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父亲的病》赏读

十分读书社徽标

这是我加入十分读书社后的第6次分享,今天分享鲁迅先生著名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第六篇文章——《父亲的病》。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多方位地反映了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创作背景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先生因为发表了声讨反动政府无耻行径的《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被迫颠沛流离,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后来,他接受厦门大学林语堂的邀请赴厦大任教。

在《朝花夕拾•小引》中,鲁迅先生说:“后五篇(指《朝花夕拾》的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为了 “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回忆在心里出土了”,他通过对青少年时期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同时也借以排解苦闷、针砭时事。《父亲的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回忆了儿时替父亲请医生治病及送父亲最后一程的情景。

通过对“圆而胖的名医”和“长而胖的名医”不同的行医风格、对待病人的态度、开方的方法,以及一个比一个离奇的药引等方方面面的描写,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名医”利欲熏心、故弄玄虚、草菅人命、巫医不分的恶劣实质。鲁迅先生悲愤至极,他讽刺地喊出了:“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文章末尾则描写了小鲁迅在那个“精通礼节的妇人”——族中长辈衍太太的催逼下,按照所谓的规矩,“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还不停地叫唤“父亲”,令父亲离开时都很痛苦,不得安宁,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违反人性、迂腐无情,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内疚和对父亲的疼惜。

文章赏读

1 讽刺极为辛辣

比如,名医开出了药引——"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原配的蟋蟀,看着这样荒唐的药引,我气笑了。鲁迅先生则嘲讽道:“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比如,对于名医黔驴技穷之后,推荐的巫术。鲁迅先生讽刺道:“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2 对于名医丑恶嘴脸的揭露极为彻底

比如揭露名医的利欲熏心。医者仁心,可是原本1元4角的出诊费用,因为来请的时候是深夜,名医已经阔得不耐烦,就非100元不去。

比如揭露药引的无稽之谈——“‘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

比如揭露名医的巫医不分——“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怨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3 文章让我看到了鲁迅先生温情的一面

因为过多的"斗士"形象的宣传,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顽强、冷峻的,正如他那棱角分明的经典照片。然而,《朝花夕拾》给我们展现了先生许多温情的一面。

比如,本文描述先生看到父亲临终前那么痛苦时的心理——“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比如,最终被逼着一声声呼唤“父亲”,致使父亲不能安静离去。时隔多年,鲁迅先生依然很心疼和自责,文章的最后一句是——“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泪目......

4 鲁迅先生关于生死的理念让我折服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中国的孝子们都认为绞尽脑汁延长父母的生命就是孝顺,全然不顾父母的真实感受。而鲁迅先生却接受了西医的理念——“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我觉得这是最先进、最充满人性温暖的理念。幸福不仅仅在于生命的长度,更在于生命的质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父亲的病》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