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全心理
徐婷婷 邹义文 来自泡泡心理
导 语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里并没有心理学奖,但这怎么能挡住心理学大神们的进击!今天,我们一起来膜拜一下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们~
1理查德·H·塞勒
新出炉的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理查德·H·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理查德·H·塞勒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系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均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理查德·H·塞勒获奖,不少人直呼“他早该得了”。和他合写论文的丹尼尔·卡内曼2002年就获得了诺奖;2013年获奖的罗伯特·希勒也曾受他启发。有人用Google 学术对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论文进行检索,塞勒的引用率常年排前三。
他还曾客串参演电影《大空头》,没看过这部经典电影的小伙伴们可以找来看看。
心理账户和储蓄理论
人们如何评价不同经济交易下的公平?人们何时会把两件事情的效用合并起来看?什么时候又会把两件事情分开来计算?在公平问题上,塞勒给出的答案是消费者经常会从价格比较中提取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交易效用,并与自己的消费偏好相结合从而得到相应的公平标准。事实上,相对于吃亏本身来说,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这种“伤害”是否会加强另一方的有利地位。在合并或分解两个事件效用方面,人们更倾向于把小的损失和大的收获合并起来对待。
心理账户概念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它假定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也会在心里记账。消费者在不同来源收入下的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不同,即一个拥有20万元股票投资组合的人不太可能会因为这个投资组合增值2万元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但如果这两万元收入来自于赌博、奖金或者税收折扣,那他很可能在短期内增加自己的消费。
理论应用:塞勒(R.Thaler,1990a)用心理账户来分析行为,采用一种内在的控制机制,如今许多家庭都用这套机制来评估、调节和处理家庭的预算。他指出每个人都会使用心理账户,只是有的人不自知而已。通俗地说,为什么很多家庭主妇不会用交水费的钱来交房租?大家都明白钱是可替换的,但是当我们在心里设定不同的账户时,即默认不同账户间是不同的。这就可以引申为企业为了控制支出,订立不同项目的预算,当企业需要购买一项重要的东西时,因为原先购买该物资的预算账户不够而不得支用。同样的,赌场中赌徒下赌注时也会用心理账户对自己的钱和赢来的钱进行区别对待(Thaler & John son,1990b)。善于使用心理账户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价值的,生活可以变得轻松、有趣和安稳,这就相当于在我们心里设立一条无形的界线,让我们在目前区间内最大效益地安排生活。
此外,塞勒还研究了很多反常现象,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其研究目的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学者们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以此推动传统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塞勒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紧紧围绕行为经济学前沿理论,更重要的是因为塞勒循循善诱的行文特色及通俗易懂的魅力语言,感染了经济学界的学者们去探究人类至今未知的知识领域。
2赫伯特·西蒙(又名司马贺)
赫伯特·西蒙
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管理学家、计算机学家、组织决策管理大师,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为一个犹太人,西蒙对中国非常友好,曾任中美文化交流大使一职。上世纪80年代曾到中国义务讲授和传播认知心理学,在那个认知心理学大热的时代,他对中国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与国际的接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正是如此,中国的心理学家送给他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司马贺。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决策为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论点,即“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随后又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并提出了人“有限理性”行为的命题和“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记忆容量有限)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选择性注意和知识信息获得限制)、动机限制(目标认同和价值偏见)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因此,“管理人”之所以接受足够好的“解”,并不是因为Ta宁劣勿优,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根本不可能获得最优解。
满意(satisficing rule)而非最优原则
基于此,西蒙提出用“(第一)满意决策”代替“最优型决策”。在这里,如果把决策比作大海捞针,最优型决策就是要求在海底所有的针中间捞出最尖最好的那枚针,而满意型决策则只要求在有限的几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针即可,即使还有更好的针,对决策者来说已经无意义。
3莫里斯•菲力•夏尔•阿莱
莫里斯•菲力•夏尔•阿莱(Maurice Félix Charles Allais,1911.5.31-2010.10.9),生于法国巴黎,法国经济学家,他在巿场理论与资源的效率分配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行为决策领域提出了注明的阿莱悖论。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
为什么人们会不辞辛苦,跑到一家僻远的小杂铺店里,在一件价码很小的货物上为省几块钱而锱铢必争,但对距离同样远的一家超市提供的金额相同的几元钱的打折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人们在买保险时,会买价格较贵的小额保险,而不太愿买价格较便宜的大额保单?为什么在股市上,投资者会对短线的利好消息反应过度,从而导致股价的过度敏感?
这一系列现象都涉及人们的基本行为,尤其是面临风险时人们决策的基本行为。传统的经济学基于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1944年的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这常被用来解释人们在股市上对不同股票或不同投资机会的选择。
但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阿莱就通过一系列可控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对期望效用理论构成了挑战。
比如,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
赌局C:11%的机会得到100万元,89%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赌局D: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9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
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即出现阿莱悖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4丹尼尔•卡尼曼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3.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共享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在与其学生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1996年英年过世)的合作中,他系统地陈述了“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卡尼曼早就发现了人们决策不确定性,即人类的决定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1979年,他与已故的特沃斯基合作,共同提出了“预期理论”。卡尼曼认为,人的决策包括框定 (framing)和价值判断(valuation)两个阶段。预期理论主要由价值函数(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参照依赖、相对值优先)和非线性权重函数(高估小概率、低估中高概率)组成。
例如,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于1981年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亚洲疾病问题):
① 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药物可供选择:
A: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
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个也救不活。
实验结果:72%的受访者选择A.
② 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药物可供选择:
A:肯定致400人于死地。
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个也救不活。
实验结果:22%的人选择A.
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A选项完全相同,只是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而已。作者利用这个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得到下述结论: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相同大小的所得和所失,我们对所失看得更重,即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盈收时保守,亏失时冒险。而因为情境描述的改变而改变人的选择偏好的现象,即为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与规范性(normative)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 Von Neumann & Morgenstern, 1947)”等相比,描述性(descriptive)的“预期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等很多所谓的“非理性”现象,即异像(anomaly)。并且用参照依赖等假说解释了人们损失厌恶的心理,解决了过去期望效用理论不能解释人们明显的风险偏好行为,极大地完善了在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理论。
5罗杰·斯佩里
罗杰·斯佩里(Roger W. Sperry),美国神经心理学家,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左右脑分工理论
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为治疗癫痫,斯佩里将患者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主要神经纤维“胼胝体”切断,使一侧大脑半球的病灶所产生的神经电暴不能扩散到另一半球去,经过这样手术的人称之为裂脑人。
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等人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让一个“裂脑人”坐在挡住他双手的屏幕前,视线凝视屏幕中心的一点,然后在屏幕上用0.1秒的时间闪现“帽带”这个词(“帽”呈现在左半屏幕,“带”呈现在右半屏幕),由于呈现时间短得“裂脑人”的眼睛来不及移动,“帽”就传递到了右半球,“带”就传递到了左半球。当要求“裂脑人”说出他看到了什么时,他只回答说看到了“带”字。进一步要求“裂脑人”说出“带”的种类,他只好猜测是“胶带”、“音乐磁带”、“捆人的带子”等等。这表明语言中枢在左半球。如果在左半屏幕闪现一个物体的名称,从而使这个词传递到右半球,“裂脑人”虽然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但能用左手从一堆他看不见的物体中选出这个物体。表明虽然右半球有一些语言的功能,但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
斯佩里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斯佩里的右脑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6梅·布里特·莫泽&爱德华·莫泽
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他俩是夫妇,两人均为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2014年莫泽夫妇与约翰·奥基夫因“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共同获得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脑GPS
Q1. 大脑的空间定位系统,包括位置细胞(Place Cell)和网格细胞(Grid Cell),这些细胞是如何工作的?
A1. 大脑的空间定位系统并不仅仅只有这两种细胞,实际上它是由一类在功能上相关且互补的、特殊的空间细胞组成,包括位置细胞、网格细胞、头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1971年奥基夫发现的位置细胞就像是大脑的空间认知地图,1984年发现的头方向细胞类似大脑的指南针。而莫泽夫妇2005年发现的网格细胞相当于大脑的坐标系统,2006年还发现了负责方向、位置、速度的细胞组合体。2008年有研究表明,边界细胞可以帮人类产生空间和边界的意识,由位置细胞组成的海马图谱和由网格细胞组成的内嗅皮层图谱对空间位置的记忆、存储和提取起到了关键作用,共同组成了我们大脑的内置GPS。
Q2. 很多老人出现健忘甚至迷路的状况,是否与大脑中的空间定位系统有关系?
A2.老年痴呆症与脑内空间记忆环路的关系非常密切。已有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症中最容易受损害和最早死亡的区域就是发生在网格细胞的发源地—大脑内嗅皮层。本次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介绍这次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原因时提到,空间定位系统分子机制的揭示将会对开发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具有前驱性的帮助。我们将来的工作也将会用到网络基因治疗手段,来试图修复、延缓或阻止那些即将要死去的网格细胞。
7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是第一位在生理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的。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所谓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性刺激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他的研究公布以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