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使命》反思儿子的写作

    拿到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迫不及待的细细品读,发现真的是相见恨晚。尤其是看到张老师的这段话让我醍醐灌顶。

    “生活化写作”,它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自我授权,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你想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这就回到了言语产生的最自然的生命状态中了。也许我们需要反省的是: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激发他去写作,而不是很细致地去评点他写得怎么样。

    这段话很好的解开了我心中谜团。今年儿子上三年级了,作文量加大,基本每周都有两三篇日记,还有一次微表达。我觉得这样的频率很好,很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和写作能力,所以就很积极的配合。但孩子发愁啊!让他说他能叽里呱啦说一大堆,一落实到笔头上,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都不翼而飞了。留下的就是满篇的大白话。作为语文老师的妈妈,很难管住自己不去指点一二。这一指点孩子的等级是上去了,经常是A+以上的等级。但是孩子却不爱写了,经常一篇日记写一上午,或者等着妈妈帮忙修改。

这就是我这个做妈妈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像张老师说的,过于注重结果,而不是去激发他的动机。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其实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也是在写作中有特意去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并运用的。只不过他学的太慢,用的太少,还不熟练罢了。孩子在学习了第二单元《秋》这个主题中描写秋天的课文之后,在写开学军训日记中,就我用到了积累的词汇“在这个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的日子里……”老师在批改中给画了长长的波浪线表扬,孩子在今后的日记中都会用词语来写天气。这就是标准化也需要激发孩子的自我觉醒意识,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写作的奥秘。

张老师说:“我们不要把小学教育当成终结性的教育,它是起点的教育,是生长的基础教育,它的走向由儿童性来决定,由人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左右。”所以小学生的写作就是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尊重孩子的生长性,同事要管住自己,不要急功近利的用教学生那一套去用标准化去衡量点评他。而是要化身傻白甜,带着崇拜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去鼓励他!

  把要求降到最低,换来的都是满眼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师的使命》反思儿子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