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看得见”是个设问句,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7月的北京正值盛夏,持续闷热的天气着实令人不安。

但是比起两年前那个夏天的不安,今年的心境澄澈多了。

两年前一个蝉鸣聒噪的夏日中午,在楼下小店吃完一份宫保鸡丁盖饭,匆匆打车赶往考场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这是第三次赶考,前两次没考过,心理压力还是挺大的。打车在路上时候,后悔刚刚吃了辣,万一下午闹肚子影响考试怎么办,还催促慢性子的司机师傅开快一点,怕迟到。

现在想起那时自己的状态,是多么的焦虑、惶恐和不安啊。

人的成长,真的是一瞬间的,越经历困境成长越快。说来很是丢人,二十大几的年纪才正经八百谈恋爱,失恋,从失恋的泥沼里往外爬。进入职场五六年,该是小有建树或华丽转型阶段,却在这时陷入到不温不火的焦灼,心里的纠结气氛正浓。外在的小小遭遇,又给这两层叠加的困境加粗了一笔,面对二房东的欺诈行为,不得不从刚刚搬进的新家里搬出来,前后不过两周时间。

想起那个夏夜奔走在熟悉的街道,寻访不同中介看新的出租房间,犹豫半天还是没答应坐上中介小哥的电动车后座,宁愿自己小步快走跟上步伐。因为心中有一份恐惧,也有一份执拗,只想凭借自己穿越那段黑暗的夜路。

后来,那一切都过去了。终于通过在职研究生考试,进入到论文撰写阶段。也搬到一间窗口视野很好的新家,能看到天空中满幅的雨后彩虹。加入到北京趁早读书会,从参加活动到组织活动,学会了复盘、时间管理,认识了更多精进美好的姑娘。职业跑道也逐渐调整到正轨,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沉淀、思考、修炼。

再后来,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搬进了装修一新、属于自己的新家,那里有一扇偌大落地窗,能倚靠在窗边看书、喝茶、发呆。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就真的恰好认识在写下效率手册自问“男朋友会在哪里”的第二天。

不知道这些后来的变化,是必然还是巧合。只知道那段暗黑的夜路时光,是读着潇洒姐的书,刷着她的微博,在身边闺蜜鼓励和特别多的趁早小伙伴感召之下,走过来的。

潇洒姐年长我十岁,认真翻看过她的微博,阅读过她的书会发现,她的生命密度和广度远远丰盈于同龄人,即使年长她十岁的人也未必能够逾越。央视新闻主播,公关公司外企白领,自主创业的女老板,这些角色赋予她的能量链接太丰盛啦。

顺理成章,她的丰富阅历和思考深度足以支撑她写出“写在30岁到来这一天”这篇经典的文章。酷酷的、冷冷的、有劲儿的文字有别于其他温度刚好的鸡汤,她的思考更深邃,表达更高冷,影响更透彻。

最喜欢潇洒姐“走夜路的姑娘”这篇文章,收录在《三观易碎》里。反复看了很多遍,开始录制音频,一边朗读一边内化于心,就仿佛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自己。每到当下踟躇和彷徨时,读它;每到觉得坚持好难,想要退回原地的时候,听它;每到再度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再来读它、听它。

渐渐的,经过了一年时间的成长,仿佛把文章主人公的心路都走了一遭。回过头时再看那时自己的经历,真的就是云淡风轻,烟消云散了。留下的不再有深刻的痛和恨,而是获得成长和新生的轻快。

这份感觉,很爽。

不敢说那一大段“夜路”之后的生活都是光明坦途,也不敢说潇洒姐的所有一切都是亘古的、不容争议的。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每一步遇到的新问题、新的人、新的一轮怀疑、焦灼、困惑和煎熬期,会一直存在。就连对潇洒姐本人,也曾产生过质疑眼光。感觉她变了,又说不好是哪里变了。

这次发布会见到潇洒姐,是第三次。第一次是在2016年的趁早大趴上,远远的望着站立舞台中央演讲的她,期待着她宣讲的趁早APP上线和趁早大学开学。第二次见,是在去年的趁早大学之绘制职业发展地图活动里,潇洒姐作为“王校长”做开学典礼讲话,现场小伙伴争相和大姐合影、近距离聊天。没有距离感,因为她就站在你身边,聊起一些日常,很亲切。却又感觉距离很远,因为她身上的光环很大,闪闪晃眼的那种,我觉得自己成为不了她那样的人。

过去这一年,和趁早的链接更多发生在北京趁早读书会上,加入到核心团队做线上运营,共同组织复盘、读书、演讲的线下活动。偶然的机会站到人前,捧着效率手册分享起自己的成长故事,那场活动刚好有男朋友担当摄影支持,为我们记录下难忘的活动照片。那一瞬间,有种奇怪的感觉穿过身体,不禁打了个冷颤,一两年来发生在身上的变化仿佛被时光镜头捕捉到,投射下来一道剪影洒落进心里。也许那一瞬间,看到了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看得见”是个设问句,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