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简要摘录

1. 不打算整书做笔记了,抽一些零散的点记录下。从印象来说,这本书偏向广度,而非深度,当然人家也说了,主要是为-1到3岁的产品经理写的。

2. 虽然作者本意很好,但这本书的名字,从字面意义去理解,真的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大部分人从表面意思去理解,导致这个岗位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外行人的尊重。举个栗子,就好像大部分人都不清楚PULSE,HEART和用户体验要素五层模型,但张口闭口就聊用户体验,很无奈。

1 以用户为中心,和以老板为中心的思想

首先要区分用户(End User)和客户(Customer)。用户是真实使用产品的角色,客户是买单的角色。

既然用户那么重要,很自然地就要把他们放在中心位置。所以有个词叫UCD,User Centered Design。

公司有UCD的环境是产品经理的幸运,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BCD是更多要面临的情况。BCD,Boss Centered Design,以老板为中心的设计。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需求的一个很大来源不是用户,而是老板。一般来说,在这类公司中,老板反而是最接近业务,最了解用户的,加之老板的经验和阅历又超过我们,所以他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更容易抓住商机,比产品经理的观点更合理,那么这时候老板就充当了很大部分产品经理的角色和职责,起到了采集用户需求并分析筛选的作用。创业公司通常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这一来一去公司可能就关门了。因此有时候一个问题和需求的诞生,就是靠老板凭经验拍脑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实用主义的思路,绝对不能一开始就想着造反:“我要见终端用户,我听用户的,我不听的你的”,而是要尽可能的帮助老板明确问题和需求的价值,为其决定的方向提出参考建议,或协助其实现目标。唯一前提就是老板要做的事情,不违背你的价值观。

2 需求采集时,我们可能过于强势,把用户往沟里带

在需求采集的时候,特别是对于用户访谈,一定要牢记访谈的目的,并且管好自己的嘴,关于用户访谈的注意点,摘录一些:

》避免一组固定的问题:固定的问题会让被访者产生被审问的感觉,我们应该准备好问题清单,但是清单只是一个引导作用。

》首先关注目标,其次才是任务:比用户行为更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原因,多问问用户为什么这样做。

》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听用户说,但不要照着做,用户的解决方案通常短浅,片面。

》避免讨论技术:特别是碰到一些略懂技术的用户,不要跟他纠缠产品的实现方式。

》鼓励用户讲故事:故事是最好的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的方法。

》避免诱导性的问题:典型的诱导问题比如“如果有xxx功能,你会使用吗?”,这种问题会导致用户毫无意义的肯定答复。

》用户访谈通常都是开放式问题,问卷调查通常是封闭式问题偏多,但也有开放式问题。

》调查问卷的设计:整体作答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开头通常放一些不需要思考的简单问题;很想知道的内容,需要思考的问题,较敏感的问题一般放在中间;有关被访问者个人信息的题目,一般放在最后,以免在回答前面的题目时,有所顾忌,从而影响答案。

3. 需求分析的Y理论

需求分析Y理论

用户需求:用户自以为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经过产品经理的分析,并找到真实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

伟大的需求分析师,可以无视用户想要的东西,去探究他内心真正的渴望,再给出更好的方案,就像更快的马和汽车的关系。

但是说到这里,也必须提一下,销售人员经常说“用户是为想要的东西买单,而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其实这话的意思是“用户是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买单,而不是我们产品的解决方案”。这么说来,还是有一点纠结的,如果是这样我们还分析什么,按用户说的的就得了。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如果是一锤子买卖,卖出后不用售后,那么采用实用主义,追求短期利益,用户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只有这样他掏钱才会爽快。但是如果你的产品是想用户长期实用的,就要追求长期利益,我们就必须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然后给他真正合适的产品,哪怕这个过程比较坎坷。

4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需求的本质都是问题,也就是现实跟理想的差距,那么减小差距的方法有三种:

1. 提高现实。也就是去开发某个东西,通常来说这是最笨的方法。

2. 降低理想。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都是这个套路。

3. 转移需求。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事物,他就会觉得这个差距也没有那么不可接受了。比如说我们可以寻找更刺激的需求展现给用户,而让用户不再纠结于原来的需求。

5 需求的DNA检测

5.1 理解用户需求 

5.2 把用户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 

5.3 分析产品需求的商业价值 

5.4 初步评估产品需求开发量(实现成本) 

5.5 计算产品需求性价比 商业价值 ÷ 实现成本

这里我们详细说说“5.4 初步评估产品需求开发量(实现成本)”。

通常在这个阶段,需求其实是不明确的,只粗略知道要做哪些内容,而具体怎么做根本还没考虑,所以有的技术人员会觉得无法评估开发量,这很正常。技术人员会说你们不明确每个需求怎么,他们就无法评估开发量。而产品人员会说你们如果不评估开发量,我们就没法确定哪些要做哪些不做。于是就死循环了,这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实也无需纠缠。

一句话:在需求检测阶段,开发量是一定要评估的,这个评估叫初评,允许误差,并且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评估。

相对于初评,在项目启动之后,还会有精确评估,而这时候需求也明确了应该怎么做。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很小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一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很大就不做。

6 职能型 VS 项目型(产品线型)

按产品线划分的团队对产品本身是有利的,产品经理权利更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资源有保证,产品规划更清晰而不容易改变。此外,各种职能员工都是一个产品成员,归属感强,目标感强,所有人都对产品负责。

按职能划分的团队对多个产品的资源共享有利,可以让资源流向更需要的地方,保证对核心产品的投入,但是效率不高,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规划的决策权在更高层面决定,单个产品的发展速度会有所减低。此外,资源战争可以把鲶鱼效应从产品内部扩大到整个公司,使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更抓狂地位产品苦苦思索,这是好事。

两种组织结构,就像一攻一守的感觉。产品创业初期,需要全速发展,更适合项目型(产品线型)结构,产品经理带头向前冲。而当公司有多个产品慢慢成熟后,要做的事情通常比创业的时候少,或者说没那么急,就更适合职能型组织稳扎稳打,追求资源共享,同时促进各个产品团队之间相互学习。

除了书里提到的职能型和项目型,实际工作里,更多的还是矩阵型,矩阵分为弱矩阵,平衡矩阵和强矩阵。

7 战场:产品会议

一般来说产品会议一个月一次,当然也和产品性质有关,有些产品周期较长的,也有三个月一次的。

当某个产品团队开始登场的时候,先回顾上一次产品会议通过的项目,现在进展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时间进度,是否需要追加资源,是否有重大需求变更,已经发布的项目数据表现如何,有什么问题等。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大老板们更新各个项目的信息,更重要也是为了积累经验,让今后的产品会议决策越来越合理。

回顾之后,就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我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商业需求文档(BRD,MRD,PRD等),每个产品都会拿出三五个,占满2~3倍的潜在开发资源。BRD通常包括项目背景,商业价值,功能需求描述,资源评估,风险和对策等内容。

大老板们会决策哪些事情立项,哪些事情暂缓。

在这里要注意,BRD转化为项目也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可能多个BRD合并成一个项目,也可能一个BRD拆分成多个项目。

8 少就是多

情愿把一半的功能做到尽可能完美,也不要把全部功能做成半吊子。

关于项目管理,我的入门书是微软的《快速软件开发》,里面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一直深以为然,“用户永远不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到一个不能用的软件,而是希望得到一个可用好用的东西。”,所以微软就各种跳票吗。相对的呢,MVP似乎在讲你东西先上,上了再改。

一来,可能是我没有真正理解MVP的理念;二来,可能也跟企业状态有关,成熟的企业不着急,初创企业只能赶紧上。

很多事情,我们不要觉得吃苦耐劳才是贡献,而是应该直接从目的出发,四两拨千斤才是最巧的。

还有一个现象,内部(技术层面)的大改,往往是外部(商业层面)的小改动,反之亦然。

9 发布计划评审

发布计划的评审也很重要,需要运维人员确认。特别是对系统改动较大的项目,可能需要分模块分步骤发布。对于用户影响较大的升级,有时候需要采用灰度发布,即让一部分用户先用新版本,然后收集反馈之后再决定是否大范围发布新版本。而且在发布计划中,还要加上回滚方案,一旦发布不成功,就赶紧把产品退回原来的状态。

10 流程和竞争力

路况(软硬件环境)与开车水平(个人能力)的要求成反比,做流程的目的,就是改善路况。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隐形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的能力,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把显性知识转为成隐形知识。

对于流程管理,有句话叫: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11 老板项目

老板项目,就是老板忽然跟你说,我们要做个什么什么,然后你只有执行的份儿。那回顾一下,对项目来说核心的点T时间,R资源,Q范围。对于老板项目来说:

T时间,是给死的。我们可以试图商量下,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常把老板的偏好当成规则,老板只是一时说最好怎样,我们就理解成了必须怎样,那就亏大了。当然也确实在很多时候,时间就是给死的。

Q范围,是可变的。一般越大的老板给出得指示就越具战略性,越不具体。所以具化出来的Q就可大可小,这是需要我们发挥的地方。开始可以尽量施展聪明才智天马行空,把Q尽量搞大,并合理算出对应的R资源投入。然后就让老板看看R是否合适,如果他给不了对应的R,就会主动砍Q了。当然我们应该尽职地帮老板排列好建议优先级和所耗的资源,好让老板知道刀应该砍向哪里。

R资源,是丰富的。老板项目,通常来说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在要资源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帮老板节省,这样反而不好,老板可能会觉得你思路不开阔,不带劲。

当然,也有时候你发现,TQR老板都给你定好了,那你也别废话了,老老实实干活呗。更悲剧的是,R是不足的,T也是固定的,Q还不能砍,这就只能上最后一招了,加班。这种项目太多了,也只能期望公司明天会更好。如果这种项目加班还做不完,就还是撤吧。

最后谈谈老板项目到底好不好?从个人角度,如果是纯项目经理,这就是本职工作,无所谓好坏。如果是产品经理,老板项目就没什么成就感,还可能老板的项目目标你根本就不认同,这时候也只能说只要不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就尽心尽力完成项目。否则就据理力争,如果争取失败,要不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要不就放弃这份工作。从好处的角度来说,老板项目能接近老板,能接触老板的思路和眼界,算是一个提升。

12 开发外包,项目外包

这类项目,最大的体会就是:任何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合作的多方必须要明确合作模式,划分权责利。

既然是项目外包,项目管理的方法就应该由乙方定,乙方也应该主动向甲方收集需求,并维护PRD等文档。

如果是开发外包,那么项目管理需求工作就由甲方主导比较合适。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做任何事,权责利要尽早划分,而且权责利也要划分对等,有权力的人,可以享受事成的好处,也要承担失败的损失,千万不能只是因为你有能力做某事,就把任务接下来,这样对谁都不好。

13 项目的成败

13.1 项目的发起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就算是自下而上的发起,也要在充分获得高层支持后才靠谱,无论哪个项目,没有高层强有力的支持,几乎就是白搭,而且自己的努力全然白费,也会很失落。

13.2 产品一定要时机合适,不能领先市场太多。一句老话说:早一步是先驱,早两步是先烈。

14 用最简单的方法,触碰问题的关键

当自己对某个领域不熟悉的时候,做起事来总会把问题想象得很复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用上。而真正的高手,往往可以一下子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用最简单的办法搞定。

15 跟工程师配合

工程师是一帮超级理性的人,他们其实很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所以他们喜欢被规则管理,而不是被人管理。

16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公司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是团队,只要人在团队在,哪怕现在的产品没有了,也还有重新起来的机会。

17 推荐图书

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水平营销,用户体验要素,赢在用户,点石成金,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交互设计之路,公司进化论,创新者的窘境,罗伯特议事规则,人月神话,UML基础案例与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简要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