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跑步小说家是如何炼成的

各位伙伴,晚上好,我是猪聪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村上春树——跑步小说家是如何炼成的。提起村上春树,他可是一位大神级人物,每天跑10公里,坚持了近40年,不光跑步,他还写小说,每天笔耕不辍,最有名的一本《挪威的森林》卖到了3000万册。什么概念呢?放在日本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人拥有一本。今天介绍村上春树,主要分三个方面。(为了方便,我就简称村上)一、村上的写作;二、村上的跑步;三、我们从他身上能学到点什么?第一部分 村上的写作开始写作之前,村上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在大学沉迷爵士乐,中途退学,组建酒吧,结婚,看不出有写作的任何迹象。俗话说:只要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就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在村上29岁这年,一个4月的午后,他作为橄榄球球迷,看到比较弱的主队希尔顿的漂亮击球,一颗种子冒了出来:没准我也能写小说。当天就买了纸和笔,心扑通扑通的跳,每天利用半夜和凌晨写作,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在赛季结束写完了初稿,恰好自己的主队夺取联赛冠军,给不太平凡的一年又增添了一分神秘。第一部小说获得了新人奖,村上写小说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方式。村上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把自己逼近这种固定模式里,每天一睁开眼,已经欠4000字的债。那么你会问了,有时候写不出来怎么办呢?给村上带来启发的是从他喜爱的爵士乐。他说,写文章与演奏音乐有相同的要领。其一是节奏,其二,琴键相同,而和弦各种各样。什么意思呢?大意是:就算只能用有限的素材去构建故事,仍然会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比如演讲的时候,你可能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只要一开口,总会不自觉涌现出真实可贵的东西。写作就是把想起来的迅速写下来。从没有东西可写到引擎发动起来,很艰难,但是获得了驱动力,向前行驶的过程中,就很轻松了。这样的写作方式偶尔也会带来有趣的经历。在写《奇鸟行状录》的时候,发现从整体上看中间有几章不太协调,就整个删除了,后来又以删除的那部分为基础,捣鼓出一部全新的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你说有意思吧第二部分 村上的跑步讲完写作,我们来谈一下村上的跑步。二三十岁的时候,专注力可以召之即来,你可以维持在高水平,但是随着中年时代的到来,体力会渐渐衰落,持续力也逐步减退。村上读了一篇关于神经元的科学报道:脑内海马体产生的神经元的数量,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得到飞跃性的增加。通过像游泳和跑步这类运动产生的神经元,如果不用的话,会在二十八小之后消失。而如果给与刺激,就会被激活并有效利用,学习能力与记忆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村上选择了跑步这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开始的运动,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他每天运动一小时,至今坚持了近四十年,那你会好奇了,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第一,跑步这件事很合自己的胃口。他说比起每天坚持挤公交,每天跑一小时根本不算一回事。第二,把自己将要做的事,当做是必要的行为。你想啊,跑步再合胃口,也会有不想跑的时候,这时候村上心里默默祈祷“这对我的人生来说,无论如何非做不可”。不过话又说回来,村上也坦言这种做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一错再错,反复尝试摸索出来的。我们能从他身上学点什么呢?有一本心理学书籍叫《园丁与木匠》,这是一本育儿宝典,艾莉森把父母分为“园丁”和“木匠”两种。但是它的思维方式和村上的人生轨迹有相似之处。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园丁和木匠的工作模式。园丁的工作模式是:创造一个适合花草树木成长的环境,维持小小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不过分干预,而那些出乎意料地开出来的花朵,就是园丁工作出色的表现。但木匠不是,木工活追求的是精确、全方位的控制,以及严格按照设计图的材料组合。我们对待自己的爱好何尝不能这样呢?像村上写小说、跑步,就是园丁的表现,播撒种子,给他适合的环境,待到时机成熟,后来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了跑步小说家。最后,我想说,不要着急,想成为参天大树,就去播种,给他合适的环境,希望每个人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上春树——跑步小说家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