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洋陶瓷

明代洪武初年,尤溪区划分为五十个都,现新阳镇瓷厂村当年隶属于一都杨厝保。瓷厂村的瓷器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尤溪县志》(1989年版)记载,“明代中叶,五十都龙益等地村民到南芹(瓷厂旧属南芹)建窑制瓷。”在瓷厂村现有的古窑遗址发现大量青花瓷片,说明在明代就已掌握并生产青花瓷器。《池田乡志》记载,“清代初期,德化县的三班、寻中、雷峰三地的林、乐两姓居民逃难到尤溪县一都碗厂(今新阳镇瓷厂)带艺建厂制瓷”,因而得名“一都洋陶瓷”。

瓷厂村位于尤溪县新阳镇的西北部,东邻管前镇的南华村,南与新阳镇南芹村和大田县广平镇、奇韬镇毗邻,西接管前镇的后垄村,北与管前镇的建设村、鸭墓村接壤。全村面积4.6平方千米,东边是全村的主峰——狮龙盂,巍峨峻峭,海拔1235米。由南而北是一条狭长的谷地,由山头窑、中洋、杨厝寨三个自然村组成,有137户478人。一条源于大田县奇韬镇洋地村的小溪,贯穿山头窑,于中洋与源出狮龙盂经杨厝寨的另一条小溪汇合,经管前镇建设村、西溪口村,注入柳塘水库,汇入青印溪。

拉坯

一都洋陶瓷制作过程比较复杂,经瓷土矿开采、粉碎、淘洗、吸干、搅拌、塑型、晾干、上釉、烧成等工艺。柴炉以火薪为燃料,烤成时间为48小时,瓷器陈放在内炉室中,可容碗类2000余个。其产品“声如磬、白如玉、明如镜”,因而声名远播,鼎盛时期,比肩省内外各大制瓷窑口。

一都洋陶瓷制作技艺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洁白度高。一都洋陶瓷选用本地产的高质量瓷土,含锂量高,烧出来的瓷器以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的乳白釉而著称,比其它产地瓷器更白。二是瓷器质硬。一都洋陶瓷柴炉以火薪为燃料,炉温达1380度,比其它产地炉温要高30度以上,烧出来的瓷器质地更硬,磕碰更不易破碎。三是收缩率低。经一都洋陶瓷工匠制作的瓷器,收缩率比其它产地更低,一般瓷器烧制收缩率在18—19%,而一都洋陶瓷烧制收缩率在16%以内,瓷器烧制过程中更不易变型。

烧窑

据《瓷厂志》记载:清代未年,全村共有五房山、新窑仔、弯仔头三处窑场。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全村共有五房山、新窑仔、弯仔头、垄仔头、溪仔边五处窑场。1953~1955年,全村分四个互助组,分烧垄仔头、弯仔头、新窑仔、新窑仔脚四条窑。1956~1958年,村成立副业队,烧弯仔头、溪仔窑、新窑仔三条窑。1958年冬,由公社接办,成立公社直属企业——新桥瓷器厂,烧溪仔边、新窑仔二条窑。瓷厂村曾经是一个工厂——新桥瓷器厂,村民全是制瓷工人,凭着祖传的瓷艺领工资过日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桥瓷器厂达到巅峰,林诗书发明了“釉下青花贴花纸”新工艺。制作的瓷器由于画色清晰、花面完整、线条清楚、色彩稳定,产品远销各地,曾一度销往黎巴嫩、伊朗、伊拉克、埃及、捷克斯洛伐克、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荷兰、葡萄牙、日本等国家。当时,瓷厂村不仅出口瓷器,还输出技术,先后有30多名技术人员到附近乡镇和建宁、将乐、大田、沙县等地传授技术。

文公茶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新阳瓷器厂进行改制,终因经营不善而停厂,大多村民不再从事瓷器制作,外出融入城市打工,但制瓷技艺保留了下来。1995年,村民乐文贵创办凤凰瓷厂,继续传承祖辈遗留下来的加工工艺。2019年,肖自炎与乐文贵合作,将凤凰瓷厂更名为一都洋陶瓷坊,传承古老技艺,开展陶瓷研发、陶艺培训,并生产赋予时代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陶瓷制品。

如今,为了传承古老技艺,重树历史丰碑,尤溪县新阳镇一都洋陶瓷坊汇聚名师、工匠,开展研发、陶艺培训、并制作赋予时代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陶瓷制品,成为尤溪县文化产业又一新亮点,对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开发起到重要作用。一都洋陶瓷坊的保留,成为瓷厂村陶瓷业传承和复兴的支撑,也成为瓷厂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另外,目前生产的汤面碗,俗称“清汤面碗”,因质地坚硬,深受小吃业界的喜爱,一年销量在10万件以上,有力推动了小吃业的发展。

陶艺研学

一都洋陶瓷坊还到文公中学、文公小学、尤溪七中、特殊学校、蒙台梭利早期教育中心等学校和滨江印、九珑台等产地产企业讲授陶瓷工艺课,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工艺,喜欢陶瓷工艺。作为工艺主要传承人乐文贵、肖自炎,是陶瓷制作技艺的“守摊人”,凭借历史积淀,努力传承与创新制作技艺,培养新人,研发符合时代的作品,使制作技艺得到流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都洋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