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愤怒——评美国电影《银行家》


 我有一个梦,梦想这国家要高举并履行其信条的真正涵义:“我们信守这些不言自明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有朝一日,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能够同坐一处,共叙兄弟情谊。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以肤色而是以品行来评判一个人优劣的国度里。我今天就有这样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

1968年,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遇刺身亡,他的死,推动了美国当局更多法案的出台。然而种族歧视的矛盾愈发不可调和,乃至今日。

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住房法案,禁止在租售过程中存在种族,宗教歧视。

1968年,美国黑人企业家伯纳德•盖瑞特和乔尔•莫里斯卷土重来……

美国电影《银行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两个非裔地产商的故事。

影片以倒叙开头,我们看见的是一张压抑着愤怒的眼睛。公平的仲裁,该如何公平的陈词?

镜头转到1939年,小伯纳德是一个给白人擦鞋孩子,但他是白人嘴里“比别人勤奋的擦鞋童”。他之所以比别人勤奋,比别人擦得亮,是他除了专心把鞋擦好,他还要分出一多半大脑,记录和学习那些白人做生意的经营之道。他快速地记下白人的在收益上的议论。他在窗外偷学时,被保安追赶。这正是父亲非常担心的事,尽管他也惊讶小伯纳德有做生意的天赋,可是那个年代,被无辜打死的黑人也常常发生。

“可惜,你一出生就是黑人。”

父亲的话,在小伯纳德的脸上,第一次压抑着愤怒。小孩子的愤愤不平和哀伤的眼睛,他看着父亲,看着这个世界,那是无声的为什么?

1954年的伯纳德,带着妻儿去了洛杉矶投奔妻子的叔叔。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饭桌上的对话。种族歧视尽管不公平,可是,黑人自己本身也在瞧不起黑人,这就是悲哀的。叔叔对于伯纳德所说的要进入到房地产行业嗤之以鼻,不屑地讥讽他,甚至,黑人听天由命地给自己,甚至给自己的后代都已经定位,他们认为自己合适于种族歧视下,从事该从事的职业是理所应当而甘心情愿。

伯纳德不动声色,但却表现出他该有的自信和内心中的反抗,也潜藏着不屑。他良好的素质与叔叔的讥笑形成鲜明的反差,他脸上,依然压抑着克制在心里的愤怒。

1954年的美国,黑人在白人聚居区拥有房产,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个时间段的伯纳德,脸上更多的是无奈和隐忍。影片中一个有意思的桥段,白人老太太,尽管她是租户,她在业主黑人伯纳德面前,还高傲地抓着不值钱的自尊和虚荣,有点心虚的装模作样,还带着高人一等的浮夸。她投诉了伯纳德,警察讯问的过程,我们看到伯纳德的智慧体现在他心思缜密又有备而来,同时这里表现的是愤怒到无可奈何的隐忍。

跟巴克的合作,因为巴克的突然死亡而终结。可是,巴克看中伯纳德的能力并不等于他妻子也这样。与巴克太太的谈判,这里是伯纳德另一场愤怒到无以言表的压抑。这也同样促成伯纳德与乔尔的合作。

这里要强调一句,伯纳德的妻子在他的事业上,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她的一句“我老公是奇才”,无须任何多余的话来鼓励。这也就印证了那句话,“一个男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他身边是什么样的女人”。

走进中世银行大楼里,白人惊讶地看着他,“看谁进来了,一个穿西装的黑人”。求见里德未果,在银行大厅,伯纳德定格在画面里,身边穿梭着都是白人,他把没有见到里德那一回眸坚忍的愤怒,带到了人来人往的白人洪流中,他愤怒的双眼怒视着这个不公的世界,他瞪着那牌匾上所有的名头,那些与他相隔无法逾越的障碍。一个大胆而惊天的想法在这个黑人的心中蓬勃而生。他坚定的表情体现出他此时坚定而强大的抱负,他要买下这里,这里是洛杉矶市中心最高的商业大楼,他要让那些趾高气扬自命不凡的白种人有一天明白,他是这栋大楼的主人。

压抑,最终转化成反抗的力量。


乔尔•莫里斯出场。

乔尔早已经是富人,尽管如此,尽管他也有很多白人朋友,但没有遇见伯纳德时,他只能算是有钱的黑人,身份,尊严并没有质的改变。他玩世不恭,醉生梦死,因为有钱,玩乐而混迹于歌舞升平。

两个人多年后说起彼此的第一印象非常可笑。乔尔说“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渣”,伯纳德说“你是另一种人渣”。伯纳德过于紧绷,而乔尔恰恰太过放松,是伯纳德嘴里的“不正经”。可是,他们互相欣赏和尊重,惺惺相惜。

但是,乔尔的厉害在于,他看人很准。他与伯纳德的初见,就说出“愤怒”两个字,他看出了伯纳德压抑在心中的愤怒。

“我喜欢看黑人成功。”

“你既聪明又有野心,心中充满愤怒,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这种愤怒再好不过了,”

在伯纳德说他“没有愤怒的问题”时,乔尔只是笑了笑,只是留有余地又不咄咄逼人的风度。在两个人结束了那场对话后,他最后淡淡地说,“你瞧,这就表现出了愤怒”。但是喜欢的。

这是最跟我感觉同步的一场戏,因为我从伯纳德的脸上看到的,就是压抑的愤怒。

两个人最终成为了合伙人。

五十年代,黑人企业家想要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下,取得成功,第一步就要与白人谈判。于是,他们雇了白人小伙马修,作为他们的代表与白人谈判,伯纳德和乔尔化身“司机”和“助理”随身帮衬和必要时解决突发问题。


以最快的速度,对马修进行特训上流社会的社交。包括高尔夫球,西餐礼仪和谈判。伯纳德则负责生意收益上的换算和技巧。马修以最快的速度,蜕变成可以从容应对上流社会的礼仪与交际。一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他们一举拿下172处房产。在伯纳德的面前,他的版图上,他的商业帝国以包围之势无所不在。

伯纳德并没有那么开心,他依然愤怒着。他要杀回德克萨斯州,他心里冲动着强烈的反抗,他要让他的同胞,跟他一样的黑人,跟白人一样平等地享有在银行里贷款,做生意的权利。于是他收购了大陆银行,并允许给黑人贷款,这一下子触动了白人的利益和不满,大陆银行迎来了第一次危机。

衣锦还乡,除了让父亲以他为荣,同时也让儿子感受到以他为荣。他要穿的非常正式并且带着小盖瑞特,走在白人居住区。可是那一幕更让人愤怒,虽然那愤怒原本就存在。

“为什么两个饮水机?”儿子问。

“这里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伯纳德淡淡地跟儿子抱歉,抱歉让他看到这些。这种遗憾其实更能体现一种说不出的愤怒来。他内心更加会有那种冲动,要改变这一切,尽管这里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在曾经擦鞋的地方,擦鞋童“只做白人的生意”的那句话,带给伯纳德的不是遗憾,更多的是不安与悲哀。他一抬头的眼神里,满满的要反抗。

乔尔看人是准的,他曾经说过“人有了钱会变的”。马修的妻子潜移默化影响了马修对自己的高估,她挑唆他的不自量力,令马修不满足一直为两个黑人打工,他忘了自己到底是真的成功,还是在伯纳德指导下成功。他想成为合伙人。

正好此时给黑人贷款,造成了大陆银行经营上的危机。马修此时要求收购马林银行,并且咄咄逼人,威胁如果不能成为合伙人就辞职回洛杉矶。

两个人并不看好马修可以独当一面,可是,德州不像洛杉矶,他们黑人的身份进不了银行办公。马修只是快速培植的演员,没有伯纳德和乔尔的随时指导,他对生意上,特别是银行的业务不能游刃有余。可马修擅自决断,结果遭人设计,马林银行被查,被封,三人被捕,被起诉。

看似是银行的监管问题,其实演变成了政治问题。再看到自己最初学习和记录时的本子,我想伯纳德此时愤怒没有了,他在思考,在做决断。他没有忘记赚钱的初心,他要改变所有不公的初心,所以那个镜头里 黑人脸上的黑色瞳孔,是不忘初心的坚定。

镜头回到影片开始。

接下来的都是愤怒,他用演睛在说话,终于是忍无可忍到无须再忍。那个白人议员,他凭着白色的肤色跟伯纳德大谈“美国梦”,他配吗?伯纳德的眼睛在作回答。

他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一个字都已经是多余了。

无数次被提起的“美国梦”,无数次触碰人心。乔尔给了伯纳德最权威的评价,“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者。”摘下眼镜,无须隔着镜片看这个世界。那个白人强调“个中轻重”是不很讽刺?

伯纳德的愤怒终于压制不住,他终于爆发了。他愤怒地瞪着眼睛,慷慨激昂地反击这个不平等的社会。

“美国独立宣言写明,人皆生而平等…人人都得以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伟大的目标…对广大百姓而言,这是伟大的谎言……”

伯纳德和乔尔,被判入狱三年,名下177处房产充公,大陆银行被低价收购。

美国的种族歧视始于1619年,作为第一批黑人奴隶被贩卖进入北美后。1776年,美国通过《独立宣言》,发表了奴隶制在13个殖民地的合法化。1800年,废除奴隶法,黑人奴隶开始逐渐解放。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奴隶制的废除问题更是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索。1863年,林肯发表《解放宣言》。但是,白人依然有种族意识,黑人依然遭受不平等对待。


看这部影片时,另一个黑人总是在眼前浅笑着。他是黑人钢琴家 唐•雪利。那是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的原型。两部电影都是描写种族歧视,都是潜意识里描写黑人的隐忍。他们都雇佣白人,因为从事的行业不同,导致他们反抗的方式与内容也不同。

说一个人的举止和修养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唐虽然是黑人 可他接受贵族式的教育,同时生活富裕。他虽然面对种族歧视,表现出的也是愤怒,可他多体现的是内心的深深的痛苦和悲伤,却无力抗争。


伯纳德的反抗不是悲伤的,他一直深埋着的愤怒。他在最后时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他知道等待他的结局是什么。

《绿皮书》的意义在于,只是让你跟随着一个小的个体去扩大社会问题。只是从小的角度感受个人的伤感和无奈。只是提取两个社会矛盾体,却无力改变,是小我。

《银行家》则不同。人物设定决定整个事件的影响力。一个人的力量尽管薄弱,可是他能扩大这种力量与悬殊的势力斗争,且具有革命性。是大我。


两个黑人演员,虽然有相似的神情,但由于内心表达的情绪不同,是两个人各有动人之处。出演音乐家唐.雪利的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非裔美国演员马赫沙拉·阿里,他更多的是让人心疼,他把内心的无奈呈现的是要拥抱他的悲伤。

认识安东尼•麦凯当然是《拆弹部队》和《美国队长2》的“猎鹰”。伯纳德这个人物,安东尼把所有内心都表现在脸上。他让我们记住了他的眼睛,他把愤怒压抑在眼睛的深处,隐忍着然后放出来,一次次忍着,到最后的冲天一怒。

结局是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压抑的愤怒——评美国电影《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