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你最近的生活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30岁上下,在一座城市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你在一家不好也不坏的公司做着一份普通的职位,工作谈不上热爱但也说不上反感;
你对一些同事的言行举止不是很看得惯,但好在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冲突;
赚的钱说不上多,但应付日常开支还是足够的;
偶尔也会给自己制定一些学习成长计划,但也仅限于书架上摆放的翻过几页的书,以及手机里买下来的各种微课、音视频......
01 职场“窄化效应”你中招了吗?
小芳(化名),10年前播音主持本科毕业后考到一市级博物馆担任展厅讲解员,10年来,除了展厅更新布展外,工作内容基本上没变化,工资也没啥变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是满腔热血,工作能力也很快得到领导认可,第二年就任命为展教部部长,但之后的8年天天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让小芳开始怀疑当初选择这份工作是否正确,尤其是看到朋友圈同学们在电视台混的风生水起,她也不禁审视这十年她除了生了两个孩子,究竟还有什么值得她骄傲呢?她动过无数次想离职的念头,但家人都劝她这么稳定的工作上哪找?有大把时间可以照顾孩子,又有稳定的收入,这是多少人盼不来的,别作了!
其实,类似小芳这样的例子,尤其是生完孩子的职场女性不在少数。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就是为什么一份简单的工作干得越久,越觉得憋屈,甚至连离开的勇气都没有呢?
那是因为,不知不觉中我们都进入到了职场“窄化效应”。
所谓“窄化效应”,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在职场中我们管这一现象叫做“职业病”:比如医生当久了往往会有“洁癖强迫症”、会计干久了对数字会极其敏感、文字编辑往往喜欢强调排版,纠正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等。
那如何跳脱职场“窄化效应”呢?
02裸辞还是转行?
小芳自从动了“辞职”的念头,每天都在留意各种招聘信息,毕竟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要还,成年人的世界不能如此任性。可是茫茫招聘信息中选来选去,不是自己条件不符,就是岗位还不如现在的职位。十年工作下来,让她意识到自己不论从知识还是经验甚至认知层面都逐渐被窄化了,从一名有无限可能的毕业生变成了一枚“职场螺丝钉”。
前段时间小芳有一个同事勇敢的“裸辞”了,那是一个刚进单位不足一年的95后小伙子,虽然在职时小芳和他接触不多,但自从听说他辞职的事,小芳就开始打听他的各种消息,估计也是想知道自己的后路吧。小伙子辞职后,在家开始准备考研,这个念头小芳也想过,既然本科专业限制了择业的方向,不如研究生换个专业读读,也许两三年后出来又是一条好汉呢?可惜小伙子一直没考上,毕竟没了学校的学习氛围,加上父母天天施加的压力,考研不是那么容易的,再后来小伙子随便在一个私企干了下来,边工作边考研……
同事考研失败的案例也让小芳看清了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她不禁反问自己,自己天天这么折腾憋屈,到底为什么要辞职?马云曾经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实就两点: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这两点原因确实涵盖了百分之九十多离职者的心声,小芳说自己想离职就是因为自我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尤其是近几年自媒体行业爆红,谁都可以自己当老板,看着抖音里随便一条视频点赞好几百万,谁不心动,谁能甘心?
03 开启最强副业模式
认清现实的小芳决定突破现状,开启了最强副业模式。小芳说她现有的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空闲,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行动起来,赶上潮流末班车。十年工作经验没啥优势,那就从头学起,什么感兴趣学什么,利用空闲时间,她学习了英语、礼仪培训师、心理咨询师、爵士舞、普拉提、茶艺师、品茶师、读书会、写作营等等,一切有兴趣的,想学的都去尝试,不给自己设限,就不知道极限在哪里。慢慢的,事情真的朝着预想中发展,她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培训讲师,主业工作不仅没耽误,副业还稳定发展,连小芳的孩子们都说妈妈一直在学习,妈妈学习的样子好美。
04 副业推荐
一、设计类(适合喜欢PS、CAD、AI作图、画画等同学)
设计真的是一门复利的技能,只要技术达标,不缺收益,是非常适合发展的副业。
二、写作类副业
写文章是老生常谈,但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网络兼职方式。网上写文的变现方式很多,有比较基本的白字一元左右的水文,也有单篇1000字左右40-50元的单篇买断式,更有高价的公众号投稿、拆书稿等,但同样难度大,过稿率低。
三、翻译赚钱
一般线上笔译,会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即可被招聘方录取。工资会根据你所翻译的内容的专业性、长度发放。国内给熟练翻译的价格一般在¥100/中文千字,¥70/英文千字,但国外网站给的价格一般是国内的好几倍。
四、声音变现
利用声音作为副业,在掌握若干技巧后真的是很有复利的一个方向,尤其是现在音频和视频逐步火热的大环境下,如广告、配音、主播、录制有声书等等。
写在最后:
小芳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现实中,类似小芳这样等待走出困境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有一个事实几乎已成定局,那就是,不论基于残酷的现实还是未来的趋势分析,专业人才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试图一技通吃或渐渐成为历史,而一专多能型人才方能在这个动荡的职业环境中走的越来越稳。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辞职,还是坚持?这也的确是个问题。”
是的,我们还活着,而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