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心理学》分享

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曾说:“一部心理学史,就是一部实验心理学史。”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1)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本性的认识,即儿童的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3)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心理发展,即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遗传和环境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遗传决定论,另一种是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物学结构,而这个生物学结构的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

格塞尔经过大量的观察,提出了儿童行为发展的基本原则:(1)发展方向的原则。(2)相互交织的原则。(3)机能不对称的原则。(4)个体成熟的原则(这是格塞尔理论的核心原则)。(5)自我调节的原则。

格塞尔在上述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育儿观念:(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的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乐趣。

总之,教育要基于一个基点——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观规律。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通过小艾尔伯特实验认为: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所以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生理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决定机能的未来发展,机能的发展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华生强调控制行为;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认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是被动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完全取决于是否得到外界的强化,被强化的心理和行为就得以保留,没有得到强化的心理和行为则自动消退。

除了“儿童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哪个起主导作用”“儿童心理发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些基本问题外,“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还是分阶段的”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基本理论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用50多年的辛勤研究创立了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等关键概念。认为人的发展可以看做是成熟、经验、平衡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是通过对客体、时空、因果关系的认识而获得的经验,经验的组织又将改变人的认知结构。儿童对环境进行同化,发展了认知结构,达到主客体暂时平衡。而生物系统的特性是不断同化,因而儿童又要纳入新知识,使之符合自己内在结构,使认知结构发生调整,再达到新的平衡。这样使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也就是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的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儿童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存在不受环境和相关因素影响的绝对独立与封闭的个体。

婴儿早期与照看者之间的情绪经验可影响大脑中某种化学物质的产生,这种化学物质在大脑皮层的生理发展上起重要作用。大脑皮层主要负责人的思维、知觉和情绪等复杂机能。当婴儿对照看者的情绪依恋得不到满足时,婴儿的神经系统中产生的激素,将导致大脑皮层中特定结构和情绪环路的非正常发展。婴儿期消极的环境影响因素引发的大脑的不正常发展,将导致这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人的心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进行反映。大脑的发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生理基础,没有大脑良好发育的基础存在,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大脑的结构和机能是统一的,结构决定机能,机能也影响结构。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其机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发展的速度。

首先要为婴幼儿、儿童的大脑发育创造丰富的刺激环境。

美国幼儿教育强调大脑发育所需要创造的丰富刺激环境的六个领域:大动作领域(走、跑、跳、攀爬);精细动作领域(绘画、做手工、穿针引线等家务活);适应能力领域(学习自我照料);认知领域(教孩子参与活动、理解概念、分类排序、数数、加减、认识拼音字母、背诵诗歌);语言沟通领域和社会交往领域(教孩子正确使用单词、短语、遣词造句、说明想法和愿望)。

其次在玩耍中培养儿童。

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有助于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玩耍满足了孩子们的欲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玩耍完善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了相应的社交能力。

还要让儿童主动与环境互动并注意智力发展关键期。

我们还要知道左脑和右脑在心理发展中有不同作用,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在婴儿刚出生时,大脑的单侧化也许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日渐专门化、单侧化,并且在发育速度和水平上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在大脑发育成熟前,尤其在学龄前,男女两性智力活动在大脑两半球上的反应部位就存在差异。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男婴与女婴在听音乐或听童话故事时用脑的部位恰好相反:女孩的反应部位是大脑的左半球,男孩的反应部位是大脑的右半球。

所以我们要抓住发育关键期,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大脑潜能,因为在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重组能力,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和行为经验。错过了,一些能力就不可能获得或达不到最高的水平。

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全面的教育,全面、平衡地发展左右脑。

另外开发右脑,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境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

从儿童开始,右耳优势越来越明显,说明我们的左脑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左脑的潜力尚有很大部分未被开发。而右脑是创造力之源。创造力说到底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联结起来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多提供图形、空间等学习材料,进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来实现。

培养幼儿良好性格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例如不会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等;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得学习注意力转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将会荒废学业;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控力强,做事有主见,还能够听取意见并积极改进,学习上灵活而刻苦,善于和同学交流。

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智力环境来看,长子的智力环境往往优于其他孩子,有一定的优越性。

教师期望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很大,教师内心的积极期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声音等信息会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教师的好恶,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同伴对儿童心理发展也有影响:同伴是强化物;同伴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的机会;同伴给予儿童稳定感和归属感。

电子产品、网络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好好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要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努力提高他们认清并剔除信息垃圾、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确保不受其害;寓教于游戏之中。

另外,注意力与记忆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

许多年轻的父母经常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学龄儿童中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患病率达5.8%,全国共有患儿近2000万人。那么儿童注意力与记忆能力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人脑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儿童的记忆容量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的变化规律,年龄越小,记忆容量就越小。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增大记忆容量,以记住更多的东西呢?

1.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度的记忆要求。如果无视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向幼儿提出小学化的学习要求,只能是有害无益。

2.通过工作记忆来适度提高儿童的记忆容量。

3.通过学习记忆策略来提高儿童的记忆容量。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孩子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发生联系等方法使孩子的记忆单位量扩大,从而提高记忆容量。

记忆策略可以帮助更好地记忆,对于儿童来说:复述策略;系统化策略;类别提示线索进行回忆;间接识记等记忆策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还可以寓记忆于游戏之中;培养兴趣,快乐学习。

人类不仅有对客观自然世界的认知能力,也有对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对自我的意识就是儿童对自我的了解,它既可以是最简单的形式,即意识到“我”的存在,也可以是相对复杂的形式,即可以理解自己的思想,并进行相应的判断与分析。儿童还具有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群体意识的理解。

儿童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儿童也因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我意识,或积极良好的或不良消极的。

德国作家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由于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是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模仿和学习发展自我意识;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认识自我。

儿童不仅能够观察到人的外部的、具体的行为,还能够认识、理解人的内在心理状态,推测他人的所思所想,并能用愿望、信念、意图等去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他们有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个和思考,并且这种能力大大超过了传统上人们对他们的估计。

四五岁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开始丰富和深化,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问题,并给予释疑解惑。4岁的幼儿,思维更发达,对外部的事物更为敏感。他们对性别的差异也比3岁时更好奇。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殖器官也产生了好奇,会有和别人对比的强烈欲望,并由此感受到男性和女性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

在此阶段应该对儿童进行性知识初步启蒙教育:一是可以利用洗澡、游戏的方式指出并教给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要保持轻松和平静的态度,用准确的语言讲述,遮遮掩掩反而会使幼儿对性好奇。二是让幼儿知道性器官属于自己的隐私,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到,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

总之,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要把握尺度,对于孩子问到的一些性问题,父母应该用科学的艺术的解释回答孩子。同时要深化孩子对社会文明常规、礼仪的认识。在此过程中,父母应该特别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最后就是儿童情绪发展

婴儿(0~5周)会因环境或内部原因产生微笑,它是自发的,没有真正的社会意义;

(5周~3个半月)是无选择的社会微笑,还有就是一种来自于认识世界的满足感的微笑——认知性微笑。

有选择性的社会微笑(3个半月以后),是一种喜悦而积极的笑,是真正意义上的笑。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爱笑的宝宝大多比较聪明。

我们都知道婴儿生来就与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在心理学上叫“依恋”,孩子出生后,不仅要给予物质的满足,还要及时地给予爱的抚慰与触摸,良好的早期依恋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早期依恋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今后成长有“性向预定”的效果,早期依恋不仅会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且是日后发展的“指示器”。孩子非常需要来自母亲温暖怀抱的无条件的、充分的爱和安全感,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亲要承担起抚育子女的主要责任,尽力使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还要对于孩子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做出反应,尽量避免自己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以上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作者都有相应的构思精巧的实验构思及其设计过程和实验结论。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获得启迪,从而在孩子的教育上获得一些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儿童心理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