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诌八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就满嘴跑火车,你管终点是哪?老司机了~盗文必究!】
拔罐的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
(1)适应症
拔罐疗法有较广泛的适应症,具体内容参见“各论”部分。
(2)禁忌症
①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瘢、白血病。
②皮肤严重过敏者或皮肤患有疥癬等皮肤传染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③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皮肤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颈动脉博动处、局部皮肤丧失弹性者不宜拔罐。
④重度心脏病、呼吸衰竭及严重的水肿患者不宜拔罐治疗。
⑤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及乳房不宜拔罐。在其它部位施用罐法时手法也应轻柔。
⑥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⑦醉酒、过饥、过渴、过劳者慎用火罐。
(3)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室应保持温暖,空气清洁,并要求避风,以防止患者受凉。患者应选择适当的体位,否则造成施术不便。
2、拔罐时应根据患者所需要拔罐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路、无关节凸凹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漏气和脱落。
3、用火罐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过多容易滴到皮肤上产生烫伤。因罐口靠近皮肤,所以棉球经过罐口时速度要快,以免罐口过热而烫伤皮肤。贴棉法应用时应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滴酒法应注意避免酒精过多流到罐口或滴到皮肤上;架火法应注意扣罐要准确,以免撞翻燃烧的火架,患者注意不能移动以免火架翻倒灼伤皮肤。
4、拔罐时操作动作要迅速而轻巧,要做到稳、准、轻、快。罐内的负压与扣罐的时机、动作的快慢、火力的大小、罐具的大小直接有关,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将罐拔紧而又不过紧、罐内的负压适宜。
5、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起罐时应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食指压住罐口边上的皮肤,使外界空气从罐口与皮肤之间的缝隙进入罐内,罐体自然脱落。
6、在使用针罐时,需注意拔罐可使皮肤突起、肌肉收缩,加之罐底部的撞压,容易使针体弯曲或进针的深度增加,尤其是胸背部的穴位,容易造成气胸,慎用此法。
7、初次治疗的病人、年老体弱者、儿童及神经紧张、空腹等患者以选择小罐为宜,拔罐时间宜短,负压力量宜小,手法宜轻,同时应选择卧位,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晕罐现象。晕罐现象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四肢发凉、周身冷汗、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细弱无力等。遇到晕罐现象,医者不能紧张慌乱,立即令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级解井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剩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酒泉等穴,一般也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
8、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赛血现象,或有时局部出現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療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色。如局部没有瘀斑现象,或虽有轻度的潮红现象,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则多提示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够准确。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失之前,一般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9、拔罐的间隔时间一般应根据瘀斑的消失情况和病情、体位而定,一般瘀斑消失得快、急性病、体质强者,间隔时间宜短;瘀斑消失得慢、慢性病、体质较弱者,间隔时间宜长。
10、刺络拔罐法的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者出血量宜多;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宜少。
11、用走罐时不能在骨骼突出处或小关节处施术,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罐漏气脱落。
12、用抽气吸引法拔罐时,注意不宜使罐内形成过大负压。通常我们拔罐的负压一般为0.4个大气压,很少达到0.5个大气压,如果达到0.5个大气压后再留罐,就可能使皮肤出现水泡。如果抽气罐没有压力表指示,就要使压力从小逐渐到大进行观察治疗,结合患者主观感觉,确定最合适的负压。
这些就是全部拔罐的入门普及知识了,无论是世面上出现任何的派系拔罐方法,也都跑不出我归纳的范畴,明天拔罐类的问题我也会再编写一部自身纯经验的文稿,字数不会太多,至于我写的这些东西,能有多少人来看,多少看的懂的,也无所谓…
一切随缘吧,真正是中医兴衰还是忽悠当道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左右的,那种心酸和孤寂也许我可以有知音,也许我这辈子会是孤掌难鸣…即使我教过的学生那么多,可本质谁又可以把我的住?不忽悠你!真对不起你的那份无知和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