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是我们这次出行的第一站。
昨天晚上,我们到达了九华山附近。整整一天时间,几乎全耗在高速路上,清明高速路免费期间,车太多了,想快也快不了。随州到九华山,600多公里的路程,走走玩玩其实还算舒服轻松。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另外三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此山因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因而名为“九华山”。它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的王子金乔觉剃度出家,法名地藏比丘。他为了学习佛法,不远千里来到九华,被九华山的幽翠所吸引,于是决定在此修行。贞元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地藏比丘在此圆寂。圆寂后三年,僧人们开缸惊奇地发现其肉身不腐,与地藏经中描述地藏菩萨的状况相同。“兜罗手软,金锁骨鸣,颜面如生”,于是大家一致认为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此后,九华山被大众公认为地藏信仰的朝圣地,香火旺盛,烟雾缭绕,经久不绝,绵延至今日,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
选择九华山作为第一站,是妻常常念叨的结果。美丽的九华山,曾经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脚印,慈悲的佛见证了我们炽热的爱情。1988年8月下旬,正值青春的我们来到了九华山,妻当时还不到20岁,还未结婚正在热恋中的我们,也是把九华山当成了江南行的第一站,也是头天晚上到达的九华山,就住在九华街上的旅店里。第二天,天降大雨,我俩穿着雨衣冒雨上山。上山的路上游人稀少,雨水汇成了小溪就在石梯山路上往下哗哗流淌,鞋湿透了衣服也被打湿了。我俩挽扶着向上登攀,从一个又一个的寺庙堂中穿过。待登上山顶,刚好雨住天晴。云雾忽而在山腰聚结、抽丝、盘旋,忽而一团团涌上山顶,在我们的脚下萦绕,白茫茫一片,两人对面不见。一阵风吹来,如抽丝一般卷曲着飘向远方,人仿佛置身于仙山琼阁一般。妻太高兴了,我们拥着疯狂地呼喊,我们也成了神仙呐!135的海鸥相机,留下了妻青春动人的瞬间。只是可惜,山顶上没有其他游人,没人帮我们留下合影。
妻常说,那次在九华山顶上看到的云雾蒸腾的景象,常常在梦里萦绕。我说那是机缘巧合,雨后天晴,植被茂密的大山上凑巧才会出现如此的风景。这回,就算是我们30年后的一次故地重游吧。3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并不是太长,但岁月的风霜却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刀砍斧凿一般的痕迹,当年的青春年少已变成两鬓斑白,当年的热恋情侣变成了年过半百相濡以沫的孩子爸妈。还好,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够30年以后故地重游重温爱情,我们是幸运的。感谢佛为我们缔结了永恒的爱情。
今天,我们又一次到了海拔1300多米的十王峰顶,只是,人是物非,人还是我们,只是,我们从青年变成了老人。山顶上多了个天台寺,原来山顶的石头也被为围上了栏杆,也难怪,30多年了,桑海沧田呐。
我们又到了百岁宫。据说,百岁宫是来九华山不得不到的地方之一。因为庙内供奉着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因其活到了126岁才圆寂所以寺庙就得名而“百岁宫”。无瑕圆寂后尸身一直不腐,这也是九华山现存的最古老的肉身,所以百岁宫是到九华山必游的寺庙之一了。
化城寺在九华街上,周围虽然有众多的商铺,但它依然很突出;门前就是正对放生池,前面的小小空地有许多居民与游客坐着晒太阳,也有好些鸽子在嬉戏。在这里,就是一派和谐的景象,让人舒适得软绵绵的。不过在化城寺最有看头的是明代无瑕和尚用针刺破舌头,笔沾舌血写成的《华严血经》,金地藏穿过的巨大的鞋子和帽子,还有明代的青铜谛听,也就是金地藏的坐骑。《西游记》里面的真假美猴王孙悟空故事,说的就是谛听。更多清康熙、乾隆帝的御书手迹等,这里的藏品众多,绝对很有看头。
顺着化城寺,逛起了周围的商铺,卖着很多小鱼和小乌龟,它们一个个等待着被放生。这里有一瞥静谧的时光,阳光洒下来,倾泻在我们的脸上,顿时感到好温暖。
凤凰松周围,是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宏伟震撼、我们来到半山腰这个环形小镇,又依稀起了往日的时光。离这里不远是游客的集散地,吃住行都非常方便的地方;这里也是古刹林立,寺庙众多的地方。30多年前,我另外一次出差时,曾在这里住过一 晚,晨钟暮鼓,佛号声声,至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九华山之行,遇见最多的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带着香火、鲜花、供果,一步步的山路走到肉身宝殿,走到天台寺,来这里礼佛。
因为交通工具方便了,索道、缆车,风景区公交,虽然时间短暂,也欣赏到九华山经过30多年的时光也不曾褪去的风景,更有时别多年的别样的美。
下山太晚,想说的太多,一时倒也不知怎么再说了,好在我们拍了很多很多的图片,留待回家后我再慢慢的细细地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