主人公的目标段落的设计

  • 主人公数量必须在立意阶段就得确定,主人公越多,叙事就变得越复杂,在两个主人公电影中,只有当两个人同时或分别经历新情况后,目标段落才算结束,如果两个人物在一部电影中都真正承担主人公的功能,那么英雄目标序列范式必须应用到他们两个人身上。

    3个或更多主人公时,除非所有主人公总是抱团共享新情况时刻,否则目标段落变得异常复杂,情节庞大而笨重,重要戏剧时刻必定被删减。

  • 在剧本中有多个闪耀人物并不意味着故事必然包含多个主人公,确定真正主人公可能完全不是你所想的那样简单。构建故事前明晰确定故事主人公。

    将故事发展成剧本时应该在构思阶段就使用英雄目标序列,而不应在第一稿创作之后,这是确保成功的有效方法。

  • 在任何一个英雄目标段落中也可能还有其他的故事以外,但如果这些情节没有改变主人公当前的行动目标,那这些故事时刻并不是新情况。

.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策略The Story Solution: 23 Actions All Great Heroes Must Take(读书笔记)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