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生活故事是中性的

1.生活故事是中性的。每个人都经历着生活中每个当下,作为这个主体,你必须去接受。而作为旁观者,你无权去评判这个故事本身。它的构成原委和复杂性,当事人都无从说清

2.剧作家的剧本体现其内心对世界的认识。所以如果想了解一个导演或者编辑,就要看他一系列的电影。最好是沿着时间轴去看,看看他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变的东西

3.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近来大量的批评荧幕鲜肉,抠图大法,演技拙劣,流量至上的文章在各个主流媒体的公众号上出现。与之对比的是大量老戏骨无剧本可演,大量35岁以上的专业女演员无法在市场上找到空间。这里有很多原因,资本的逐利,快速变现,大部分青年观影者的价值判断等。我们的市场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否还存在?每年还是可以出几部不错的片子。审查制度优化,文化繁荣,观点碰撞,相信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好演员终会有看到光的时候。

4.对于电影,我一直没有特殊的爱好。不会追逐一些牛逼的电影系统、一些导演。也不会好电影就一定在电影院去看。那些爱好电影的人,一定是在电影里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或许是电影的仪式感?或者是大荧幕所呈现出来的不一样的质感和细节?或许电影只是一个男女朋友去消遣的工具。如果是看故事本身,在哪里不是看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好奇?每场必去电影院看的朋友,到底是去看什么?

5.《奇葩说》决赛,这里参赛的无不是牛逼的辩论高手、精通语言、谈判的高校老师。我在想,辩论的,教书的这么多,为什么这些人出来了。后来发现,事情关键在于你敢不敢,而不是对不对。你只有先敢于站出来,让大家看到你的优劣,才能进行评判,不管是好坏。很多人说,你没有遇到伯乐,没有找到赏识你的人。关键是千里马有那么多,你怎么才能让伯乐“看见”。

6.大多数人以为的不合理,或者说不公平,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阶梯性。就像奇葩说决赛的辩题,合群到底对不会,要不要改。其实,你真的不合群么?你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群体。在微博、抖音上谩骂的人也是,看不惯、看不上、觉得别人傻逼,实际上是因为你没有办法理解别人的境界和高度。所以,当你想骂人的时候,先想想是不是我根本level不够,多看看书比骂人要好很多。

7.看了《你好,之华》,故事写的很接地气。人到中年的时候,当她/他面对着眼前的生活,粗糙的现实,平淡的日子,不上不下的人生,回忆起青春年少时觉得自己的无限可能。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而是不是我们就注定普通?而我们的下一代,又在诉说同样的初恋密语,幻想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会不会发现其实自己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8.人生是不是就是自己讲给自己的故事。如果连故事的讲不好,那是不是就注定堕落颓废。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感:生活故事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