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漂亮or活的明白?

上周到一家地产公司面试。是的,经过一番折腾,我又回到了建筑行业。这次我选择去行业的源头做甲方。在面试之前不免向朋友打听面试的经验。其中一位L先生说:“好好想想怎么解释你一年时间没有工作吧,人力资源肯定会抓这个问你。”当时想了想,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也没有刻意准备。结果面试的时候被抓着问了半个小时。事后我复盘了一下,确实表述的不清晰。

招聘方的需求

1.确认面试者可以在这个公司稳定做一年以上。而不是朝三暮四的干一两个月想换地方。

2.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向公司汇报。而不是在上级问起的时候招聘者给不出足够的理由。

我想传达的信息

1.我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我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2.我是一个有求知欲的人,会积极主动寻求答案。虽然一年时间没有工作,也没有学习相关的地产知识,但是我在这段时间并没有浪费时间。在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解决了一些困扰并且拓宽了知识面。

准备不充分的地方

1.没有将精力放在应对过往精力上面,而是多准备一些专业方面的信息。

2.低估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过往履历的重视程度。

从工作的角度,我认为招聘人员做的是对的。他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会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量一个应聘者。我们两个人的矛盾点在于,我是从人生的角度来做这些决策,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安排自己。我们两个人相同的是,都需要一个解释。他需要解释为什么会招这个人。而我需要解释为什么我要做这样选择。当然,招聘者在这个时候占据主动地位。不过,我也没什么难过与后悔。自己做的选择就要面对相应的质疑,而我要承担选择之后的负面影响,这很公平。

韩寒说:“一定是见识过这个世界之后,才会有世界观。”

如果我能活80岁,我用生命中1/80的时间去见识这个世界,亲身体验不同行业的生活状态。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小成本试错的机会。显然,我将成本考虑的太少了,忽略了各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以至于自己的职业收入受阻。做决策还是匆忙,时间上不充分,认知也不充分。这是准备和开始之间的悖论。准备永远不充分,做决策永远有deadline。

最后,我想说,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我只是不想在中年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想在年轻的时候边工作边思考我换个行业会怎样。也不想每天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徘徊和内耗。因此,在短暂的迷茫与尝试后,重新认识自己,找到方向。当我再次出发,我会比以往更坚定,更有效率。

即便我又回到熟悉的建筑行业,即便又是让人烦躁的成本管理岗位。也是在我认清之后做出的选择。大部分工作都是很糟心的,既儿我又找不到那种轻松的工作。就做点实在的工作,踏踏实实赚钱养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履历漂亮or活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