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读书笔记(五)

12.15.2018

《私语》

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到这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张爱玲的父亲在她小时候是给了她莫大的爱的人,依偎在父亲的怀里念诗,后来父亲吸大烟,对自己拳脚相加,这样的一个人儿,你还指望她对人会多依恋呢。

她只有依靠自己,冷眼看世界,洞悉人和事背后的本质,品鉴人性,欣赏爬满虱子的华袍,告诉我们男人,爱着白月光,想着心中的朱砂。她以为,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这个弟弟在爱玲眼里是无能的,可怜的,懦弱的,她的文字里多出现弟弟的情结,她是爱他的,又躲着他,不愿回忆,不愿面对,只是有父亲影子的过去吧。)

《走!走到楼上去》

我编了一出戏,里面有个人拖儿带女去投亲,和亲戚闹翻了,他愤然跳起来道:“我受不了这个。走!我们走!”他的妻哀恳道:“走到哪儿去呢?”他把妻儿聚在一起,道:“走!走到楼上去!”——开饭的时候,一声呼唤,他们就会下来的。

(这个剧有意思,穷、懦弱、无能,又倔强、自尊、自怜,多么矛盾的心理,我们也有过困苦的时候,尤其是物质上的捉襟见肘,最怕别人施舍,而又拿此做文章,希望人家帮助,又顾全自尊心。

胡兰成最懂张爱玲,他看到她知识分子的清高,看到她穷困的难堪,一个世事洞明的女孩,就此沦陷了。)

若叫我挟着原稿找到各大剧团的经理室里挨户兜售,未尝不是正当的办法,但听说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非得有人从中介绍不可。我真不知道怎样进行才好。

(中国有老乡情结,地域情结,攀亲情结,她看得明白。古时候科举考试前也会找名人推荐,能遇到半个老乡就万幸了。王维托祁王引荐给九公主,也才有了状元郎的殊荣,就连王阳明也渴望被推荐进朝廷。

多少古代名人被莫名牵扯入派系斗争,卷入复杂的关系网,李白以为可以报国,结果陷入朝廷亲兄弟争夺之战。)

《自己的文章》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

(可不是嘛,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固然刺激读者的神经,汪曾祺的《人间滋味》,把生活描绘的有滋有味,财迷油盐酱醋不就是生活的哲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爱玲散文》读书笔记(五))