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禅机的故事

一天早晨,一个人来到大街上,走上人行道,一个窨井盖子丢了,结果,他不小心掉进去了。

第二天,他躲躲闪闪的,但还是是掉进去了。

第三天,他终于躲开了。

第四天,他坦然的走过了窨井。这就是红尘修行四部曲……

修行无非心性法,心性法只有两部分——向内看和向外看。向内看叫自省,所谓明心见性,明吾心,见到心底真性。何为真性?深广,轻柔,纯净,光亮谓之真性。向外看叫征服,何为征服?贪婪、嫉妒、占有、欲望。

但是又想,这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如何选择?更何况现代社会几乎不谈心性,尤其不谈向内看。作家不谈,哲学家不谈,文化不谈,这就很麻烦。于是,就又回归到第一个故事。再思,一切很微妙。

佛陀告诉我们向内看,追求生命本身至纯至净至善至真至美。先师孔子又告诉我们“格物、致知……平天下”,即所谓先内后外,内圣外王。余思,生命本身就是偶然和必然的结果。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既然必然又有何惧!既然如此,又何不坦然面对……何不求纯净与至柔至善?

子夜深思。

吾思

物者,维持吾躯体存在也。躯体之存在,吾灵魂有所寄也,有所寄,方可知生命过程之快乐可享也!如此方知快乐来之灵魂之萌动,来自精神之需也!

何为快乐,心安也!何来心安?布施济世也!而欲念动,贪心起,若践之则如孔子所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似此则何来心安!何来理得!

譬如一人,抚慰众生,以怀济世,见众生乐其亦必安。况《金刚经》曰: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渡众生尚心不起,况一粥一衣之施也!此只可谓心略安!

再如一人,若贼子状,喜沾他。如斯,与人交则忐忑,忐忑则不安也!不安则必亏也!此二者相悖也!

况五欲者曰财,曰色,曰名,曰食,曰睡,六尘者曰色,曰声,曰香,曰味,曰触,曰法。此者皆护体之要且需之甚少,何须众也!

以大师讲义,心安为本,体为末,余观则又有本未倒置矣!更何况佛佗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不可得则无心,既无心则不发乎心,不发则无忧亦无虑,无牵亦无挂,无挂碍故,无畏亦无怖,即可矣!

再之,以世间法看之有三语可鉴:一曰赤子,二曰质本洁来还洁去,三曰修得莲花身!吾思如此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充满禅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