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虹桥今何在,一个王朝的抗洪史,藏在清明上河图的防汛往事

汴河虹桥今何在,一个王朝的抗洪史,藏在清明上河图的防汛往事

人类自古逐水草而居,在江河湖海恩泽的土地上漫漶着灿烂文明,又在“蛟水暴涨”、“淫雨为灾”的简略史述中屡遭水患之苦。“善治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治水永远是治国安邦之大事,水上之桥与护水之堤尤为治水要塞,现今存世的一座座古桥,无不历经风雨,几建几毁,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汛抗洪经验。

这个夏天,南方持续强降雨让多地古桥再罹洪灾,无论是江西婺源还是安徽黄山,多座古桥被冲垮的新闻一再提醒人们,对现存古桥若不妥善保护,极有可能面临跟《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中的“汴河虹桥”一般,湮灭于河沙激流之中。

1.一座城市,一个朝代,兴衰源于一条河流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通济渠,引黄入淮,意在建立南北通联的交通要道,从而加强对南方的统治。杨广乘龙舟三次顺流而下巡游江南之时,未必能够想到通济渠畔小小的大梁城,日后成为北宋一百六十多年盛世繁荣的起点。但处于黄淮两大水系连接点的开封,以势不可挡之势,取代长安、洛阳,成为宋太祖赵匡胤的龙兴之地——汴京。

现今的开封只是四线外小城,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河渠纵横,舟船往来如织,是多河多湖多水的“北国水城”,由通济渠改称汴河的运河河道,地位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快,船只越来越多,南北通衢之中将南方的粮米财赋源源不断运输汴京,营造了光灿九州的东京梦华。

北宋定鼎开封之际,汴河坐拥南北,将南方经济中心与北方政治中心勾连起来,使得汴京城中人口剧增,经济鼎盛。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北宋便在隋炀帝通济渠的基础上进一步疏通了蔡河、五丈河、汴河,同时新开凿金水河、惠民河,通过一条条水道纵横相连,使得汴京城真正成为天下之中,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


在汴京的诸多水系河道之中,汴河的地位独一无二,它连接两大水系,是国家财税运输之命脉,宋人张洎曾有“漕引江湖 , 利尽南海, 半天下之财赋”的评价。同时由于北宋对河道的精心管理、疏浚,汴河水量充沛,黄河三分之一的水量都由此注入淮河,在陆上交通诸多局限的古代社会,汴河无疑关系着大宋王朝的国运昌隆,“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

天下事,物有两端,尽管汴河辐辏风流,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每年入冬后,黄河水枯,汴河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漕运不得不中断。按照史书记载,汴河每到十月,便渠首关闭,舟船不行。在漫长的冬季和次年初春时节,汴河之航运进入冬眠。只有待黄河解冻,滔滔河水一泻千里,瞬时沟通南北,此时朝廷粮纲、各色商船方能起航入汴,抵达京师之时,差不多就是清明时节。由此可以想象,传承千载能够一窥北宋繁盛之全貌的《清明上河图》,无论专家学者勘验其题名究竟为何,但彼时此日,百舸争流,万船齐发的清明汴河,是何等的热闹!

2.水浅则搁,水深则溢,汴河为大宋江山的福祉与梦魇

汴河的四通八达,已经成为大宋江山的福祉所在,不过引黄入淮的圈层设计决定了汴河给京城极大的隐患。黄河泥沙俱下,汴河水浅,则无法通航,水深又有决堤之虞。在北宋当国的一百六十七年间,史书多次记载汴河决堤,淹没不少城镇村庄,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灾祸,在于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汴河的汛期防洪。

公元991年六月,汴河再次决堤,东京城危若累卵,宋太宗赵光义亲临决口,调动绝对参与抢险,夙兴夜寐,达到了“决口不堵,皇帝不吃不睡”的地步,且在决口留下了 “东京养甲兵数十万, 居人百万家, 天下转漕, 仰给在此一渠水 , 朕安得不顾 ?!”的经典演讲。


汴河之福,是东京之福,也是大宋之福;汴河之危,是东京之危,亦是大宋之危。汴河的安危源于黄河“一升河水六斗泥”,引黄入汴的便利也给京城带了洪灾。大量泥沙在汴河河底累年沉积,河床一步步抬高,导致了如今开封地区仍然存在的“水行天上”的独特水文,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大宋王朝为防止决堤,在每年黄河进入枯水期封闭汴河渠首,征调民夫30万之众,以工代赈,以工代役,进行汴河清淤,“汴夫挖河”成为北宋辉煌一百多年的真实注脚。

为一劳永逸解决汴河泥沙沉积问题,北宋进行了多次尝试。其一,导洛通汴。即从洛河引水至汴河,以洛河清水代替黄河泥沙,而且此法能解决黄河冬季枯水期的问题,以期能够达到四季通航目的。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洛河水量远不足黄河充沛,亦无法维持汴河通航所需,且冬季引入洛河水,同样面临结冰无法通航的局限。因此,花费巨大财力人力后,导洛通汴收效甚微,得不偿失,最后不得不放弃。

其二,束水攻沙。此法是中国治水史上伟大的发明,如今小浪底工程调水调沙的原理设计亦是如此。其关键在于堤岸的处理,即“治木岸, 以束水势”。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树木梢头捆扎结实,排列于汴河两侧,然后打下木桩牢牢固定,如此便人为缩窄汴河河面,不但加深河道有利通航,同时水流湍急减少泥沙沉积,木桩及树梢又有效保护了堤岸,减少决口塌方,可谓一举三得之妙。


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宋代治理汴河的痕迹:其一,图中汴河靠近城池的一侧显然经过大量工程处理,整体上规整如一,且有一定坡度,部分地方直立于水面,这是方便舟船接驳的码头。可以想象,在东京主城池中,已经用砖石代替木桩用以束水,不但美观,而且经久耐用。

其二,图中汴堤上多有数人合抱之大树,足见宋代在堤上植树固堤的传统已久,这些树龄均有数十年之久。汴河水流湍急,对两岸冲刷严重,在堤坝之上需要广植树木,才能有效保证汴堤的安全性。且柳树成荫,洋洋洒洒,古城掩映下更显恢弘大气。

3.汴河虹桥,一桥飞架南北,《清明上河图》画眼所在

有水必有桥,特别是穿城而过之水。北宋初年,熙熙攘攘的汴河上建有多座柱梁桥和舟浮桥,但汴河水急,船行如梭,特别是装满财货的大船很容易跟桥柱相撞,桥毁沉船之事屡有发生。尽管朝廷多次调度,改变桥址,仍不能阻挡撞桥事件。

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当皇帝为汴河撞桥事件大伤脑筋之时,千里之外的青州废卒在水面上建起没有桥柱的飞桥。传入汴京之后,人们对这种飞桥加以改进,应用于汴河之上,化解了水上运输和有柱梁桥间矛盾,一经推广便风行全国。

汴河虹桥与河北赵县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并列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如今,其它三座桥仍然存在,而汴河虹桥随着北宋南渡湮灭在洪水之中。关于桥的形制,《东京梦华录》曾载 :“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 , 其桥无柱 , 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鹱, 宛如飞虹。”若说古人的记载稍显夸张,从《清明上河图》中便可窥得汴河虹桥之全貌。


张择端画中人员最为稠密之处便是横亘于汴河之上的虹桥,从图中看桥面宽敞,饰以红漆,行人如织,形象优美。虹桥最典型之处在于桥下没有桥墩和桥柱,有若彩虹横跨在汴河联通两岸。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舟船穿行,按照比例,1华里的河面上有舟船22艘,而拱桥的跨度近25米,净跨20米,拱高5米,这种独特的桥梁结构精妙无比,堪称世界造桥史的独特创造。

汴河虹桥为《清明上河图》“画眼”所在,但真实的虹桥却非特指某一座桥,可以想象,汴河之上当有许多虹桥,无桥柱的木拱桥在北宋后期的风行跟汴河贯穿南北有紧密的关联。汴河为大宋国脉,也是彰显国力的所在。自隋唐到北宋,汴河的地位日益重要,汴京城临河建造,随着人口增加,城池扩建,虹桥的美观和实用价值都得到凸显,因此,对桥的保护与装饰也极尽华丽精巧之能事。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虹桥前段两侧的巨大柳树,不但为虹桥增色不少,关键在于这种河堤防洪措施能够提高桥基抗冲蚀的强度,提升桥梁的安全性。

4.一条汴河兴衰史,便是一个王朝抗洪史;一座汴京飞虹桥,成就一幅清明上河图

公元1290年,黄河决堤,汴河淤塞。从隋大业元年到至元二十七年,通行近七百余年的汴河寿终正寝,汴河两岸的大宋繁华已沉埋黄沙,北宋皇城的富丽宫苑,于今只能在《清明上河图》中遥想真容。

一条汴河兴衰史,便是一个王朝抗洪史;一座汴京飞虹桥,成就一幅清明上河图。

但愿,桥在,城在,人在,盛世永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汴河虹桥今何在,一个王朝的抗洪史,藏在清明上河图的防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